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蘑菇云到游戏机!冷战如何意外推动游戏发展?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I凯旋而归

编辑I凯旋而归

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奇怪的现象:废土风格游戏明明以冷战核战为背景,但它的黄金发展期却不在冷战最激烈的七八十年代,反而是在2000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

这种充满核战焦虑的游戏类型,为什么会在冷战结束十年后才迎来井喷式发展?

从广岛蘑菇云到全民核恐慌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1945年8月6日,那一天,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在广岛上空爆炸,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核武器,随后长崎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

战争虽然结束了,但一道看不见的铁幕却横贯了整个欧洲大陆,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对峙。

双方都清楚,要想彻底击败对方,核武器是最有效的手段,于是一场疯狂的军备竞赛开始了,核弹头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到后来已经不是毁灭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足以把整个人类文明摧毁好几遍。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逐渐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核末日焦虑,美国政府到处修建核战避难所,定期进行防空演习,还发放各种核战生存指南,这种恐惧深深地渗透到了当时的文化作品中。

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讲述了一个疯狂的美国将军差点引发核战争的故事,《明天》则从个人视角展现了核战争的残酷,这类作品在当时层出不穷,成为了文艺界的新风向。

既然文学和电影都在探讨核战话题,游戏界自然也不会缺席,但问题是,游戏这个载体在当时还太年轻了,直到1980年,第一款核战题材的游戏才姗姗来迟,而它的诞生过程,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一张雷达图引发的游戏革命

1980年,雅达利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飞弹指挥官》的街机游戏,玩家扮演导弹基地指挥官,用自己的防空导弹拦截敌人射来的核弹,保护城市不被摧毁。

作为世界上第一款核战题材游戏,你可能会以为它的立项一定经过深思熟虑,背后有着深刻的人文关怀。

真相却让人哭笑不得,雅达利的总裁吉恩·利普金只是在杂志上看到了一张雷达屏幕的照片,觉得“这图片真酷”,就把部门主管史蒂夫·卡贝拉叫来:“给我按照这个做款游戏。”任务最终落到了初级程序员戴夫·塞勒手上。

面对一张雷达图片,戴夫陷入了沉思,巧的是,他前两天刚在报纸上看到美国研发防空导弹拦截苏联核弹的新闻,灵光一闪,游戏的主题就这么定了下来。

但当游戏的基础设计完成,移交给其他程序员时,接手的人傻眼了,1980年的美国,民众每天都生活在可能遭受核打击的恐惧中,你们居然要把核战争做成娱乐游戏?这不是找麻烦吗?

既然游戏已经做了一半,总不能半途而废,程序员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们不说这是美苏对抗,也不说导弹是谁发射的,就说是“某个敌人”攻击“某些城市”,同时,他们给游戏加了两个重要限制。

第一,玩家只能防御,不能反击,用程序员的话说:“我不希望玩家成为种族灭绝的疯子。”第二,游戏没有胜利条件,玩家只能苦苦支撑,直到被彻底摧毁,这种设计理念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核军备竞赛就像一边奔跑一边吐血的马拉松,注定是徒劳的。

有趣的是,这款充满悲观色彩的游戏却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彩色画面、爆炸特效、紧张刺激的玩法,再加上街机厅的高分榜系统,让玩家们欲罢不能。

《飞弹指挥官》的成功证明了一件事:即使是严肃的题材,只要游戏本身足够好玩,玩家就会买账,但真正定义了废土游戏风格的作品,还要等到8年后才会出现。

当终结者遇上达菲鸭

1987年,EA公司找到设计师布莱恩·法哥,让他为《冰城传奇》制作续作,但此时的法哥正沉迷于末世题材作品,尤其是《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电影,EA要角色扮演游戏游戏,但没说要什么风格的角色扮演游戏,法哥决定搞个大的。

经过一年的开发,1988年,《废土》横空出世,法哥团队用自己的话形容这款游戏:“终结者背景下的达菲鸭。”终结者大家都熟悉,达菲鸭则是和兔八哥同系列的搞笑动画角色,把血腥暴力和黑色幽默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独特的废土美学。

游戏中有句经典描述完美诠释了这种风格:“敌人像爆炸的血肠一样瘫在地上。”既血腥又滑稽,让人在紧张的末世生存中还能会心一笑。

《废土》不仅有成熟的游戏系统,还有引人入胜的剧情设计,玩家会面临各种道德困境,NPC们各有各的故事,《电脑游戏世界》杂志盛赞其剧情深度,《挑战》杂志则对其创新的战斗系统赞不绝口。

按理说,如此成功的游戏应该很快推出续作,或者至少会有大量跟风之作,但奇怪的是,直到1997年《辐射》问世,市面上几乎没有出现同类型的大作,将近十年的空白期,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被雪藏的废土世界

《废土》的成功似乎并没有立即催生一个新的游戏类型,从1988年到1997年,废土风格游戏陷入了诡异的沉寂,没有《废土2》,也没有大量跟风作品,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恰恰解释了为什么废土游戏会在新世纪突然爆发。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充满潜力的游戏类型沉睡了近十年?技术限制?市场环境?还是另有隐情?我们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结语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冷战的阴霾逐渐散去,废土游戏却迎来了真正的春天,2000年后的井喷式发展,背后有着怎样的时代密码?这个故事,比游戏本身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游戏   蘑菇云   冷战   游戏机   意外   美国   玩家   核战争   广岛   程序员   题材   土风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