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莉莎和马克,一对来自德国的新婚夫妻,原本计划着一场浪漫的欧洲蜜月之旅。
可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踏上了前往中国的航班。
对于从小在保守家庭中长大、患有轻微焦虑症的莉莎来说,这个陌生的东方国度充满了未知的恐惧。
当她得知要乘坐时速350公里的中国高铁时,内心的恐惧达到了极点。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对高速列车安全性的质疑...
种种担忧让她在出发前夜失眠,在机场几乎要放弃这次旅行。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北京南站。当银白色的高铁列车缓缓驶入站台时,莉莎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恐惧,踏进车厢的那一刻,她失声痛哭起来。
整个车厢的乘客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情景震惊了。
可就在这个绝望的时刻,一个神秘人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一切。
他的话语不仅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更让莉莎的人生从此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婚礼结束后的第三天,莉莎·施密特在整理行李时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盯着那张去中国的机票发呆。阳光透过慕尼黑公寓的百叶窗洒在她脸上,可她的表情却阴云密布。
“还在想那件事?”马克从厨房端着两杯咖啡走过来,在妻子身边坐下。他看起来轻松愉快,浅棕色的头发还有些凌乱,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莉莎接过咖啡杯,手指微微颤抖:“马克,我们真的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吗?那里的一切我们都不了解。”
“这正是有趣的地方啊!”马克转过身面对她,“亲爱的,你还记得我爷爷经常跟我讲的那些故事吗?关于中国的古老文化,关于那里的人们...我从小就梦想着能亲自去看看。”
莉莎皱起眉头:“可是爷爷那是七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肯定完全不一样了。而且...”
她停顿了一下,“而且我们连中文都不会说。”
马克伸手握住她的手:“我们有翻译软件,而且很多中国人都会英语。再说,这不正是冒险的一部分吗?”
“冒险?”莉莎的声音提高了八度,“马克,蜜月应该是浪漫和放松的,不是去冒险的!我们可以去法国,去意大利,甚至去希腊,为什么偏偏要去中国?”
马克看着妻子焦虑的表情,心里有些不忍,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莉莎,你知道吗?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了。而且那里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我们可以坐着世界上最快的火车游遍整个国家。”
听到“最快的火车”这几个字,莉莎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最快?有多快?”
“时速可以达到350公里!”马克兴奋地说道,完全没有注意到妻子脸上的恐惧表情,“想象一下,我们坐在舒适的车厢里,看着中国的美景从窗外飞驰而过...”
“350公里?”莉莎打断了他,“马克,你疯了吗?那么快的速度,万一出事怎么办?”
马克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亲爱的,高速反而更安全。你想想我们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也能跑到200公里每小时,不是吗?”
“那不一样!”莉莎站了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汽车我们可以随时停下来,可是火车...”她的声音开始颤抖,“火车在轨道上根本停不下来!”
马克也站起来,试图拥抱她:“莉莎,你这样想问题不对。正是因为火车在专用轨道上行驶,所以比汽车更安全。不会有其他车辆撞过来,不会有行人突然冲出来...”
“可是万一脱轨呢?万一刹车失灵呢?”莉莎推开他,“以那么快的速度,任何小小的意外都可能是致命的!”
马克看着妻子惊恐的表情,内心开始动摇。他从小就知道莉莎有轻微的焦虑症,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担忧,但他没想到这次的反应会这么强烈。
“好吧,”马克深吸一口气,“如果你真的不想坐高铁,我们可以选择其他的交通方式。中国也有普通火车,还有飞机...”
“飞机?”莉莎的眼睛瞪得更大了,“去中国的飞机要飞十几个小时!万一在太平洋上空出事...”
马克无奈地摇摇头:“那你说我们怎么办?不去了?”
莉莎在沙发上坐下,把脸埋在手心里:“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想和你一起度蜜月,但是...但是我真的很害怕。”
看着妻子脆弱的样子,马克的心软了。他坐在她身边,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亲爱的,你知道我为什么想去中国吗?”
莉莎从指缝间看着他:“为什么?”
“因为爷爷临终前告诉我,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再回到中国看看。他说那里的人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想让我代替他去看看那个国家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马克的声音变得柔和,“这不仅仅是我们的蜜月,也是我对爷爷的承诺。”
莉莎慢慢抬起头,看着丈夫真诚的眼睛。她知道马克和爷爷的感情很深,老人去世时马克哭了整整一天。
“可是...可是我真的很担心。”她的声音小得像蚊子。
“我保证,”马克握住她的双手,“我保证会保护好你。如果你真的不舒服,我们随时可以改变计划。而且我们可以先去北京看看,如果你觉得不适应,我们就回来。”
莉莎沉默了很久,内心在激烈地斗争。一方面,她爱马克,不想让他失望;另一方面,对未知的恐惧让她浑身发抖。
“好吧,”她最终小声说道,“但是你要答应我,不能强迫我做任何我不愿意做的事情。”
马克兴奋地抱住她:“我答应你!我们会慢慢来,一切都按你的节奏。”可是莉莎的心里,恐惧的种子已经种下,并且正在快速地生根发芽。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莉莎的生活完全被即将到来的中国之行所占据。每天晚上,她都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可怕的场景。
办理签证的那天,莉莎紧张得手心冒汗。在中国领事馆门口,她看着那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心跳得更加厉害了。
“表格要用英文填写。”工作人员用标准的英语对她说。
莉莎拿起笔,手却不停地颤抖。“职业”一栏,她写成了“Grafic Designer”,写完才发现拼错了,赶紧用涂改液覆盖重写。“出生日期”一栏,她紧张得把月份和日期写反了。
“莉莎,你怎么了?”马克担心地看着她,“这只是例行手续而已。”
“我...我有点紧张。”莉莎的额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这份表格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去中国,万一被拒签怎么办?”
“不会的,我们的材料很齐全。”马克帮她擦去额头的汗水,“深呼吸,放松一点。”
好不容易填完表格,工作人员审查材料时的每一个表情变化都让莉莎心惊胆战。当对方皱眉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心都要停止跳动了。
“签证会在五个工作日内下来。”工作人员最终说道。
走出领事馆,莉莎腿软得几乎站不稳:“马克,她刚才皱眉了,肯定是我的材料有问题。”
“她只是在认真工作而已。”马克扶着她,“我们回家等消息吧。”
那五天对莉莎来说简直是煎熬。她每天都要查看好几次邮箱,生怕错过任何消息。
当签证通过的邮件到达时,她的心情并没有轻松,反而更加紧张了——这意味着她真的要去中国了。
为了缓解妻子的焦虑,马克建议两人一起学习一些基本的中文。他们买了语言学习软件,每天晚上都会练习一个小时。
“你好。”莉莎跟着软件发音,声调完全不对。
“不是'你好',是'你好'。”马克纠正她的声调,“中文有四个声调,很重要的。”
“这太难了!”莉莎frustrated地说,“为什么同一个字读音不同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万一我说错了怎么办?”
“没关系的,当地人会理解的。”马克耐心地说,“我们再试试'谢谢'。”
“谢谢...谢谢...”莉莎反复练习,但每次都读得像是在打嗝。
练习了一个小时后,她沮丧地把书合上:“算了,我学不会的。到了那里我们就用翻译软件吧。”
“亲爱的,你不要给自己这么大压力。”马克安慰她,“语言只是工具,重要的是体验文化。”
“体验文化?”莉莎苦笑,“我连他们的交通工具都害怕,还谈什么体验文化?”
说到交通工具,马克觉得应该让莉莎提前了解一下中国的高铁,这样或许能减少她的恐惧。他打开电脑,搜索了一些高铁的介绍视频。
“你看,这就是中国的高铁。”马克指着屏幕上银白色的列车,“多么流线型啊,看起来就很先进。”
莉莎盯着屏幕,看到列车时速的数据时脸色变得更加苍白:“350公里每小时...这真的是火车吗?看起来像飞机一样。”
“正因为先进,所以安全啊。”马克继续播放视频,“你看车厢内部,多么宽敞舒适。”
视频中,乘客们坐在座位上谈笑风生,列车平稳地行驶着。可是莉莎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她想象着列车突然脱轨,车厢翻滚,乘客们的尖叫声...
“关掉!”她突然大声说道,“我不想看了!”
马克赶紧关掉视频:“对不起,我以为这样能让你放心一点。”
“放心?”莉莎的声音有些歇斯底里,“你知道吗?我刚才查了一下,德国的ICE高速列车最高时速只有320公里,而且还经常晚点。中国的高铁不仅更快,而且准点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他们的技术更先进,管理更严格。”马克试图从正面角度解释。
“不!”莉莎站起来,“这意味着他们对速度的追求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为了准点,他们会不会忽略安全检查?为了速度,他们会不会在安全标准上妥协?”
马克看着妻子越来越激动的样子,内心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也许他们真的应该选择一个更保守的蜜月目的地。
“莉莎,如果你真的不愿意,我们可以...”
“不!”莉莎打断他,“我不能让你失望,我不能让你因为我而放弃爷爷的心愿。我...我会努力克服恐惧的。”说完这话,莉莎转身进了卧室,留下马克一个人站在客厅里,内心五味杂陈。
那天晚上,马克听到莉莎在卧室里小声哭泣。他想进去安慰她,但又怕给她更大的压力。最终,他选择了沉默,但心里的愧疚感越来越强烈。
出发前的最后一个晚上,莉莎根本无法入睡。她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脑海中反复播放着各种灾难场景。旁边的马克已经睡着了,均匀的呼吸声让她感到更加孤独。
凌晨三点,她起身来到客厅,打开电脑开始搜索关于中国交通安全的信息。她告诉自己,这是为了增强信心,但搜索的结果却让她更加恐惧。
网页上跳出的新闻标题让她心惊胆战:“高速列车脱轨事件回顾”、“铁路安全隐患分析”、“高速铁路风险评估”...尽管这些大多是很久以前或者其他国家的事件,但莉莎的焦虑大脑只会放大危险信号。
“亲爱的,你在做什么?”马克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
莉莎吓了一跳,赶紧关掉浏览器:“我...我睡不着,就随便看看。”
马克走过来,看到电脑屏幕上还残留着一些页面标题,心里明白了什么:“莉莎,你又在搜索那些负面新闻了,对吗?”
“我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莉莎低声说道。
“这样只会让你更加恐惧。”马克在她身边坐下,“你知道吗?如果我们一直关注坏事,就永远不敢做任何事情了。”
“可是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莉莎的声音开始颤抖,“万一我们遇到了怎么办?”
马克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莉莎,我们每天开车上班也有风险,我们坐飞机回家乡看父母也有风险,甚至我们在家里洗澡都可能滑倒。如果我们因为害怕这些小概率事件就不敢生活,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莉莎看着丈夫真诚的眼睛,内心开始动摇。她知道马克说得对,但恐惧不是靠逻辑就能消除的。
“我知道你说得对,”她轻声说道,“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想法。每当我想到要坐上那么快的火车,我就觉得心脏要跳出来了。”
马克抱住她:“我理解你的感受。要不这样,我们到了北京先在市区转转,适应一下环境,如果你觉得可以接受,我们再考虑坐高铁的事情。”
“真的吗?”莉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你不会强迫我坐高铁?”
“我保证。”马克在她的额头上轻吻一下,“我们的蜜月应该是快乐的,不是恐惧的。”
听到这话,莉莎稍微放松了一些,勉强睡了几个小时。
第二天一早,两人的父母都来机场送行。莉莎的父母看起来比她还要紧张。
“女儿,你确定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吗?”莉莎的母亲握着她的手,“我听说那里的饮食习惯和我们完全不同,万一你水土不服怎么办?”
“妈妈,我会小心的。”莉莎强装镇定,但内心的恐惧又被母亲的话激起。
“还有语言问题,”莉莎的父亲也担心地说,“万一遇到紧急情况,你们连求救都困难。”
马克的父母则显得乐观得多:“这是一次很好的经历,你们会爱上那个国家的。我们相信马克会照顾好莉莎的。”
登机前的最后一刻,莉莎突然停下脚步:“马克,我改主意了。我们下飞机就回来吧,我不想坐那个什么高铁了。”
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马克看着妻子苍白的脸色,内心开始动摇。也许他真的太自私了,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而让妻子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莉莎...”马克的声音有些哽咽。
“对不起,”莉莎的眼泪开始往下掉,“我知道我很懦弱,但是我真的害怕。我们可以改去其他地方,意大利、法国、希腊...都比这个好。”
机场的广播声响起:“请前往北京的乘客开始登机。”
所有人都看着这对新婚夫妻,气氛变得异常尴尬。马克握住莉莎的手,内心在进行激烈的斗争。一边是对爷爷的承诺,一边是对妻子的爱。
“好吧,”马克最终说道,“如果你真的不愿意...”
“不!”莉莎突然打断他,“不,我不能这样做。我不能因为自己的恐惧就毁掉我们的蜜月,更不能让你失望。”她擦干眼泪,深吸一口气,“我们走吧。”
马克看着妻子坚定的表情,既感动又心疼:“你确定吗?”
“我确定。”莉莎的声音还在颤抖,但语气很坚决,“不过你要答应我,如果我真的受不了,我们就立刻回来。”
“我答应你。”马克紧紧拥抱着她。
十二个小时的飞行对莉莎来说就像十二年一样漫长。她无法进食,无法入睡,只是紧紧握着马克的手,看着窗外的云层发呆。马克尝试和她聊天,想要分散她的注意力,但收效甚微。
“我们快到了。”马克指着窗外,“你看,下面就是中国了。”
莉莎往下看去,看到了一片广袤的土地,高楼大厦密集地排列着,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她的心跳又开始加速了。
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莉莎的手心已经完全湿透了。走出机舱,她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这个机场比她想象的要现代化得多,巨大的航站楼里人流如织,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
“这里好大啊。”莉莎小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敬畏。
“是啊,”马克也被震撼到了,“比我想象的还要壮观。”
他们跟着人流前往入境处,看到工作人员统一的制服和严肃的表情,莉莎又开始紧张了。
“护照。”边检人员用英语对他们说。
莉莎递出护照时手还在颤抖,生怕对方会问一些她听不懂的问题。幸运的是,整个过程很顺利,工作人员只是例行检查后就放行了。
取完行李,他们来到机场大厅。看着周围匆忙的人群,听着完全陌生的语言,莉莎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助感。
“我们怎么去酒店?”她紧紧抓着马克的胳膊。
“坐地铁。”马克查看着手机上的地图,“机场快轨直接到市中心。”
听到“快轨”这个词,莉莎的脸色又变了:“那...那也是高速列车吗?”
“不是,就是普通的地铁。”马克安慰她,“很安全的。”
可是当他们真正站在地铁站台上时,莉莎还是被吓到了。银色的列车快速驶入站台,发出轻微的嗡鸣声,车门无声地滑开。
“这...这看起来也很先进。”莉莎的声音很小。
“现在的地铁都这样,我们柏林的地铁也差不多。”马克鼓励她。
坐在地铁里,莉莎紧紧抓着扶手,感受着列车平稳的运行。她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比她想象的要舒适。窗外的景色快速变换,从机场的开阔逐渐变成城市的繁华。
“速度好像还可以接受。”她小声对马克说。
“这只是地铁,”马克回答,“时速大概八十公里左右。”
到达酒店后,莉莎终于松了一口气。房间很舒适,窗外可以看到北京的城市景观。她坐在床边,看着这个陌生的城市,内心五味杂陈。
“感觉怎么样?”马克在她身边坐下。
“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莉莎老实地说,“但是我还是很紧张。明天我们要做什么?”
马克犹豫了一下:“我想我们可以先在北京转转,去看看故宫、长城什么的。”
“那...高铁的事情呢?”莉莎问道。
“我们慢慢来,不急。”马克回答,但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当天晚上,莉莎躺在北京的酒店里,听着窗外陌生的声音,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一方面,她为自己的恐惧感到羞愧;另一方面,她又真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
她不知道的是,马克已经偷偷更改了第二天的行程安排。他觉得如果继续拖延下去,莉莎永远不会主动尝试坐高铁,而他对爷爷的承诺也就无法实现了。他决定第二天直接带莉莎去火车站,用事实证明高铁是安全的。
第二天早上,马克比往常醒得更早。他躺在床上看着还在熟睡的莉莎,内心充满了愧疚。他知道自己即将要做的事情可能会伤害到妻子,但他也坚信这是为了她好。
“起床了,亲爱的。”马克轻声叫醒莉莎。
莉莎睁开眼睛,看到北京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一时间有些恍惚:“我们今天去哪里?”
“我想先带你去看看北京南站。”马克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自然。
“火车站?”莉莎立刻警觉起来,“为什么要去火车站?我们不是说好了先在北京转转吗?”
“就是去看看,”马克避开她的目光,“我们不一定要坐车,就是去感受一下氛围。你知道,北京南站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之一,本身就是一个景点。”
莉莎半信半疑地看着他:“真的只是去看看?”
“当然。”马克强迫自己微笑,“我们可以在那里吃午饭,然后去其他地方。”
吃早餐的时候,莉莎的食欲很差,只喝了半杯牛奶就说饱了。马克知道她还在为火车站的事情担心,但他没有改变主意。
坐出租车前往北京南站的路上,莉莎一直沉默不语,只是紧张地看着窗外的街景。当雄伟的北京南站出现在视野中时,她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这...这也太大了吧?”她惊讶地说道。
北京南站的建筑设计现代感十足,巨大的玻璃穹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整个建筑看起来既壮观又充满未来感。
“确实很壮观。”马克也被震撼到了,“我们进去看看吧。”
走进车站大厅,莉莎被眼前的景象彻底震撼了。天花板高得看不到顶,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各种列车信息,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商务人士、旅游者、学生...每个人看起来都很从容,没有她想象中的慌乱和紧张。
“这里的秩序很好啊。”莉莎小声说道。
“是的,”马克观察着周围,“而且人们看起来都很平静,没有人显得紧张或害怕。”
他们在大厅里走了一圈,莉莎逐渐放松了一些。这里确实不像她想象的那样混乱可怕,反而有一种井然有序的美感。
“我想去看看站台。”马克突然说道。
“站台?”莉莎警觉起来,“我们需要买票才能进去吧?”
“我们可以买张票,就当是体验。”马克的心跳开始加速,“买张去天津的票,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当是短途旅行。”
莉莎瞪大了眼睛:“马克,你在开玩笑吗?我们说好的只是来看看!”
“只是半个小时,”马克恳求地看着她,“天津是个很美的城市,我们可以去那里吃午饭,然后马上回来。”
“不!”莉莎的声音提高了,“你又在骗我!你从一开始就打算让我坐高铁,对不对?”
周围的人开始朝他们这边看,马克感到很尴尬:“莉莎,请你冷静一点。我们可以先去买票,如果你真的不愿意,我们就退票。”
“我不要!”莉莎的情绪开始失控,“我要回酒店!我要回德国!”
马克看着妻子激动的样子,内心的愧疚感越来越强烈。但是看到售票大厅里那些排队的人,看到显示屏上显示的“正点发车”,他觉得这是一个改变莉莎观念的绝佳机会。
“好吧,”马克妥协道,“我们先去买票,然后在站台上看看就行。如果你觉得不舒服,我们立刻离开。”
莉莎看着丈夫坚定的表情,知道他不会轻易放弃。她深吸一口气:“好,但是只是看看,不坐车。”
排队买票的过程中,莉莎一直在观察周围的乘客。她发现这些人中有年轻的情侣、带着孩子的家庭、头发花白的老人...每个人看起来都很正常,没有人显得特别紧张或担心。
“两张去天津的二等座。”马克对售票员说。
“十一点二十分发车,C2021次。”售票员递给他两张票。
拿到票的那一刻,莉莎的手开始颤抖:“马克,我们真的要这样做吗?”
“相信我。”马克握住她的手,“如果感觉不好,我们随时可以下车。”通过安检时,莉莎紧张得像个做错事的小孩。
检查人员看到她紧张的样子,还温和地笑了笑,用英语说:“Welcome to China.”
“她说欢迎来到中国。”马克翻译给莉莎听。
这句简单的话让莉莎稍微放松了一些。也许中国人民真的像马克说的那样友善。
来到站台层,莉莎看到了真正的高铁列车。银白色的车体停在那里,看起来确实像科幻电影里的未来列车。车头的流线型设计给人一种速度感,但同时也有一种优雅的美感。
“它...它真的很漂亮。”莉莎不得不承认。
“而且看起来很安全,对吗?”马克指着列车的车身,“你看这个厚度,这个材质,绝对不是普通的火车能比的。”
站台上的乘客开始排队准备上车,莉莎看着他们轻松的表情,内心的恐惧开始动摇。这些人为什么都不害怕呢?难道真的像马克说的那样安全吗?
“开始检票了。”马克说道。
莉莎的心跳瞬间加速到了极限:“我...我还没有准备好。”
“没关系,我们慢慢来。”马克耐心地说,“我们先跟着队伍走,如果你真的不愿意,我们可以最后上车。”
检票开始了,乘客们有序地排成队伍。莉莎跟在马克身后,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往前走一步,她的心跳就加快一分。
“下一位。”检票员用中文说道。
轮到他们了。马克把两张票递给检票员,对方扫了一下二维码,闸机打开了。
“走吧。”马克伸出手。
莉莎看着前面的车厢门,就像看着张开大嘴的怪物。她的双腿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马克,我做不到。”
“只是走进去看看。”马克鼓励她,“你看其他人都很轻松。”
确实,周围的乘客都很从容地走进车厢,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看手机,甚至还有孩子在兴奋地跑来跑去。
莉莎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让马克牵着她的手往前走。踏进车厢的那一瞬间,她感到头晕目眩。
睁开眼睛,她看到了一个完全超乎想象的世界。车厢内部宽敞明亮,座椅整齐排列,头顶的LED灯带发出柔和的光线。每个座位都配有小桌板、电源插座,甚至还有USB接口。整个车厢看起来更像是飞机的头等舱,而不是她想象中的火车车厢。
“这...这真的是火车吗?”她惊讶地问道。
“是的,这就是中国的高铁。”马克也被震撼到了,“比我在网上看到的照片还要豪华。”
他们找到自己的座位,2车5A和5B。莉莎坐下后,发现座椅非常舒适,甚至比她家里的沙发还要软。
“感觉怎么样?”马克问道。
“比...比我想象的要好。”莉莎老实地回答,“但是我还是很害怕。”
周围的乘客陆续上车,莉莎观察着他们的表情。有一对年轻夫妇在座位上亲密地聊天,一个商务人士已经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工作,几个老人在谈论着旅行计划...没有人看起来担心或害怕。
“注意了,列车即将启动。”车厢内的广播响起,先是中文,然后是英文。
听到这个声音,莉莎的恐惧瞬间达到了顶点。她猛地站起来,声音颤抖地喊道:“我要下车!我现在就要下车!”
整个车厢的人都转过头来看着她,有的人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有的人开始窃窃私语。莉莎感到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羞愧和恐惧混合在一起,让她几乎崩溃。
“莉莎,请你冷静一点。”马克急得满头大汗,试图让她坐下。
“不!”莉莎推开他,“你骗我!你说只是来看看的!你答应过不强迫我的!”
她的声音越来越大,眼泪开始不受控制地往下流。车厢里的议论声也越来越大,虽然她听不懂中文,但能感受到那些目光中的好奇和同情。
“我要下车!请让我下车!”她朝着车门的方向走去,但列车已经关门了。
一个穿着蓝色制服的列车员快步走了过来:“有什么问题吗?”她用英语问道。
“我妻子有些紧张,”马克尴尬地解释,“这是她第一次坐高铁。”
“我不要坐这个车!”莉莎对列车员说,“请让我下去!”
列车员看着莉莎恐慌的表情,温和地说:“小姐,列车已经准备发车了,现在无法下车。但是请您放心,我们的列车非常安全。”
“我不管!”莉莎的情绪完全失控了,“我要下车!我现在就要下车!”
她开始用力拍打车门,希望能够打开。周围的乘客都被她的行为吓到了,有人开始拿出手机录像,有人在小声议论。
马克感到无比羞愧和无助。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不应该欺骗莉莎,不应该强迫她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但现在列车即将启动,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
“莉莎,求你了,”马克的声音哽咽了,“给我们一个机会好吗?这趟车只需要半个小时,很快就到了。”
“半个小时?”莉莎转过身,眼中满含着泪水和愤怒,“你知道半个小时内能发生多少事情吗?车厢可能爆炸,列车可能脱轨,我们可能永远也见不到家人了!”
她的话让车厢里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一些乘客开始担心起来,虽然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能感受到这种恐慌的情绪。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车厢后方传来:“请问这里发生什么事情了?”
所有人都转过头,看到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走了过来。他穿着深蓝色的列车长制服,胸前佩戴着金色的徽章,看起来很有威严但又很和善。
“王列车长,这位外国乘客情绪有些激动。”刚才的列车员向他汇报。
王列车长看了看莉莎,然后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竟然用德语对莉莎说话了:“小姑娘,不要害怕,这里很安全。”
虽然发音不太标准,但确实是德语。莉莎愣住了,眼泪还挂在脸上,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个中国列车长。
“您...您会说德语?”她用德语回答,声音还在颤抖。
王列车长笑了笑:“我儿子在德国留学,他教了我一些。”他的德语虽然简单,但很真诚,“相信我,这趟车比你们德国的ICE还要安全。”
这句话彻底震撼了莉莎。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在她最恐惧的时刻,竟然有一个陌生人用她的母语安慰她。这种感动混合着刚才的恐惧,让她的情绪更加复杂。
“真的...真的很安全吗?”她用德语问道,声音小得像孩子一样。
王列车长看着莉莎红肿的眼睛和颤抖的身体,心中涌起一股怜惜之情。作为一名有着二十五年铁路工作经验的老列车长,他见过各种各样的乘客,但很少见到如此恐惧的。
“来,我们坐下慢慢说。”王列车长用德语说道,虽然语法不太准确,但意思很清楚。
莉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坐回了自己的座位。马克在一旁紧张地看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叫王建国,”列车长用英语和德语混合着介绍自己,“我的儿子王小明在慕尼黑工业大学读书,学的是机械工程。”
听到“慕尼黑”这个词,莉莎的眼睛亮了一下:“慕尼黑是我的家乡。”
“真的吗?”王列车长显得很兴奋,“小明经常跟我说慕尼黑很美,特别是那个...那个...”他想了一下,“玛丽亚广场?”
“玛丽恩广场。”莉莎纠正道,她的情绪开始稳定下来。
“对,玛丽恩广场!”王列车长笑着说,“小明说那里有很好听的钟声,每天都有很多游客。”
这种家乡情结让莉莎感到一种意外的温暖。她没想到在中国的高铁上,会遇到一个对她的家乡如此了解的人。
“您的儿子什么时候回来?”莉莎问道,她的德语让王列车长听起来很吃力,但他还是努力理解着。
“明年夏天,”王列车长说,“他说要带一个德国女朋友回来见我们。”
说到这里,王列车长的表情变得有些温柔:“其实,我很理解你的恐惧。”
“您理解?”莉莎疑惑地看着他。
“十年前,”王列车长开始讲述,“我妻子得了癌症,需要到北京协和医院治疗。那时候高铁刚刚开通,她也不敢坐。”
莉莎听着,内心开始产生共鸣。
“她说什么?”马克小声问道,因为王列车长说的是德语。
王列车长转向马克,用英语重复了一遍:“我说我妻子十年前也害怕坐高铁。”
然后他继续用德语对莉莎说:“那一次,也是在这个车厢,她也哭了。”
“真的吗?”莉莎惊讶地问。
“是的。她抓着我的手,说她不想死在火车上。”王列车长的声音变得柔和,“但是医生说她的病不能拖延,必须马上去北京。”
莉莎静静地听着,她的恐惧开始被这个真实的故事所取代。
“后来呢?”她问道。
“后来她发现,”王列车长微笑着说,“这是她人生中最平稳的一次旅行。列车这么平稳,她甚至在路上睡着了。”
这句话让莉莎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恐惧。也许她的担心真的是多余的?
“您的妻子现在怎么样?”莉莎小心翼翼地问。
“她很好,完全康复了。”王列车长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现在她每年都会坐高铁去旅行。她说,如果当初因为恐惧而不来北京治疗,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她了。”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莉莎。她想象着十年前的那个车厢里,一个中国女人也像她一样害怕得哭泣,而现在那个女人已经康复,并且爱上了高铁旅行。
“恐惧来自未知,”王列车长继续说道,“但体验会带来理解。”
虽然他的德语很简单,但这句话的哲理却很深刻。莉莎看着这个善良的中国人,内心的坚冰开始融化。
列车开始缓缓启动了,但这一次莉莎没有尖叫,没有要求下车。她只是紧紧握住马克的手,感受着列车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感觉到了吗?”王列车长问道,“很平稳,对吗?”
确实,列车的启动几乎没有任何震动,如果不是看到窗外的景色开始移动,她几乎感觉不到列车在行驶。
“这...这确实很平稳。”莉莎承认道。
马克在一旁松了一口气,他看到妻子的脸色开始好转,恐惧的表情正在被好奇所取代。
“我们的高铁技术是世界领先的,”王列车长骄傲地说,“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安全记录也是世界领先的。”
他拿出手机,给莉莎看了一些数据:“你看,中国高铁运行十几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我们的准点率超过98%,安全系数比汽车、飞机都要高。”
虽然莉莎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中文数据,但她能看到那些数字,能感受到王列车长的自信和骄傲。
“您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莉莎问道,“您明明可以让其他列车员来处理。”
王列车长想了一下,用简单的德语说:“因为我希望你们在中国有美好的回忆。我儿子在德国受到了很多帮助,德国人对他很友善。现在轮到我们中国人来帮助德国人了。”
这句话彻底打动了莉莎。她没想到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竟然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来跨越。
窗外的景色开始快速变换,从城市的高楼大厦变成了郊外的田野。莉莎惊讶地发现,虽然速度很快,但坐在车厢里完全感觉不到颠簸。
“现在我们的速度是多少?”她问道。
王列车长看了看仪表:“280公里每小时。”
“280?”莉莎的眼睛瞪大了,“我完全感觉不到!”
“这就是现代技术的魅力。”马克也惊叹道,“这比我想象的还要平稳。”
王列车长看着这对年轻夫妻脸上的惊讶表情,心中充满了职业的自豪感。
“其实,”王列车长继续说道,“我妻子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莉莎和马克都好奇地看着他,等待下文。
“那次去北京治疗的路上,”王列车长的声音变得温柔,“我妻子问我,为什么我们要建造这么快的火车。她说,慢一点不是更安全吗?”
“您怎么回答的?”莉莎问道。
“我告诉她,”王列车长微笑着说,“快不快不是问题,稳不稳才是关键。你看,”他指着窗外飞逝的景色,“我们现在的速度是280公里每小时,但你感觉到颠簸了吗?”
莉莎摇摇头。确实,除了窗外的景色告诉她列车在高速行驶外,她几乎感觉不到任何不稳定。
“那时候我妻子也是这样,”王列车长继续说,“她坐了十分钟后就不害怕了。到了北京,她说这是她坐过的最舒适的交通工具。”
“比汽车还舒适?”马克问道。
“当然,”王列车长用英语回答马克,“汽车会遇到红绿灯,会遇到堵车,会有各种紧急刹车。但是高铁有专用轨道,全程封闭管理,不会有任何干扰。”
莉莎看着窗外,看到一些农田和小村庄快速闪过。她注意到轨道确实是完全封闭的,有高高的护栏保护着,不会有任何人或动物意外闯入。
“您妻子后来真的不害怕了吗?”她问道。
“不仅不害怕,”王列车长笑着说,“她现在成了高铁的最大支持者。去年我们去了上海、杭州、西安...都是坐高铁。她说,有了高铁,中国变得好小,想去哪里都很方便。”
这时,邻座的一对中国老夫妇注意到了他们的对话。老奶奶拿出一个苹果,示意要给莉莎。
“她想给你苹果。”王列车长翻译道。
莉莎接过苹果,用简单的中文说:“谢谢。”
老奶奶听到她说中文,高兴得笑了起来,用中文说了一大串话。
“她说你的中文说得很好,欢迎你来中国。”王列车长翻译。
虽然语言不通,但老奶奶的笑容如此温暖,让莉莎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切感。她开始明白,也许她对中国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未知的想象,而真实的中国人民是如此友善。
“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莉莎对王列车长说,“您觉得中国的高铁技术真的比德国先进吗?”
王列车长想了一下:“我不能说哪个更先进,因为德国的ICE也很好。但是我可以说,我们的高铁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我们的运营经验是最丰富的。”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你知道吗?我们的高铁技术其实学习了很多国家,包括德国、日本、法国。但是我们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特色。”
“什么特色?”马克好奇地问。
“比如说,我们的列车可以在零下40度到零上40度的环境中正常运行,可以适应高原、沙漠、湿地等各种地形。”王列车长骄傲地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高铁系统面临过这么复杂的挑战。”
莉莎听着这些,开始对中国的技术实力有了新的认识。她原本以为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没想到在某些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那您的儿子在德国学习,有什么感受?”她问道。
“他说德国的教育很严谨,德国人做事很认真。”王列车长说,“但是他也说,中国的发展速度让他很震惊。每次他回国,都会发现很多变化。”
“比如什么变化?”马克问。
“比如移动支付,”王列车长拿出手机,“在中国,我们出门可以不带现金,用手机就能支付一切。我儿子说,这一点德国还没有做到。”
确实,莉莎在德国还是习惯使用现金,很少用手机支付。她没想到中国在这方面竟然比德国还要先进。
列车开始减速了,王列车长看了看表:“我们快到天津了,全程只用了28分钟。”
“28分钟?”莉莎不敢相信,“感觉就像坐了十分钟一样。”
“这就是高铁的魅力,”王列车长说,“时间过得很快,因为很舒适。”
确实,这28分钟里,莉莎从最初的恐惧,到后来的好奇,再到现在的惊叹,情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开始明白,恐惧往往来自于无知,而体验可以消除恐惧。
“王列车长,”莉莎用德语说,“谢谢您。您不仅让我克服了恐惧,还让我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
“不用谢,”王列车长微笑着说,“欢迎你们来中国。希望你们在这里度过一个美好的蜜月。”
列车缓缓停在天津站,莉莎看着窗外的站台,心情完全不同了。28分钟前,她是一个恐惧高铁的德国女孩;现在,她开始对这个神奇的国家充满好奇。
列车停稳后,莉莎没有急着下车,而是继续坐在座位上,回味着刚才的经历。她很难相信28分钟前的自己竟然哭着要下车,现在却舍不得离开。
“感觉怎么样?”马克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莉莎停顿了一下,“我觉得我欠你一个道歉。”
“为什么?”马克惊讶地看着她。
“因为我的偏见,我的恐惧,”莉莎的眼中含着泪水,但这一次是感动的泪水,“我差点让我们错过了这么美好的体验。”
马克紧紧握住她的手:“亲爱的,你不需要道歉。恐惧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我们最终克服了它。”
王列车长走过来,用德语说:“你们要下车了吗?”
“是的,”莉莎站起来,“但是我想问,我们回北京的车是几点?”
“下午两点半有一班,C2028次。”王列车长查看了一下时刻表。
“那我们会再见到您吗?”莉莎希望地问道。
“很可能,”王列车长笑着说,“我经常跑这条线路。”
下车的时候,那对中国老夫妇也站了起来。老奶奶又拿出一个橘子递给莉莎,用中文说了一些话。
“她说希望你们在中国玩得开心,还说你很漂亮。”王列车长翻译道。
莉莎接过橘子,用中文说:“谢谢奶奶。”虽然发音不准,但老奶奶听得很开心,连连点头。
走在天津站的站台上,莉莎感觉自己像是重新出生了一样。刚才的恐惧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新体验的渴望。
“我们去哪里吃午饭?”她问马克。
“你想吃什么?”马克也很高兴看到妻子的变化。
“我想尝尝天津的特色菜,”莉莎说,“既然我们来了,就应该体验当地的文化。”
他们在天津站附近找到了一家当地人推荐的餐厅。虽然服务员不会说英语,但他们用手势和翻译软件成功地点了几道天津特色菜。
“这个包子真好吃!”莉莎咬了一口天津狗不理包子,眼睛亮了起来。
“比我想象的要鲜美。”马克也赞不绝口。
吃饭的时候,莉莎一直在观察周围的中国人。她发现他们和德国人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都是普通的家庭,都会为了美食而高兴,都会为了孩子而担心,都会为了生活而忙碌。
“马克,”莉莎放下筷子,“我觉得我们之前对中国的了解太少了。”
“是的,”马克同意道,“我们应该多旅行,多看看这个世界。”
“我想学中文,”莉莎突然说道,“真正的中文,不是那种旅游用的简单对话。”
“真的吗?”马克惊讶地看着她。
“是的,”莉莎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想了解这个国家,了解这里的人民。我想知道王列车长的妻子是怎么克服癌症的,我想知道那个老奶奶有什么人生故事。”
马克看着妻子的变化,内心充满了感动。几个小时前,她还对中国充满恐惧;现在,她已经开始计划如何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
“那我们接下来去哪里?”马克问道。
“我想回北京,然后坐高铁去其他城市。”莉莎毫不犹豫地说,“我想看看上海的繁华,杭州的美景,西安的历史...我想体验王列车长妻子说的那种感觉——有了高铁,中国变得好小。”
下午回北京的高铁上,莉莎主动选择了靠窗的座位,兴奋地看着窗外的风景。列车启动时,她不再害怕,而是充满期待。
“你看,那些农田好整齐啊。”她指着窗外说。
“是的,而且颜色层次很丰富。”马克也被吸引了。
这一次,他们没有遇到王列车长,但遇到了另一个友善的列车员。当列车员得知他们是来度蜜月的德国游客时,还特意过来用英语介绍沿途的风景。
“那边是白洋淀,”列车员指着远处的湖泊,“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
“很美。”莉莎由衷地赞叹。
“如果你们有时间,可以去那里看看,”列车员建议道,“那里的荷花很有名。”
“我们会考虑的,谢谢。”莉莎用简单的中文回答。
列车员听到她说中文,高兴地笑了:“你的中文很好!”
回到北京后,莉莎立刻开始研究中国的高铁线路图。看着那张密密麻麻的线路图,她感到无比兴奋。
“马克,你看,我们可以去这么多地方!”她指着地图上的各个城市,“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西安、成都...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和美食。”
马克看着妻子兴奋的样子,心中充满了幸福。他知道,这次中国之行已经改变了他们两人,特别是莉莎。她不再是那个胆怯、焦虑的女孩,而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女人。
“那我们明天去哪里?”马克问道。
“去上海!”莉莎毫不犹豫地说,“我想看看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是什么样子。”
当天晚上,莉莎躺在北京的酒店床上,回想着这一天的经历。从早上的恐惧,到下午的兴奋,她觉得自己经历了一次心灵的重生。
“马克,你睡了吗?”她轻声问道。
“没有,怎么了?”马克转过身面对她。
“我想跟你说声对不起。”莉莎的声音有些哽咽。
“为什么?”马克疑惑地问。
“因为我差点毁掉了我们的蜜月,毁掉了你爷爷的心愿。”她的眼泪开始往下流,“如果今天我坚持不上车,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中国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国家。”
马克轻轻抚摸着她的脸颊:“亲爱的,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恐惧是人的本能,重要的是我们最终克服了它。”
“不,我做错了很多事。”莉莎摇摇头,“我让偏见蒙蔽了双眼,我让恐惧控制了思维。我在没有真正了解这个国家之前,就给它贴上了各种标签。”
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你知道吗?今天在高铁上,当王列车长用德语跟我说话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世界比我想象的要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比我想象的要紧密。”
“是的,”马克同意道,“语言可能不同,文化可能不同,但人心是相通的。”
“还有那个老奶奶,”莉莎微笑着说,“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她的善意是那么真诚。我以前总是担心在国外遇到困难怎么办,现在我知道了,只要我们真诚待人,就会得到同样的回应。”
马克看着妻子的变化,内心充满了骄傲。他知道,这次经历对莉莎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成长。
“那你现在还害怕高铁吗?”马克开玩笑地问。
“害怕?”莉莎笑了起来,“我现在只是后悔没有早点体验。明天去上海的票你买了吗?我想坐最快的那班。”
“最快的?”马克惊讶地看着她,“你确定?”
“当然确定,”莉莎兴奋地说,“我想体验一下时速350公里是什么感觉。”
马克忍不住笑了起来:“你的变化真的太大了。几个小时前,你还为时速280公里而害怕。”
“那是因为我不了解,”莉莎说,“现在我知道了,速度不等于危险,先进的技术反而更安全。”
她翻身面对马克:“你知道今天最让我感动的是什么吗?”
“什么?”
“是王列车长的故事。他妻子生病的时候,面临的是生死抉择,但她选择了相信,选择了勇敢。而我呢?我只是因为一点点想象中的危险就害怕成那样。”
莉莎的声音变得坚定:“从今天开始,我要像她一样勇敢。我要去尝试那些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事情,我要去看那些我从来没有看过的风景。”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全新的莉莎。”马克开心地说。
“是的,这就是全新的我。”莉莎在马克的唇上轻吻一下,“谢谢你的坚持,谢谢你带我来中国。这将是我们最难忘的蜜月。”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