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这个世界上,变脸比翻书还快的,还要数西方政客。
7月31日,特朗普签署了针对69个国家和地区的关税行政令。叙利亚商品面临41%的关税,英国和巴西被征收10%,这份名单却有个引人注目的空白——中国不在其中。
图|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的直白,将中国称为“伟大的国家”。这个称呼转变绝非偶然,而是白宫对华政策转向的风向标。
特朗普签署的这份行政令堪称全球贸易地震。一周内生效的措施中,欧盟输美商品被征收15%关税,韩国需向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投资,日本承诺采购100架波音飞机并开放大米市场。
中国成为这场关税风暴中唯一的“例外”。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延续了5月以来的政策走向。当时美国已撤销对中国加征的91%关税,并暂停24%关税措施90天。
行政令签署当天,美国财长贝森特不仅公开承认“对华策略的失败”,更在社交媒体上称中国为“伟大的国家”。这种措辞转变与特朗普政府此前“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形成强烈反差。
图| 巴西总统卢拉出席活动
美国对巴西的态度转变同样耐人寻味。特朗普曾威胁对巴西征收50%关税,最终行政令却只设定10%的基准税率。从虚张声势到务实妥协,特朗普的商人本性显露无遗。
贝森特的改口不止于社交媒体。他在接受CNBC采访时坦言:“由于涉及稀土问题,美国曾经制定了12项针对中国的反制措施,但这些措施现在已经全部撤销”。
他解释这些措施原本是为试探中国反应,但“中国压根不吃这一套”。华盛顿的强硬姿态撞上了北京的“战略定力”之墙。
图|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这种戏剧性转变背后是美国在稀土问题上的致命软肋。中国控制着全球绝大部分稀土分离产能和深加工专利技术,美国军工产品60%以上依赖中国稀土。当美国试图用“芯片换稀土”策略施压时,中方采取精准反制:民用企业双倍配额,军工巨头一律驳回。
美国国防部曾秘密评估,若中国全面断供稀土,美军先进武器生产线将在6个月内陷入瘫痪。稀土这张王牌,成为中国应对美国压力的战略屏障。
图|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
就在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前后,中俄合作正悄然深化。7月底,中国海军“绍兴号”和“乌鲁木齐号”驱逐舰提前三周抵达俄罗斯海参崴港,为“海上联合-2025”军事演习做准备。
中俄军事合作已超越传统盟友关系。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接入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防空雷达数据实时传输到山东舰指挥屏。两国还启动“日本海空情信息共享中心”,24小时接收双方卫星、预警机和雷达数据。
图| 俄罗斯总统普京主持召开以国家军事装备为主题的会议
金融领域的合作更具战略意义。在距离海参崴40公里的阿尔乔姆市,俄罗斯最大银行Sberbank新设的人民币清算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支行比邻而居。
2025年上半年,中俄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突破80%,而三年前这一数字还不足30%。
普京曾指出:“相比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西方更惧怕一个强大的中国,因为俄罗斯有1.5亿人口,而中国有15亿,并且中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
这句话揭示了西方战略焦虑的深层根源。
图| 俄罗斯央行
美国政策圈对中俄走近充满焦虑。华盛顿流传着这样的声音:“普京再这么对中国‘大方’下去,莫斯科将来还拿什么制衡北京?”
美国部分官员和智库担忧俄罗斯在压力下向中国让渡过多关键利益,最终丧失战略杠杆。
这种“制衡论”暴露了美式战略思维的局限性。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甚至警告俄罗斯面临沦为“初级伙伴”的风险。
然而,这种观点低估了俄罗斯的战略自主性——普京政权素以维护大国地位为根本目标,其对华合作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务实选择。
图| 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金砖国家议会论坛
美国对中俄关系的认知存在三重误判:低估俄罗斯的战略自主性;误读中俄关系基于共同应对美国压力的底层逻辑;忽视现代军事技术合作的复杂性。
将中俄协作简单理解为“阴谋”暴露了西方的战略短视。
签署行政令前夕,特朗普展开了一场内部清洗。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幕僚长麦科马克通过电子邮件下令,要求涉华事务团队成员在30分钟内收拾物品离开艾森豪威尔行政大楼。
这场人事地震针对的是特朗普眼中的“深层政府”势力。除亚洲事务高级主任伊万·卡纳帕蒂外,整个涉华团队被解散。
这些被裁官员多为技术官僚,擅长理性评估和风险管控,与特朗普直觉驱动的决策风格格格不入。
清洗行动伴随权力重组,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职能弱化后,国务院和国防部影响力上升,而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国务卿鲁比奥和防长赫格塞斯,都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
图|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次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发表全国讲话,宣布乌方“已准备好为和平采取迅速行动”。这与几天前全国征兵动员形成鲜明对比,显示战场形势正急剧变化。
泽连斯基的态度急转源于战场困境。据《今日俄罗斯》报道,乌军每日逃兵超过500人,阵亡超300人,月损失超过4.6万人。面对此景,美国却遭遇盟友疲态:德国拒绝交付防空系统,法国拖延火炮运输,五角大楼以“库存见底”为由暂停对乌援助。
图|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美国试图施压中国减少采购俄油,但中方回复干脆:“不接受第三方干预”。更令美国棘手的是,中国东部多个港口开通“俄货绿色通道”,专为俄罗斯能源设立快速中转机制。
这些市场行为使美国制裁效力大打折扣。
图|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多边合作正悄然重塑国际秩序。在联合国舞台,153个国家赞成加强联合国与各国议会合作的决议,美国成为唯一反对者。这种孤立延续了2024年4月美国在巴勒斯坦入联问题上的类似处境。
同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140多个国家参与绿色能源合作,在塔吉克斯坦建立的AI中心已吸引12国加入。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发展中国家正寻求新的合作模式。
图| 加沙地带北部拜特拉希亚
国际政治的吊诡之处在于,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扫向全球数十国时,中国却在制裁名单上神秘消失。
美国财长贝森特那句“伟大的国家”的称呼,与其说是赞美,不如说是对现实的低头。
普京总统的直言点明了本质:“西方更惧怕强大的中国”。
图| 智能充电机器人“极智充”准备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这种恐惧源于中国14亿人口的规模效应,源于年超5%的经济增速,更源于在稀土、新能源等战略领域不可替代的地位。
当前,全球棋局正在重组。美国试图通过单边施压重构全球秩序的努力,终将遭遇现实力量的制约。
参考资料:
1.《综述丨美国公布对69个贸易伙伴关税税率引发反对和质疑》2025-08-01 23:00 | 来源:环球网
2.《商务部:中美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2025-07-31 16:54 | 来源:人民网
3.《陈冰:美国用芯片拿捏不了中国,但中国稀土却把美国治得服服帖帖》2025-07-27 21:50 | 来源:直新闻
4.《美国滥施关税自食恶果 经济衰退阴云笼罩》2025-04-07 11:33 | 来源:央视新闻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