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日本作家大江说对了:很遗憾,日本很可能将重蹈覆辙

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2006年北京的一场演讲中曾神色凝重地警示:“日本可能要重蹈军国主义的老路。”

彼时,这句逆耳忠言在日本国内被视为“危言耸听”,却在十余年后的今天,逐渐显露出预言的重量。

从历史教科书的悄然篡改到军费开支的持续飙升,从右翼政客的高调抬头到和平宪法的名存实亡,这个曾因战争给亚洲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正沿着大江生前最担忧的轨迹缓缓前行。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段被刻意模糊的历史,和一个正在集体失忆的民族。

大江健三郎的反战根基

1935年,大江健三郎出生于日本四国岛的一个山村,10岁那年,日本战败的消息如惊雷般炸响,曾经衣食无忧的家庭因土地改革一夕沦为贫农。

他目睹父亲终日沉默,村民们互相提防,连收音机的音量都不敢调大,这种战争结束后依旧弥漫的压抑,成了他对“军国主义遗毒”最直观的认知。

成年后,大江以文学为刃,撕开日本社会对战争的“选择性遗忘”。

1958年,他凭借小说《饲育》斩获芥川奖,作品中战时日本人对黑人战俘的残酷对待,让不少同胞怒斥其“抹黑国家”,但他不为所动,在他看来“文学的意义,就是直面真实。”

1970年《冲绳札记》出版后,他因揭露日军强迫冲绳平民集体自杀的史实,被两名退役将军告上法庭。庭审时,他平静却坚定地表示,若你们能让我闭嘴,恰恰证明我说的是真相。

这场持续6年的官司,最终以他胜诉告终。

除了笔耕不辍,大江更以行动捍卫和平,1994年获诺奖时,他在领奖台上直言“日本是个暧昧的国家”,暗讽其对历史罪行的回避,天皇欲授予他国家文化勋章,他断然拒绝,他说当一个国家还未真正为战争道歉,任何荣誉都失去了意义。

晚年,他联合知识界人士成立“九条会”,誓死守护宪法第九条中“日本放弃战争权”的条款。

正是这份源于亲历的痛与坚守,让他的警告绝非空穴来风。

日本社会的“集体失忆症”

大江健三郎最忧心的,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主动遗忘,而这种遗忘,最先体现在教科书的悄然变脸中。

2021年,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的初中教科书,将“慰安妇”表述修改为“慰安设施的女性”,模糊了制度性强制的本质,“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被隐去,代之以“波及平民的现象”;甚至将“侵略中国”轻描淡写为“进入中国”。

东京教育大学教授高桥哲哉曾统计,近20年来,日本主流教科书中关于战争罪行的表述篇幅缩减了63%。

除暗暗修改教科书之外,靖国神厕的“历史重构”更具迷惑性,神厕内的“游就馆”博物馆,将“九一八事变”描述为“日本为保护侨民的自卫行动”,把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说成“伪装成平民的中国士兵”。

2024年春季,超过30名日本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厕,其中一人在社交媒体上宣称,战犯是为国捐躯的英雄,理应被缅怀,这种对甲级战犯的“英雄化”叙事,正在消解战争的罪恶感。

而年轻一代的历史认知空白,更印证了“失忆”的可怕。

2023年日媒民调显示,62%的20岁以下日本人不知道“慰安妇”为何物,78%的受访者表示“对南京大屠杀了解甚少”。

正如大江在2006年演讲中所说,当战争变成动画片里的情节,当暴行被简化为‘过去的事’,这个国家就离危险不远了。

而造成如今局面的原因,其实在1945年就被埋下了。

战后清算不彻底的恶果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为巩固东亚霸权,放弃了对日本的彻底改造,与德国分区占领、战犯悉数受审不同,日本由美军单独占领,昭和天皇因“象征意义”被保留,大量战犯得以逃脱审判。

甲级战犯嫌疑犯岸信介的经历堪称典型,这位曾主导伪满洲国资源掠夺、推动对美开战的核心人物,仅在巢鸭监狱关押3年便被释放。

1957年,他竟出任日本首相,任内推动修订《日美安保条约》,为日本重新军事化铺路。

更讽刺的是,他的外孙安倍晋三后来也成为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这种战犯家族的“政治传承”,折射出日本对战争罪责的逃避。

与此同时,和平宪法第九条的命运同样耐人寻味。

这条由美军主导制定的条款,本是日本战后和平的基石,却被右翼视为“外来枷锁”,1955年自民党成立之初,就将“修宪”列为目标;2014年,安倍政府以“应对地区安全”为由,实质解禁集体自卫权,让“放弃战争”的承诺沦为空谈。

大江生前曾怒斥,连宪法都能随意篡改的国家,还有什么不能背叛?

军国主义抬头

如今的日本,正一步步将大江的警告变为现实,军事上,2023年日本宣布引进美制“战斧”巡航导弹,射程覆盖亚洲多国,军费开支从2010年的4.7万亿日元飙升至2023年的9万亿日元,计划2027年达到GDP的2%,突破“和平宪法”限制。

日本防卫省更在2024年白皮书中标明,要“具备反击敌方基地的能力”,彻底撕下“专守防卫”的伪装。

与此同时,政治层面右翼势力加速崛起。2025年参议院选举中,民粹政党“参政党”以“日本人优先”为口号,斩获18个席位,其党首公开宣称:“二战是日本为解放亚洲而战。”

该党年轻支持者中,70%认为“日本应拥有与经济地位匹配的军事实力”,这种以“强国梦”包装的民族主义,与战前军国主义的煽动逻辑如出一辙。

除了军政领域之外,日本社会思潮的转向更值得警惕,2024年媒体民调显示,58%的日本人支持修改和平宪法,65%认为“日本无需为过去的战争持续道歉”。

曾经被视为“禁忌”的军国主义符号,开始出现在影视作品和街头宣传中,正如大江生前预言,最可怕的不是军国主义卷土重来,而是它披着‘正常化’的外衣,被人们习以为常。

结语

大江健三郎去世两年后,他的遗著《最后的话语》在日本出版,书中反复强调:“忘记历史的民族,注定重蹈覆辙。”

如今,日本社会的种种变化,恰似对这句遗言的残酷注解,从教科书里消失的“慰安妇”,到国会里高谈“强军”的政客,从靖国神社前鞠躬的身影,到不断膨胀的军费预算,这个国家正在用遗忘埋葬反思,用野心替代忏悔。

历史的价值,不在于重复过去,而在于警示未来,大江健三郎的一生,都在为唤醒同胞而呐喊。

当他的声音逐渐远去,我们更需警惕:一个不敢直面历史的国家,不仅会背叛过去的受害者,更会将自己推向危险的边缘。而铭记这段历史,守护和平的底线,或许才是对这位反战作家最好的告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历史   日本   重蹈覆辙   大江   对了   事实   作家   战争   军国主义   宪法   国家   和平   战犯   集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