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潘建伟、康辉等人去了!青年人才成长决定国家未来竞争力

北戴河的夏日海风,吹散了暑气,却吹不散一个国家对人才的深层考量。用人才结构的平衡,对冲世界格局的失衡

文/平东采编

本文首发于时尚安防科技

昨天,的新闻联播想必很多人都看了。在北戴河今年超过50名专家人才齐聚此地开展暑休活动。

高层专门安排的了大领导亲自接见和问候,领导两侧就坐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专家郑南宁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历史专家钱乘旦,这两人都不简单。

这场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休假,不是简单的福利安排,虽然每年都会安排专家去修养,但也不是一般性质例行公事。二是高层对人才价值排序的公开宣示。

这些大人物里面有高科技领域、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基础研究领域青年人才,就像国家发展的三驾马车——人工智能代表的硬科技是驱动创新的引擎,历史研究承载的人文精神是把握方向的罗盘,而青年人才则是续航未来的燃料。

郑南宁院士的就座位置颇具象征意义。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者,他所代表的科技力量正处于国家战略的核心地带。从ChatGPT引发的全球AI竞赛,到量子计算领域的突破赛跑,硬科技的比拼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

在中美科技脱钩风险加剧的背景下,自主可控的科技体系已成为国家安全的压舱石。在郑南宁们的实验室里正转化为具体的算法与芯片,人工智能被写入“十四五”规划的核心章节,这类专家的话语权提升,本质上是国家发展逻辑的必然。

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200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2022年,颜宁归国创办深圳医学科学院,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5年2月28日,颜宁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这次已经是颜宁第二次参加暑期休假活动了。

2016年8月,39岁的颜宁曾作为青年科学家代表受邀参加北戴河休假,是56位参加休假的专家之一。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颜宁在交流中曾表示:“现在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有这么好的条件,再不好好干,真是对不起祖国和时代。”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文明冲突论沉渣泛起的今天,对世界历史脉络的把握、对不同文明特质的理解,直接决定着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当美国以 “文明冲突” 重构国际秩序,钱乘旦的研究成果正在为中国提供更具包容性的叙事框架,它确保国家在科技狂飙时不迷失方向,在国际博弈中掌握话语主动权。

潘建伟、康辉等青年人才的出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们知道基础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往往是十年后的学术领军者。当下对他们的礼遇,实则是对2035年科技强国目标的提前布局。

在量子通信、脑科学等需要长期积累的前沿领域,青年人才的成长速度直接决定国家未来的竞争力。这种代际传承的人才梯队建设,比单一的项目突破更具战略意义。

50多人的专家名单背后,是一个国家的人才治理智慧。当人工智能遇上历史研究,当硬核科技对话人文精神,北戴河的暑休不仅是一次身心的休整,更是一场关于国家未来的头脑风暴。这或许正是“制度性安排”的深层密码,用人才结构的平衡,对冲世界格局的失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科技   竞争力   未来   青年   国家   人才   颜宁   潘建伟   康辉   北戴河   人工智能   专家   南宁   领域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