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美国众议院以231:196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众议院版本的《国防授权法案》,批准了近90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
据悉,这笔足以匹配多个中等国家全年GDP的巨款,旨在推动美国军队现代化、支持部队和恢复美国威慑力。
然而,曾经的“局内人”——埃隆·马斯克,却与美国政客的兴高采烈不同,他直言:美国政府基本无药可救了。
那么,马斯克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悲叹?
在美国国会的大厅里,一场关乎国家钱袋子的投票刚刚尘埃落定。随着计票器上数字的最终定格——231票赞成,196票反对,新一年度的国防授权法案正式获得通过。
议员们为此欢呼,掌声雷动,仿佛庆祝着又一次国家力量的彰显。这笔授权的军费开支,规模接近惊人的9000亿美元,旨在全面革新武器库,简化采购流程,并强化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存在。
然而,在这片庆祝的声浪之下,一个更加庞大的数字,正像一个沉默的幽灵,盘旋在华盛顿的上空,这个数字是37万亿美元,这是美国不断膨胀的国家债务总额,一个早已超越其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天文数字。
就在议员们为军费账单喝彩的同时,那个曾经被特朗普政府请进白宫、试图从内部修补这台官僚机器的“局内人”——埃隆·马斯克,却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通告:这套系统,恐怕已经“基本没救了”。
当保卫国家的开销,本身就成了压垮国家的最大重负时,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何种深刻的危机?这231张赞成票,究竟是通向安全的基石,还是敲响警钟的又一声闷响?
让我们先来算一笔最简单的账,众议院批准的这近9000亿美元军费,已经是个庞然大物,但这还不是终点,参议院正在审议的版本,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出320亿美元。
可以预见,两院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的国防开支稳定在9000亿美元之上,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钱花出去了,总得有个说法。
官方的理由很充分:为了国家安全,可问题在于,当你的总负债已经突破37万亿美元时,“安全”这个词的定义就变得异常微妙了。
真正恐怖的,不是军费有多高,而是另一笔被刻意忽视的开销,那就是美国每年需要偿还的国债利息。这笔钱有多少?大概占其GDP的3%左右。这意味着,单单是为旧债支付的利息,就已经超过了整个庞大的国防预算总额。
说白了,美国财政最大的敌人,根本不是任何外部的军事对手,而是它自己账本上那个每日都在疯狂滚动的利息数字。
这个事实让整件事变得无比荒诞,这就好比你给一艘早已超载、船身布满裂缝、即将沉没的巨轮,再费力地吊上几百辆崭新的坦克,你以为这是在增加战斗力,实际上却是在加速它的沉没。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模式,本质上是在用国家所剩无几的未来信用,进行一场疯狂的豪赌。
埃隆·马斯克的悲观论调,之所以值得我们格外关注,并不仅仅因为他的财富和名气,更关键的是他那个特殊的身份——一个曾经深入系统内部,并最终带着绝望走出来的改革者。
他曾被特朗普政府寄予厚望,受命去解决政府预算的浪费问题,他满怀信心地走马上任,却很快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只能触及皮毛。
他可以优化一些流程,砍掉一些无关痛痒的开支,但面对军费这种系统性的、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他无能为力。
他亲眼目睹着国防预算如何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持续增长,而其他关乎民生的领域却在不断被挤压,这段经历让他得出了一个冰冷的结论:美国的政治系统已经失去了自我纠错的能力,它“基本没救了”。
于是,他放弃了,他不再相信通过政治程序、两党协商能够解决问题,他公开表示,唯一的希望在于一场彻底的技术革命。
他把赌注押在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身上,寄望于这些新技术能引发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爆发,创造出海量的、全新的财富。
他的逻辑很简单粗暴:既然无法通过节流来堵住窟窿,那就只能寄望于用一场财富的“洪水”来把它填平,这个想法的背后,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隐含判断——依靠人类现有的政治智慧和治理模式,已经无法挽救这场危机了。
这无疑是一场渺茫的豪赌,马斯克自己也坦言,如果技术的发展速度跟不上债务利息的滚动速度,那美国的结局就只有一个词:“完蛋”。
当一个国家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都放弃了对政治系统的幻想,转而将国运寄托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技术“如果”之上时,这本身就是对这个系统失能最深刻的控诉。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笔巨额军费所描绘的“国家安全”蓝图,与美国国内正在发生的真实危机之间,存在着一种惊人的错位,它就像一个拙劣的魔术师,试图用远方的炮火声,来掩盖自家后院传来的呼救。
法案中有一项争议极大的内容,就是将对台军事援助的预算上限,直接提升到了10亿美元。这笔钱,将抽象的财政数字,瞬间转化成了具体的地缘政治火药桶,主动地、系统性地加剧了全球最敏感地区之一的冲突风险。
政府在外部地缘政治上表现得如此“一掷千金”,那么它对国内呢?
就在法案通过的同一天,美国国内正上演着另一幅景象,一位与特朗普有关的右翼活动人士,在犹他州演讲时遭枪击身亡。
这血淋淋的事件,与非法移民问题、日益激化的社会撕裂一起,构成了美国社会内部最真实、最迫切的安全威胁。
然而,政客们似乎对此视而不见,他们陷入了一种致命的政治僵局,削减社会福利?会立刻激怒庞大的选民群体。提高税收?会遭到富裕阶层和背后资本的强力反击。那么削减军费呢?这更是两党公认的“政治禁区”,谁碰谁倒霉。
于是,在两党激烈争斗的表象之下,一种诡异的默契形成了:共同回避任何触及根本财政结构的问题。所谓的“国家安全”,成了一个最好用的借口,一个可以掩盖执政无能、转移国内矛盾的华丽外衣。
其结果是,在追求所谓外部安全的同时,民众的切身安宁和国家的长远根基,正在被无情地侵蚀。这是一种可怕的双重破产:一边是财政上的结构性破产,另一边,则是安全认知上的战略性破产。
所以,当那231张赞成票投下时,我们到底该看到什么?这绝不是迈向强大与安全的一步,而是一个超级大国,在政治失能与财政悬崖的边缘,又一次踩下了油门。
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陷入“安全悖论”的困境:为了所谓的安全,不断透支国家的财政根基,而一个财政崩溃的国家,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安全。
马斯克的警示言犹在耳,技术或许能带来一线生机,但它永远无法替代一个政府本该承担的政治责任。
如果一个国家的治理系统,只能在疯狂借债和四处树敌之间恶性循环,那么无论它的武器库多么先进,都无法掩盖其根基的腐朽。那231票所谓的“胜利”,最终,是由整个国家的未来在买单。
文丨太阳当空赵
编辑丨太阳当空赵
1.《美众议院批准9000亿美元军费开支 民主党批共和党借机“塞私货”》参考消息2025-09-12 20:08
2.《马斯克:“美国政府基本没救了”》参考消息2025-09-11 19:59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