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超37万亿美元,却还能养11艘航母?原来我们都被美国“骗了”

美国稳坐世界第一经济体系的宝座,可是美国债务问题严重。2024年底已经有着超36万亿美元的情况,然而债务问题不断累积,从新公布的数据中能看到,债务问题已经超37万亿美元。

面对如此债务,美国居然还能养11艘航母,支付即将突破一万亿美元的高昂军费。究竟是怎么回事?钱从哪里来?

美债飙升

美国国债这几年的增长速度,已经不能简单用增长来形容,用狂奔或飙升可能更贴切。

回到2017年,美国国债还只有19.9万亿美元,听起来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但没想到仅仅几年时间,它就猛增了82%,在2025年初正式跨过37万亿美元大关。

如果我们把美国一年的经济总量拿来对比,2024年美国GDP约为29.18万亿美元就会发现,国债规模已达到GDP的126.8%,远超国际公认的60%警戒线,甚至比二战结束时的债务峰值还要高。

债务快速扩张的背后,是美国连年高企的财政赤字。之前为应对新冠疫情,美国政府开启了撒钱模式,大量发放补贴、扩大公共支出,国债规模在此期间增长了超过14万亿美元。

但这还不算完,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曾预测,如果财政政策没有根本转变,到2050年国债规模可能达到GDP的160%。这意味着未来的美国人一出生,可能就背着一身还不完的债。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还不起,为什么还能一直借?

这就不得不提到美元的特殊地位。作为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美元几乎是全球贸易的硬通货,很多国家不得不储备美元、购买美债,以维持本国金融稳定。

换句话说,美国发的债,其实是被全世界接盘了。也正因如此,美国尽管债务压力山大,却仍然可以靠不断发新债还旧债,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

但这套玩法真的没有代价吗?当然不是。

利息负担越来越重、财政空间越缩越小,都是潜在的危机。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眼下更让人好奇的是,明明政府口袋紧张,为什么军费还能一年高过一年?

军费与航母

养军队本来就是烧钱的事,而美国在这方面的投入,堪称全球顶级氪金玩家。2024年,美国军费接近1万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额的37%。这个数字,比后面十几个国家的军费加起来还多。

军费这么高,花在哪儿了?除人员工资、训练演习、海外部署之外,一个大头就是装备的研发、采购与维护,尤其是航母。

美国海军目前维持着11艘现役航母,包括10艘尼米兹级和1艘福特级。这些庞然大物每一艘都是不折不扣的吞金兽。以“福特”号为例,单是建造费用就达到130亿美元,而这还只是首付。

真正持续烧钱的,是航母的日常运作与维护。一艘核动力航母至少要搭载8500吨航空燃油,每隔4-6天就要补给一次;就算不出海,停靠在港口的维护也极其复杂。

“尼米兹”级航母平均每32个月就要轮换进厂维修,在其50年的服役周期中,总共要经历近50次不同级别的大修。

这还没算上配套的舰载机、护航编队、人员培训等等间接成本。可以说,每一艘航母背后,都是一条流淌的金钱河。钱从哪来?如果光靠美国财政部,恐怕早就支撑不住了。

但美国似乎从不担心钱不够,反而不断加大军费投入。这看似矛盾的行为,其实背后有一套隐形的逻辑,美国的军事投入,本质上也是一种经济投资。

通过航母和军事存在,美国影响着全球关键地区的政治与经济格局,从而反哺自身利益。换句话说,航母不只是一个武器,更是一个移动的利润中心。

不过,装备老了也得更新。现在美军正陆续换装福特级航母、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等新装备,每个项目都是百亿级别。

可是在美国国债屡创新高、利息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这种高军费模式到底能持续多久?答案可能不在美国国内,而在全世界。

全世界都在“帮忙养航母”?

如果说美债是美国维持支出的底气,那么美元霸权,就是这套模式能持续运转的核心机制。

美元作为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让美国拥有了一项特权,它可以通过发行国债,让全世界来分担自己的财政压力。

别的国家辛苦赚外汇储备,往往还得买美债;美国缺钱了,就发债让别人买。说白了,像是一张可以无限透支的信用卡。

这套机制运行了几十年,也让美国有能力把国内危机转嫁出去。2020年疫情初期,美联储大幅降息、实施量化宽松,疯狂印钱救市。

到了2022年,因为通胀高企,又急速加息。这一放一收之间,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就惨了,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债务加重等等。说白了,美国感冒,别人吃药。

而这种周期性操作,历史上已多次发生。2008年金融危机是这样,更早的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风暴,背后也都有美元政策的影子。但因为没有更好的替代选项,大多数国家还是得忍着。

那么,这跟养航母有什么关系?关系很大。军费来自财政,财政赤字靠发债弥补,而美债有人买,是因为美元信用还在。换句话说,全世界对美元的依赖,间接支撑了美国的军事开支。

更有意思的是,美军的存在本身也在反哺这套体系。航母开到哪里,美国的影响力就到哪里,包括经济影响力,控制关键航道、保障贸易路线、甚至影响能源价格等等。这些都能巩固美元的地位。

所以说,这是一个循环,美元霸权帮美国赚取红利,红利一部分变成军费,军费再维护霸权。不过,永远这样下去吗?

恐怕不一定。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动去美元化,增加本币结算、多元化外汇储备。虽然这个过程会很长,但趋势已经冒头。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降到1995年以来最低。这说明,世界正在悄悄变化。

回过头看,美国能在债务高企的情况下维持十一艘航母和全球军事存在,确实不是单靠自家努力。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债的全球持有、以及美国军力与金融体系的互相支撑,共同构成了这个看似违反常识的现象。

但我们也要清醒,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债务不会无限增长,信任也不会永远不变。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依赖美元的风险,去美元化虽进展缓慢,却已在路上。

主要信源

37万亿美元 美巨额政府债务窟窿怎么补?——央视新闻2025-08-13 22:23:01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突破37万亿美元——新华社新媒体2025-08-13

美国2024年军费开支9970亿美元,占全球37%——环球时报2025-04-28

国际观察|美元潮与汐——收割世界的分解动作——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航母的这些冷知识,据说很少有人知道——光明网2025-08-2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财经   美国   航母   债务   美元   军费   国债   国家   全球   福特   货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