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提前10天,李嘉诚罕见出山,市监总局的三句话,已把后路堵死

如果不出意外,李嘉诚旗下的长和是计划在本月22日披露关于港口的交易情况,结果在中美为关税达成协议当天晚间,长和就忍不住提前发布了公告,整整比预期提前了10天。

很明显,之前一直不做正面回应的李嘉诚终于还是坐不住了,然而在他出山之前,市监总局已经用三句话,彻底将他的后路堵死了......

一桩买卖暗藏玄机

按计划,长和应该在4月初把包括巴拿马港在内的43个港口设施,打包卖给美国金融巨头贝莱德,然而这消息一放出来,就像往热油锅里泼了瓢冷水,立马炸开了,李嘉诚瞬间就被吹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可这笔看似正常的商业买卖,很快就撞上了“铁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甩出了三句掷地有声的警告,给这桩交易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头一句,“我们高度关注有关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开宗明义,监管的大棒已经举起,随时准备落下,这意思很明白:这事儿,我们盯上了,想蒙混过关?没门!

“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更是直接把那些想通过拆分交易、更换马甲、暗度陈仓的小算盘给堵死了,潜台词就是:别跟我耍花腔,想绕道?窗户都没有!

第三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这就更狠了,直接划下了楚河汉界,批准下来之前,敢有任何实质性的合并或者资产整合动作,那就只能等着法律的“伺候”。

这三句话,句句打在七寸上,市场立马解读为监管层挥出的“组合拳”,力道千钧,官方都介入调查了,长和那边自然不敢再顶风作案,一度按下了港口出售的暂停键。

可事情哪有这么容易了结?没过多久,就有媒体爆料,说李嘉诚并没死心,还在琢磨着把交易拆开来,曲线救国,这下可好,长和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成了聚光灯下的焦点。

“卖国”疑云下的艰难抉择

要知道此时的美国正挥舞着关税大棒对中国施压,还一个劲儿地给巴拿马政府“上眼药”,想搅黄中国在巴拿马运河港口的布局,李嘉诚选择在这个时候卖掉包括巴拿马港口在内的资产,其用心惹人非议。

一时间,各种猜测甚嚣尘上,从“资本无国界”的辩解,到“关键时刻釜底抽薪”的质疑,不一而足,不少人担心,这要是真卖了,美国佬手里摆明多了一张牌来拿捏中国。

到了那时,我们在国际海运贸易上的话语权,必然又被削弱几分,公众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李嘉诚身上,琢磨着他在公司赚钱和国家大义之间,这杆秤到底往哪边偏。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了,它牵动着太多人的神经,特别是在大国博弈的背景板下,任何可能触碰国家战略神经的举动,都会被无限放大。

李嘉诚作为标志性人物,他的每一个选择,都被赋予了远超商业本身的意义,因此他此刻的处境,真有点像站在风陵渡口,一步踏错,就可能满盘皆输。

提前十天的声明是认怂?

面对监管部门的明确态度和汹涌如潮的舆论,长和公司坐不住了,在原计划披露交易相关情况的前大约十天,他们急匆匆地发了份最新声明。

声明里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核心意思就一个:我们这港口交易,“绝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这其中,自然包括了需要得到法律和监管部门的同意和批准。

然而,长和这份提前出炉的声明,里面的道道可不少,首先,这肯定是扛不住舆论压力的结果,毕竟老百姓天天盯着,媒体天天追问,再不出来说句话,唾沫星子都能把公司淹了。

提前表个态,多少能给外界的疑虑降降温,算是危机公关的一步棋,而且从生意经的角度看,这份声明也给自己留足了转圜的余地。

一方面,万一这买卖黄了,他们可以把锅甩给“不可抗力”,这话多少有点说给买家贝莱德听的意思:不是我不卖,是政策不允许,到时候就算违约,损失也能小点。

另一方面,这声明也没把话说死,可能表明他们压根就没放弃,强调合规,再加上之前传出的分拆交易的念头,没准人家还在憋大招,想找个监管能点头的路子继续推。

站在长和的角度,这或许也是一种“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姿态,意思是我的交易本身没毛病,但是到底有没有毛病,看美国想要给中国靠港船只收取“服务费”就能窥得一二。

好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那三句话,已经把底线画得清清楚楚,这不光是敲打长和这一单买卖,更是给所有在市场上扑腾的资本,尤其那些体量巨大的“巨鳄”们提了个醒。

这些年,国家对资本市场的缰绳是越拉越紧,从反垄断到数据安全,再到给“资本无序扩张”踩刹车,监管层的心思很明白:市场要公平,国家经济安全更要保障。

李嘉诚的商业版图铺得再大,影响力再广,只要他的买卖涉及到跨境,尤其是能源、科技这类关键行业或者敏感地带的重大资产,就别想绕开监管的火眼金睛。

监管机构这次的强硬表态,就是要树立一个规矩:不管你资本多雄厚,背景多深,都得在法律的框框里办事,该走的审查程序,一步都不能少。

这场博弈说白了,就是资本逐利的天性,碰上了维护公共利益、国家战略的监管意志,对李嘉诚来说,眼下几条路,要么老老实实配合审查,但这得搭上时间,结果还不一定。

要么改改方案,把敏感度降下来,可这未必能糊弄过监管,再不然,算算商业风险和合规成本,干脆一拍两散,不卖了。

这事儿的影响,早就不只在商言商那么简单了,它牵扯到关键基础设施的控制权,搞不好还会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柴米油盐,甚至我们用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

因此,监管部门的介入,往大了说,就是在替公众的利益把关,防止资本一头独大带来的各种问题,努力让市场上的游戏规则更透明,竞争更公平。

结语

这笔港口交易的风波会怎么收场,李嘉诚会落哪颗子,监管层还有没有后招,都还是未知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想挑战规则、或者把公共利益当空气的资本运作,只会走上窄路。

资本,是时候学会在赚钱的同时,对规则多一份敬畏,也多担一份该担的社会责任了,不然,再怎么机关算尽,也可能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不是吗?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2025-05-13《长和发布最新声明》

中国青年报2025-04-28《外交部再回应长和海外港口交易:希望有关各方审慎行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标签:财经   后路   罕见   总局   港口   巴拿马   资本   声明   国家   市场   买卖   商业   美国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