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放大招?7笔钱接连发放,生育补贴是冰山一角,有人或拿10万

文|土豆

编辑|黄毅来了


刚生娃的爸妈注意了,国家给你发“养娃工资”了!

国家900亿育儿补贴从8月正式打开渠道,2022 年后出生的宝宝家庭可领上千元。

谁能想到,国家又放大招?7笔钱接连发放,生育补贴只是冰山一角?有人或拿10万不止。

900亿现金直达家庭

外卖“三国大战”还没停歇,这国家直接甩出900亿补贴家庭?

就在近日,国家突然发布新闻“3岁以下婴幼儿每年补贴3600元”,瞬间引爆舆论场。

主要内容是:

从2025年1月1日起,国家正式实施育儿补贴制度,补贴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只要是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宝宝家庭,都能申领。

不仅如此,这项补贴按年发放,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一直发放至孩子年满3周岁。

举个例子,2025年1月1日出生的孩子,能连续申领3年补贴,共计10800元。

要是2024年到现在出生的孩子,从现在到满3周岁,还剩28个月,能领取9600元。

就是拿28个月×300元,每月补贴是3600元平均到月的数额,相当于每天9.9的补贴。

然而,同样是领育儿补贴,为什么有的人只能拿到3600,而有人却能领取几万甚至10万呢?

额外6笔补贴10万?

1.孕期产检费用报销。

第一个额外补贴,就是怀孕后的产检报销。

职工医保参保人在三级医院产检,起付线800元以上部分按60%报销,不同地区政策也不同。

举个例子,就像济南职工医保参保人在三级医院产检花费3000元,扣除800元起付线后,剩余2200元按60%报销,实际自付仅1480元。

城乡居民医保则实行定额报销,顺产可报600元、剖宫产1600元,异地生育需先垫付费用后凭票据回参保地报销。

2. 生育津贴:产假工资的“保障金”

生育津贴堪称产假期间的“工资替身”,计算公式为: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

以月薪8000元的单位为例,188天产假算下来就可领取高达50133元。

灵活就业人员虽无法领取津贴,但可报销50%生育医疗费,具体政策还是要咨询当地的才行。

3.男方陪护津贴。

就像已经公布的河南配偶陪护假30天,期间工资福利不变,不会克扣一丝一毫。

甚至男职工未就业配偶也能享受生育医疗费补贴,顺产能拿2400元。

就像内蒙古呼和浩特更将陪护假与育儿补贴挂钩:

生育三孩家庭可连续10年每年领取1万元,叠加男方陪护津贴后,家庭实际增收超12万元!

4.新生儿育儿退税。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从每月1000元提高至2000元。

简单点说,例如夫妻双方月收入各1万元,育有1孩的家庭每年可节省个税2400元,相当于每月多领200元育儿基金。

不仅如此,退税可与国家基础育儿补贴叠加享受,2022年后出生的婴幼儿家庭每年最高可叠加领取6000元(3600元补贴+2400元退税),直至孩子满3周岁。

5.地方生育奖励金:区域政策的“差异杠杆”

地方奖励金才是真正拉开补贴差距的关键因素,南北方差异明显。

先看北方的呼和浩特推出“阶梯式补贴”:

一孩一次性1万、二孩分5年发5万、三孩分10年发10万,但需满足“人、房、户一致”。

更有突破性的是江苏等地,无锡锡山区对本地户籍二孩家庭发放2000元、三孩5000元。

而且在江苏其他城市,甚至还将企业支付的产假社保费用补贴从二孩、三孩扩展到一孩,最高补贴80%,这种“普惠+激励”模式正逐渐向小城市扩散。

6.托育服务支持。

就连上学都考虑到了,托育补贴直接从婴幼儿出生延续至幼儿园入园前。

杭州对0-12个月婴儿每月补助1000元,13-24个月补助800元。

长沙乳儿班(0-1岁)每月补贴300元,三孩家庭额外一次性补贴1万元。

国务院更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将托育成本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减少育儿成本。

就是以上的政策,才是有人能领几万甚至超十万补贴的关键:

国家基础补贴打底,地方奖励金加码,再叠加陪护津贴、育儿退税、托育补贴等福利,不同政策像积木一样层层叠加,金额自然拉开差距。

就拿呼和浩特生了三孩家庭为例:

国家基础补贴1.08万元(3600元×3年)+地方奖励10万元+男方陪护津贴1.8万元(30天×600元/天)+育儿退税7200元(2000元×12月×3年)+托育补贴3.6万元(1000元×12月×3年),总额可达17.2万元。

若再叠加杭州的购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20%,三孩家庭购房可多贷40万元,相当于额外获得12万元贴息优惠。

但话说回来,这些真金白银的补贴,难道真的可以落实到咱这种普通人的手里?

是“利民”还是“惠富”

但政策红利背后,一些现实问题也不容忽视。

最直观的是育儿成本的 “水涨船高”。

奶粉价格一年涨了15%,月子中心报价普遍突破3到10万元不等。

每月 300 元的基础补贴,面对这些开支如同杯水车薪,不少家庭纷纷感叹:

“补贴跑不赢涨价”“每天补贴9.9,以后孩子不喝奶,直接喝咖啡”。

更值得关注的是政策精准度。

补贴本应流向真正需要的家庭,但若地方政策设置过高门槛,比如要求 “户籍 + 房产”。

反而可能让工薪阶层望而却步,形成 “富者更易领补贴” 的怪圈。

生育支持不该是生硬的 “催生符”,而要多算民生账,让普通家庭真正感受到暖意。

当然,从无到有、从晚到早的进步值得肯定。

这些补贴虽不能完全覆盖成本,却实实在在减轻了部分负担。

政策完善需要过程,而每一分到账的补贴,都是对家庭育儿的支持。

对于这个马上就要实施的政策,你觉得这个“福利”如何呢?

资料参考:

央视新闻|3岁以下婴幼儿每年补贴3600元

新浪微博|央视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育儿   冰山   国家   家庭   津贴   政策   产假   婴幼儿   孩子   基础   地方   男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