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正式明确和公布海南封关时间,这个事情的意义和价值怎么看?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本文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这是熊猫贝贝的第3264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经历超过5年时间的酝酿,准备和宣传的“海南封关”,终于迎来一个最新的实质性推进信号:

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海南自贸港封关的具体时间,经党中央批准,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图片来源:见图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这个事情,无论是时间上的选择,还是事件本身的意图和逻辑,都很有门道。

这篇文章,就和大家一起,用通俗易懂,直白到位的语言,和大家聊一聊“海南封关”这个最新动向对应的信号,这个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提示:

(本号已在全网平台进行了关联认证和内容实时查重检测。如有未经明确允许的抄袭搬运情况,必将追究。)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简明扼要的看,海南封关,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相关的新闻和国新办的通稿内容,全网已经有很多了,这里找了两张可视化图表,帮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这个事情,直接上图:

图片来源:见图

图片来源:见图

2

从时间选择和事件本身的性质出发,海南封关这事的本质,该怎么看?


中国选择在2025年12月18日这个时间节点进行海南封关的操作,是很有讲究的。

一个明确的,面向世界的公开表态要看准:在美国搞逆全球化的时候,中国要高举全球化的大旗。

正如发布会上所说的,之所以定于2025年12月18日封关运作,对标的是另外一个重要日子——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是向世界展示我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封关运作日期公布,对海南是大利好,意味着“最特、最大的特区”要启航了。

消息肯定是好消息,而且意义非凡,这里有个背景是值得重视的:

上世纪80到90年代,深圳和珠海两大特区多次申请“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政策,但未能获得。

最终,这个特殊的政策给了横琴和海南。海南由于面积更大、人口更多,所以显得更为特殊。

宏大叙事,到这个程度,也差不多了,全网基本主流媒体基本上都是围绕这样的叙事进行渲染,想看类似的内容非常容易。

这里,和大家聊点有深度的。

从本质出发,海南封关这个事情,复杂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其实对普通人并不友好,这里简单给大家举个例子帮助理解,那就是大家可以理解成,中国准备用具备区位和地理优势的海南省,类比香港,打造一个对外各个维度自由度更高的“特别区域”。

从这个本质来看,实际上,海南封关这个事情,本身的信号意义,其实是要比短期现实的效果更重要的。

海南三亚(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讨论:海南封关以后,是否具备未来成为和超越香港的想象力?


从经济维度来看,国家对未来封关以后海南的期待,完全可以看作是过去英国对香港的期待一个意思。

那么,这样的期待是否有实现的想象力空间呢?

客观来说,短期内,基本没有可能。

海南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香港的28%左右,汇聚的资金相当于香港的9%。只有常住人口超过了香港。

事实上,如果海南全省的GDP参加内地城市的排名,还没有潍坊、徐州这类地级市多。

在特别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上,不是不相信国家的决心和策略,只是现实和规律,注定想要复制一个新的香港,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香港是怎么从一个渔村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的?

这里给大家梳理点本质层面的原因:

自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被割让给英国后,这座城市便开启了一段崭新的历史篇章。

作为自由贸易港,1842年后,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的地位,使其成为中英贸易的重要枢纽,主要商品包括鸦片、茶叶、丝绸等。随着银行业的兴起,1865年汇丰银行在香港的成立标志着金融业的初步发展。

维多利亚港的开发、港口设施的完善以及电车与铁路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引入,更是进一步推动了香港经济的繁荣。

到了1980年代,制造业逐渐外迁,香港经济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使香港跃升为全球贸易和金融的重要节点。1983年,香港实施了联系汇率制度,这一举措有效地稳定了金融市场。1986年,香港联合交易所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香港向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发展。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九龙半岛南端予英方;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1860年英国所夺占的尖沙咀以外的九龙半岛的其余部分,租给英国99年。

至此,香港全境于1898年起完全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直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从香港繁荣经验,有几个原因是不能否认和忽视的:

第一,是资本主义制度主导香港定位和发展(一国两制的回归模式也间接承认这个因素)。

第二,是让全球货币自由流通的联系汇率,港币本质是美元兑换券,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纸质版的美元稳定币。

第三,近现代,香港是全球资本主义国家重要的资金中转站,这让香港通过金融业,获得了不少过路财富的沉淀。


所以,香港的繁荣和传奇,是具有浓厚时代特征和机遇巧合的综合作用下实现的。

这个过程,有中国的耻辱(鸦片战争的结果之一就是中国割让香港岛。),也有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因素,命运诡谲,在机缘巧合之下,成就了香港。

香港的转机,最关键的一个时代背景,就是成为了中美在美苏冷战阶段重要的贸易和经济沟通渠道。

那回到封关的海南来看,想要复制香港的传奇和经历,就基本上难以实现,而且,海南毕竟原本是在中国国家体制内运行的地区,封关以后,和自由贸易港口,以及对外开放的很多细节上,还有很多要磨合,甚至是需要在矛盾中妥协的过程。

很简单一个问题,封关以后的海南,本地流通使用的货币,是不是人民币?

封关以后的海南,经济模式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更深更多的东西,就不多展开了,有些过程,是省不出来的,国家的意图和策略一定是好的,但是具体实施成什么样,是需要进一步跟进和观察的。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海南封关这个事情,能否给国内民众和资金,带来一些风口机会?


基于以上的梳理和讨论,实际上一些关键和本质层面的东西已经充分点到了,不能展开过多大家也需要理解理解。

海南封关,从顶层设计,大国表态的角度,绝对是好事,是利好,这一点,没有任何质疑的必要。

但是对应到现实来看,经济社会嘛,谈钱不俗,中国永远不缺心思活络,渴求机遇和风口的群体。

那么,海南封关这个事情,有没有可能带来一些风口机会的确定性?

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和观点,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就好:

首先,从本行房地产说起,去海南投资买房,炒楼套利这个事情,恐怕不用讨论了,现实情况,是外地人基本买不了,受到限制的东西,多讨论也没啥意义是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海南获得的自由贸易港政策,特殊性、力度都显著超过了当年的建省、建特区(1988年)和国际旅游岛(2010年)。

但是历史上的两轮大机遇,都给海南带来了房地产泡沫,以及一批烂尾楼。

国家也是吸取教训了,封关以前,就提前收住了这个口子。

其次,从国内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有一个最新的动向其实能说明很多问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消息宣布当天,A股海南板块一度跌了接近3%,成为当天跌幅最大的地域板块。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和最新“雅江水电站”的逻辑是一个意思,那就是短期的情绪炒作,资本利好兑现。

说明绝大多数主力资金和上市公司,都是蹭热度,而缺乏长期价值态度。

对于这种利好刺激,有个很形象的形容:一拥而上,一哄而散,然后基本上都是一地鸡毛。

游戏本质就是这样,要不要玩,看自己,这里不多说。

最后多说一点,从正式封关,到持续运营发展,有个政策,规则和现实的博弈磨合阶段。

短线的机会,投机的风口,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个阶段。

而长期的走向和变化,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存在,一旦稳定下来,基本上普通人也没啥机会了。

这不是随口一说,而是对历史和经验的总结,这样的观点,值得有兴趣有想法的朋友,静下心来,仔细体会理解一下。

如果这都看不懂,那么这里说句良心话,那还是不要去凑热闹了。


本文完,如果觉得内容不错,有所收获,还请各位“点赞,转发,收藏”三连支持一下。

感激不尽。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头条账号@熊猫贝贝小可爱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6

标签:财经   海南   事情   意义   价值   正式   时间   国家   香港   来源   中国   内容   英国   图片   本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