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全球首款量产液冷超级手机 —— 红魔 11 Pro,银色 “零度” 版的样子超有辨识度。机身背部那圈蓝色的,是液冷系统里的可视化液体,开机后能看到它在里面循环,把热量散到整个背面。
它不光有两种主动散热,还有现在所有手机里最大的被动散热均热板,全是为了玩游戏设计的。用这 “猛兽” 打游戏,输了可别赖硬件 —— 毕竟内部散热风扇都升级到 24000 转 / 分钟了,还能跟骁龙 8 Elite Gen 5 芯片配合,芯片越凉,运行频率就能越高,性能直接拉满。

除了银色款,还有黑色 “夜冻” 版。我拿了两台来展示,其实自己用一台就够,所以福利来了:点赞 + 评论说你最爱的游戏和原因,我全球抽一人,免费送全新的 “夜冻” 版!
不过得说句实在的,它屏幕硬度一般。没撕预装膜时,莫氏硬度 2 级就能划出印子,3 级更严重;撕了膜后,6 级会有划痕,7 级痕迹更深,跟普通手机差不多。但红魔有个超赞的点 —— 机身完全是平的!没有凸起的摄像头模组,背面光滑得很,放桌上都不晃,看着特舒服。
另外,它没有前置摄像头的孔!1600 万像素自拍镜头藏在屏幕底下,还盖着大猩猩玻璃。我关了美颜(毕竟我妈说我本来就帅),不过镜头透过像素拍照,算法会稍微柔化细节,可惜我头发少,拍出来像游戏里的默认 NPC。

中框是铝合金的,左边有 520Hz 触控肩键,还有个红色的游戏模式键,按下去性能拉满还能屏蔽通知,旁边是电源键和音量键,都拆不了。左边还有进风口和防刮的上肩键,顶部居然留了耳机孔,玩游戏听脚步声超清楚,难怪职业选手都用有线耳机,红魔这点没糊弄。
右边是风扇出风口和 RGB 灯带,拿在手里跟揣了个台式机似的。底部是 80W USB-C 3.2 充电口和双 SIM 卡槽,可惜不能扩内存,但最高能选 1TB 存储。而且它支持 IPX8 防水,机身里的红橡胶圈能挡水,就是液冷系统里的液体,我分不清是气泡还是油,看着像熔岩灯。

背部是透明平玻璃,没任何纹理,摄像头是 5000 万主摄 + 5000 万超广角 + 200 万副摄,还有四枚闪光灯,虽然有点夸张,但谁让这是红魔呢,堆料就对了。
接下来是 durability 测试(耐用性测试)。现在电竞行业值 20 亿美元,输了游戏要是忍不住摔手机,也不用担心 —— 正反弯折都不会弯、不会裂,跟去年没液冷的红魔一样结实。
屏幕方面,95.3% 的屏占比比 iPhone 17 Pro 的 91.1% 高多了,144Hz 刷新率 + 10 亿色显示,连续亮 20 秒白屏会有残影,但 AMOLED 屏能恢复。我还试着点了下液冷回路,居然没影响,估计是液体循环把热量带走了。

想知道液冷到底有用吗?我拆了它。用的是和 iFixit 合作的 32 位精度工具,加热软化后盖胶才打开。能看到液冷回路里的 “气泡” 受热会变小,冷却又聚在一起,官方说加的是服务器级氟化液体,冻不着,放雪地里也没事。
撕了机身下半部分的贴纸,完整的液冷回路超像外星科技,还真把风道和风扇当散热器用,跟汽车发动机似的,苹果估计得 10 年后才会这技术。拆的时候忘关机了,希望没坏,我这手要是当医生肯定不行。

先拆了 NFC 模块和摄像头装饰环,再拆风道、风扇、液冷回路和压电陶瓷微型泵,能看到液体还能流动。风道在骁龙芯片上面,风扇贴在电池背面的均热板上,能同时给两者散热。风道两端的红密封垫能防水,进风口有滤网挡灰,设计还挺巧。

液冷回路围着 80W 无线快充线圈,这配置在别的手机上是卖点,在这都不值一提。泵是靠振动推动液体的,有单向阀,希望装回去还能用。
之后拆了底部扬声器、拔了电池线,电池有拉片但拽不动,滴了异丙醇才取出 7500mAh 电池,比 iPhone 17 的电池大两倍多,蒂姆・库克是真没在电池上使劲。

再拆了闪光灯塑料壳、拔了排线,屏下镜头内部看着挺普通。拧下主板上的螺丝,撬出主板能看到主摄有 OIS,超广角没有。拆充电接口板时,能看到 USB 口有红橡胶圈,也是为了防水,最后终于看到了业界最大的均热板。
有这均热板 + 风扇 + 液冷,骁龙芯片的游戏帧率肯定是所有手机里最高的,红魔现在领先太多,都不用回头看对手。把零件装回去后,手机居然开机了,直接进入游戏模式。
最后得谢谢红魔,一直在推动手机技术进步,能拆到这么前沿的技术真过瘾。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