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会议美国欲插手南海,耿爽当场驳斥:中方不接受,也不承认

联合国5月20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20日举行海上安全问题公开辩论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表耿爽针对美方有关南海问题的发言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不速之客的鼓噪,谁在制造麻烦?

当多数代表正儿八经地琢磨怎么携手守护这片蓝色家园时,那个声音却像一盆冷水,劈头盖脸地指责起他人,企图把一场多边对话变成单方面的批斗会,这种突如其来的“寒流”,自然不会没人搭理。

中国代表当场就顶了回去,话说得很明白:安理会是议大事的地方,不是用来掰扯某些特定海上芝麻蒜皮的,至于那个被某些人捧上天的所谓南海仲裁“裁决”,中方早就说过,那玩意儿从根上就是歪的,废纸一张,谁认谁傻。

历史这面镜子,照得某些小动作一清二楚,究竟是谁成天派着军舰飞机,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在南海耀武扬威,在地区国家间搬弄是非?恐怕明眼人心里都有数,这些动作,才是给南海乃至整个地区和平稳定埋下的最大隐患。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代表顺道敲了敲警钟,提醒某些方面别忘了在台湾问题这些核心利益上拍着胸脯做过的保证。想玩文字游戏,暗地里搞小动作?门儿都没有!

碧波万顷藏暗涌,海洋究竟怎么了?

放眼望去,全球的航道远非一片坦途,海面看似平静,底下却波涛汹涌,有些国家,骨子里还是那套单边主义的老戏码,热衷于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恨不得把海洋变成自家后院。

更有甚者,唯恐天下不乱,拼命把陆地上的那套阵营对抗、地缘博弈的脏水往海洋里引,难道这占了地球七成的蓝色空间,就容不下大家和和气气地共同发展,非得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吗?这种开历史倒车的做法,只会让本就脆弱的全球海洋安全体系雪上加霜。

老问题和新状况也交织在一起,侵蚀着海上的安宁,索马里海盗的阴影还没完全散去,毒品走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非法运输又像幽灵一样在关键水道出没,更别提那些利用海洋通道进行的人口贩卖,简直是对人类良知的公开羞辱。

这些勾当不仅直接威胁航运贸易,背后往往还牵扯着陆地上的贫困、冲突和治理混乱,形成一个解不开的死循环,让地区局势火上浇油。

蓝色家园的呻吟,生态警钟为谁而鸣?

我们共同的家园——海洋,它自身的健康也快扛不住了,警报拉得震天响,工厂排出的污水没经过好好处理,就一股脑儿地灌进了大海。那些肉眼难见的微塑料,像无数细小的钉子,扎进了海洋生态的每个角落,最终可能通过鱼虾爬上我们的餐桌。

曾经五彩斑斓的珊瑚礁,被誉为“海底雨林”,如今在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水升温和酸化面前,一片片地白化、死去,景象触目惊心。

渔民们世代捕捞的渔场,也频频传来鱼群崩溃的坏消息,有些地方甚至到了无鱼可捕的绝境。

气候变化这只看不见的手,还在不断搅动风云,极端天气越来越猛,海平面一点点上涨,悄无声息地吞噬着岛国和沿海地区的生存空间,这些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警告了,而是顶在脑门上的危机,关乎我们所有人能不能好好活下去,海洋的叹息,我们真的还能假装听不见吗?

规矩与担当,共护海洋路在何方?

面对这惊涛骇浪,国际社会也不是只能干瞪眼,我们早就有一套规矩,核心就是那部被称作“海洋宪法”的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这部公约,连同其他一堆条约和约定俗成的老规矩,共同构成了全球海洋治理的法律框架,它给沿海国划定了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也为航行自由、科学研究、环境保护这些重要原则夯实了基础。

规矩好不好,关键看大家守不守,如果都拿出诚意,老老实实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国际法,而不是揣着私心,合自己胃口就用,不合就扔一边,甚至搞双重标准,把国际法当自家利益的挡箭牌,那还有什么意义?海洋法的灵魂在于促进合作、平衡利益、维护和平,绝不是某些国家用来给单边主张贴金、谋求海上霸权的遮羞布。

遇到分歧和争端,坐下来好好谈,比挥拳头、耍横要管用得多,也明智得多,特别是那些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的老大难问题,更得由当事方自己商量着来,尊重历史,也尊重法律,任何外人瞎掺和、拉偏架,只会把水搅得更浑。

想让大家都有安全感,就得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别人的合理担忧,只顾自己痛快,不管别人死活,最后只会让猜忌越来越深,掉进谁也讨不到好的“安全困境”,所以,大家得一起把现有的危机沟通机制弄得更管用些,海上执法部门多通通气,联联手,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开发海洋资源,也得告别过去那种杀鸡取卵的搞法,走可持续、负责任的路子,联合国那个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说得很明白,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持续渔业这些新产业,让人和海洋都能活得舒坦,共同繁荣。

东方大国的航迹,行动胜过千言万语。

中国,海岸线绵长,主张的管辖海域也广阔,深知“靠海吃海,向海图强”的道理,也明白“四海一家,命运与共”的智慧。就拿南海问题来说,虽然时不时有外部势力来捣乱,局面也挺复杂,但中国始终坚持和东盟国家一道,认认真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稳扎稳打地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商谈。

这些努力,让南海地区总体上保持了稳定,航行和飞越自由也得到了国际法的保障,这足以说明,只要地区国家真心想解决问题,坐下来谈,总能找到法子,把南海建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这份定力和能力,不怕时间来检验。

跳出南海,放眼全球,中国也像个负责任的大块头,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中国清楚,守护这片蓝色家园,维护全球共享的海上安全,是每个国际社会成员推卸不了的责任。

中国努力当个积极的建设者,在联合国等场合积极发声,贡献中国方案,倡导建立开放包容的蓝色伙伴关系,努力当个坚定的推动者,大力倡导和实践绿色低碳的海洋经济模式,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更努力当个忠实的维护者,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海上霸权和强权政治。

这些话可不是随便说说,从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海洋事务,到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蓝色经济合作,从砸钱搞海洋科技研发,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近岸海域污染。

从连续多年派海军编队去亚丁湾护航,到周边国家遭灾时及时伸出援手,中国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对海洋的尊重和责任。

海洋的胸怀,足以容纳百舸争流,却容不下霸道独行,当合作的灯塔照亮前行的航路,这片孕育生命、连接世界的蓝色疆域,才会真正成为我们共同的福祉所在,而非少数人的竞技场,未来已来,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

来源:环球时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2691764445049168&wfr=spider&for=pc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2

标签:财经   联合国   南海   美国   中方   会议   耿爽   海洋   中国   海上   蓝色   全球   国际法   地区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