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游戏圈子这几年总有各种幺蛾子冒出来,但2022年那桩事绝对算得上是最离谱的之一。
韩国有个官方机构叫游戏管理委员会,简称GRAC,专门负责给游戏评级。本来他们干的活就是审核游戏内容,定个年龄限制,确保小孩别接触不合适的东西。
可没想到,他们先出问题了,还栽在了一帮玩二次元手游的玩家手上。
起因就是一款叫《碧蓝档案》的手机游戏,这游戏是Nexon子公司出的,里面主要是校园主题,角色互动,挺受欢迎的,尤其在韩国本土有大批粉丝。

2022年10月,GRAC突然把《碧蓝档案》的评级从15岁以上调到18岁以上。为什么呢?他们说游戏里有涉及性表达、暴力元素,得严管。
很多人觉得这游戏内容其实挺温和的,没那么过火。比起其他游戏,这调整显得太随意了点。玩家们开始在网上吐槽,说GRAC评级标准不透明,专业性不够。
韩国游戏市场竞争激烈,手游收入大头来自青少年群体,这么一改,直接影响游戏下载和氪金。粉丝们觉得这不公平,就开始组织起来。
玩家们先是在网上发帖讨论,然后转到实际行动。他们通过线上平台提交投诉,列出游戏内容细节,证明为什么15岁评级就够了。

没多久,就有玩家发起请愿活动,要求国会介入,审视GRAC的运作。签名活动搞得挺火热,全国各地玩家纷纷响应,最后收集到5489个签名。
这数字可不是小数目,在韩国请愿体系里,够得上引起官方注意了。民主党议员李相宪看到这事,觉得有猫腻,就站出来支持。他平时关注文化娱乐领域,之前也推动过相关立法。
这次他帮着把请愿推到国会层面,呼吁审计监察院查查GRAC。
审计监察院是韩国政府的一个监督部门,专门查公家机构的账。2022年底,他们正式启动对GRAC的调查。本来玩家们只是冲着评级不公去的,想改改制度,谁知一查就挖出大坑。

调查结果在2023年6月底到7月初陆续公布,GRAC内部腐败问题暴露得彻底。他们在推进一个叫自主评级整合管理系统的项目时,存在严重违规。
简单说,这个项目是2017年启动的,用来帮游戏公司自己评级后事后管理。可GRAC在执行中,用虚假结算报告蒙混过关,伪造进度数据,导致公共资金损失约7亿韩元。
这笔钱相当于53万美元左右,在韩国公款里不算小数。
更劲爆的是,GRAC还挪用了其中一部分钱去搞比特币挖矿。具体数额是46000美元左右,他们用这钱买挖矿设备,还偷偷运行。

韩国那几年加密货币热得发烫,全民炒币风气盛行,但公家机构这么干绝对违法。GRAC职员把资金从游戏审核预算里抽出来,转到私人用途,还伪造发票和合同。
审计员查账时,发现多笔支付没对应实际工作,供应商那边也对不上号。整个过程显示GRAC内部管控形同虚设,部门头头们直接参与决策。
涉事的三名负责人分别是管理规划部门、游戏内容管理部门和自律支持部门的头。他们在调查后先后递交辞职信,承认要承担责任。
文化体育观光部作为上级单位,宣布对GRAC进行重组。包括更换全部高层,引入外部监督机制,提升透明度。检察机关也介入,计划对相关人员提起刑事指控,追回损失资金。

供应商也被牵连,要赔钱回国库。这事一出,韩国媒体各种报道铺天盖地,说玩家请愿成了反腐利器。
这事件暴露了韩国游戏监管的深层问题。GRAC成立于2013年,本意是统一游戏评级,避免混乱。可运行下来,官僚作风重,决策不公开。
玩家们常抱怨评级主观性强,比如《碧蓝档案》这种二次元游戏,里面角色设计有点萌,但没到18禁地步。韩国游戏产业全球领先,手游出口大户,像Nexon这样的公司贡献不少GDP。
可监管跟不上,容易出事。加密货币那波热潮,从2017年到2022年,韩国人炒币炒疯了,连公职人员都卷进去。GRAC这案子不是孤例,之前就有其他机构曝出类似丑闻。

玩家群体在这次事件中功不可没,没有他们,GRAC的腐败可能还藏着。李相宪议员公开感谢,说公民参与是推动变革的关键。
事后,GRAC承诺改进审核流程,更多参考国际标准,避免主观偏见。游戏公司也松口气,《碧蓝档案》继续运营。韩国游戏市场从中吸取教训,加强自律。
二次元玩家本是宅在家刷游戏的群体,却因为热爱站出来维权。韩国年轻人对游戏情有独钟,手游是日常消遣。
GRAC的腐败反映公权力滥用,公款挪用炒币就是贪婪作祟。涉事官员没啥光彩可言,他们的辞职是迫不得已,检察追责还在后头。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