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3台根服务器,美国10台中国1台没有,若被关闭服务怎么办?

根服务器只要美国一拔线,中国就没网用了”,听起来惊悚,实际上呢?还真没那么简单。

本篇不光揭穿“断网”的技术神话,还得告诉大家,中国怎么用一套“雪人+红枫”的组合拳,把这根线,自己也攥到手里了。

根管世界:中国这根“牙”还真不松

互联网上有句话,听得人后背发凉:“全球13台根服务器,美国独占10台,中国一台都没有。”这要哪天美方一甩手,根一断,中国网络全黑?这事听起来像科幻灾难片,细想却不无道理。

这13台根服务器,是互联网的“总账本”。谁能控制根服务器,谁就能改地址、改通道、改权限。根区数据一动,全网解析都得跟着走。

美国掌握其中的10台,A、J、K根由美国私企运营,母根服务器由威瑞信公司掌控。而中国,没有主根,只有若干镜像。

也就是说,咱能读备份,不能写原件。

技术只是表面,真正的控制力来自制度。全世界的根区修改申请,最后都得通过ICANN审定。

这个总部设在洛杉矶的非营利组织,董事会全美式结构,主席常年由美方控制。这就等于,钥匙虽然藏在保险箱里,密码却在美方手上。

根服务器管理权,不是代码写得多,而是规则写得多。谁定规,谁就有资格说“我不干了”,而其他国家只能“被动等死机”。

2008年,美国司法部强制下线几个伊朗域名;2010年,WikiLeaks域名被直接删除;2020年,多个中国企业网站突然域名跳转失效,背后都指向美国注册商。

这不是技术性误操作,而是带法律授权的网络“精准打击”。就像空袭不是炸村,而是炸卫星站。信息主权,一旦失控,连解释权都没有。

这些都不是黑客,是法律。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我们有没有“断根不断网”的后手?根节点不在中国,主权要不要设防?

镜像服务器的技术本质,是读取母根服务器的数据快照,以供本地快速解析。中国目前部署了数十个F、J根镜像节点,遍布各大骨干网。

虽然不具备写权限,但在域名解析请求量超过90%来源于本地的现实中,镜像节点承担了解析高峰的“主力军”角色。特别是跨境出口内容解析中,中国教育网与科技网通过BGP协议预加载策略,实现根区请求优先落地国内镜像,大幅降低延迟。

而这只是技术侧的“软防线”。更强的应对机制,是“制度级接管”。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已构建根区异常监测系统,对国际根区解析的状态漂移进行实时感知。

一旦发现恶意指向、区域封锁,系统将启动快速重路由策略,由国内调度体系接管流量。

断网假想:中国真的会“全黑屏”?

根服务器真断,中国网络真的全瘫吗?真不至于。

关键在于:根服务器是“总入口”,但不是“唯一管道”。我们国内用的,绝大多数是镜像解析节点,哪怕主根掉线,本地依然可查可解。

2017年,中国启动“雪人计划”,部署全球新一代IPv6根服务器。项目共25台,中国部署4台,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每台服务器对内独立解析,对外同步广播,实质上是“第二套账本系统”。

IPv6架构下的根服务器,可实现本地完全自治,根区数据写入、同步、扩展均不依赖美国母根。换句话说,关键时刻,可以切主线、接备份。

2022年,北京“工程研究中心”率先测试断网应急模拟,关闭对外根区访问后,本地域名解析正常率保持在98%以上。

除了雪人系统,中国还在多个国家级骨干网节点部署根区缓存同步机制。包括中国科技网、教育网、军网、电信网等,均已接入本地化根区镜像,提升容灾抗断能力。即便主根被封锁,DNS服务仍可本地封闭自循环运行超过30天。

同时,中国递归服务器也已全部完成本地根区加载。这意味着,即使美国拔掉主根,我们可以用“写死地址+缓存机制”,继续本地循环解析。

再说一遍:断根,网不会断。因为我们早就埋好了“断路重连”的管线。

真正断的,是美方对我们“想封就封”的想象空间。

“雪人计划”并非孤立之举,而是与全球互联网治理动态密切相关。2005年突尼斯信息社会峰会上,多个国家提出建立“多边治理架构”,对现有以ICANN为核心的美式控制体系提出质疑。

作为回应,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开始尝试通过技术部署建立“多中心平权结构”。“雪人”正是中国主导下的尝试之一,旨在把IPv6架构下的根权利重新分布,避免“单点故障政治化”。

此外,“红枫系统”的核心,是将传统以ISP为中心的分层域名体系重塑为“政企混控”的信任模型。该系统通过加密证书+国产算法加持,使本地解析具备链路认证能力,彻底摆脱传统依赖GTS(全球信任根证书)的解析验证链。

这背后的制度意图,是把互联网从“技术栈”重构为“安全堤坝”。

拆墙补梁:中国网络主权如何立起来

说到底,根服务器不是技术争夺,而是主权争夺。

中国提出“网络空间主权”原则,强调每个国家有权管理本国网络、数据、平台、基础设施。这不是技术性主张,是国家性战略。​

从2013年起,中国开始构建自主网络基础设施链条:自主芯片、自主操作系统、自主域名、自主IP地址分配、自主主根系统部署。每一环都写着四个字:“去美依赖”。

以“.cn”域名为例,2002年还要靠美国公司托管,如今已回收主控,由CNNIC全面管理,全球超2400万个“.cn”注册点全部接入国内平台。

而以“.com”为代表的商业域名,目前仍受美国司法管辖。中国大型企业如华为、腾讯、百度,主站域名注册权仍在美国手中,理论上仍可被封杀。这就是为什么,要加快根区“内循环”体系建设。

ICANN这种“伪国际组织”的权力不受联合国监管,却影响全球近百亿设备联通,这不合理。中国推动构建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主张公平、共建、共治。

中国还在推动根区“区块链备份分发系统”的实验性落地。由中国信通院牵头,联通、电信、阿里云、腾讯云参与,实现根区记录在区块链节点上定期共识写入,一旦遭遇主根攻击,可由分布式共识恢复解析状态。

此外,中国正在建设“国家级IPv6网络认证平台”,为每个IP段提供属地标识、解析路径可追溯、记录可回滚的能力。这使得未来不仅可控可用,还可证可查。

从写代码,到定协议,再到建制度,这是一场国家级“打铁补梁”的基础设施革命。未来的网络,不是“美国中心,中国依赖”,而是“世界互通,中国可控”。

网络安全离不开制度护航。2019年起,全国人大通过多项“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条例”,将域名服务体系、DNS节点、根镜像平台纳入网络安全审查范畴。技术有了底层方案,法律也有了强力兜底。

这事,不只关技术员,也关你我。

网络主权不是口号,是通你手机里的每一条消息,每一个搜索,每一笔支付。

一旦根区控制权旁落,国家数字生命线就可能变成“悬空电缆”。

中国建雪人、起红枫、设北斗,不是标新立异,是要把命门握回自己手里。

别看只是一串地址、一台服务器、一个域名,它们组成的,是我们这个国家在互联网世界里的“身份认证系统”。

不认它,就得自己造一个。现在我们造出来了,也开始能让别人认了。

参考资料:

从“国家网络主权”谈基于国家联盟的自治根域名解析体系.新华社.2024-11-27.

科工力量:中国的根服务器拥有自主权了吗?.观察者网.2019-07-05.

美国分分钟让中国断网?莫慌!“雪人”计划了解一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2021-06-29.

美国拥有“根服务器”霸权 其他国家如何“破防”.新京报网.2021-07-08.

史上多次网络战揭秘:美国曾用病毒黑掉伊朗核设施.每日经济新闻.2019-06-2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标签:科技   美国   中国   服务器   全球   中国   美国   服务器   主根   雪人   节点   网络   主权   域名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