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93,可能是有抗战老兵参阅的最后一次胜利阅兵了。
还记得上次的70周年阅兵吗?
国家请到了老兵方队。
然而今年最让我心酸的是那句:
“综合身体状况等因素,不再组织老兵方队参阅。”
想想,抗战胜利距离现在都过去多久了。
就算是当年的儿童团,现在也得有90多岁了。
已经很难再把他们聚到一起了。
去年年底的时候,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尚有32人,但今年只剩下26人。
2012年,全国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制度受害者有32人;
两年过后,相继10人离世。
当年,导演郭柯在这22位幸存者的帮助下,拍摄了一部长篇纪录片《二十二》。
我印象非常深刻,后来我查了一下。
参演的22位老人,已经全部离开了我们。
说回抗战老兵,可以想象,对于八九十岁的他们来说,千里迢迢出席这场阅兵式,肯定不是一件特别轻松的事情。
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决定聚在一起,观摩这场盛大典礼,为什么?
首先肯定是因为爱国。
其次是历史不能遗忘。
当今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人想让我们忘掉这段历史。
而见证者越少,篡改历史的人就越嚣张。
他们就等着证人全部走完,好让自己洗白的时候没人纠正。
得亏是咱中国这边,历史教育做得好。
虽然屁股歪的人也不少,但普遍不敢明目张胆。
看看外网,都被歪曲成啥样了。
美国人说,二战是苏联和德国发动的;
日本人说,他们也是受害者。
很难想象,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证据链如此完善的当下,居然还有人昧着良心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在外网一翻,类似的言论甚嚣尘上。
《南京照相馆》播出后,日网一致差评,高赞评论都是在骂的。油管有条评论是这么说的:“无聊的电影,看到中国人信以为真我就想笑。”
(是真是假你们日本人难道没点哔数吗?)
甚至有人专门跑到人家导演的相册网页下抹黑。
造谣说什么大屠杀前,南京城只有20万人,后来人还变多了,以此质疑真实性。
更离谱的,居然还有一小撮疑似国人的评论,觉得小鬼子说得对。
指责导演挑这时候、拍这种电影,就是没有顾全大局的体现。
这些人对着一部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哈气,说这是在“仇恨教育”,说这会破坏“中日关系”和“营商环境”,“太过血腥有害儿童身心健康”等等。
还有人诡辩说“造孽的是旧日本军国主义,跟现在热爱和平的日本人无关”等等
这种“我爹是我爹,跟我没关系”的论调实在太多了,也不知道屏幕后面是人是鬼。我就想问了,在替鬼子洗白之前,怎么不先去看看现在的日本人是怎样一副嘴脸呢?这叫热爱和平吗?
同样是照相馆,两年前,美国有一当铺老板名叫埃文凯尔,意外收到一份相册。里面30多张南京沦陷照片,他只是看了其中六页,就横竖睡不着觉。不知该怎么处理,于是发到TikTok上求助,当天播放量就超过了1000万。不少中国网友,跟他普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一些外国网友也在热心跟他说。
可唯独一个IP的网友,硬说这是P的,那就是日本。
他们评论说,南京大屠杀是假的,理由是没有对应的人名册。还有人狡辩说,日本军队确实有一些不讲理的残暴举动,但那都是军事作战的“正当行为”。被杀的,多半是伪装成市民的游击队。
他们说这话,脸不红心不跳的,难道真是因为活在信息茧房里什么都不懂吗?
恰恰相反,他们的网络更自由,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全面。
凯尔公布相册之后,甚至有不少日本人想花钱买下来,既然认为是假的,又为何要买下来呢?
最开始我也不理解。
直到在社会栏目上,看到那些替自己辩护的杀人犯。
才忽然意识到,这两者的逻辑居然惊人的相似,都是寄希望于毁尸灭迹,让真相死无对证。
不少行凶者被抓后,会本能的咬死“不认账”。
哪怕有目击者,哪怕当年亲口交代过,但只要过了十几年,证人一个个去世,笔录出现模糊地带,他们会就开始存有侥幸心理:寄希望于翻案。
这不就是篡改历史的人所期望的吗?
他们以为,只要最后一个亲历者闭眼,历史就会彻底改写。
可他们越是这么觉得,我们就越要举行纪念仪式,让他们时刻认清楚自己的战败国身份。
这不仅是在“对抗遗忘”,更是在国际争夺话语权。
说实话,在这个造假成风的AI时代,对错已经没有很明显的界线了。即便你是对的,但没有话语权,别人照样想怎么说怎么说。
毕竟人们只能优先接收到推送位置靠前的东西。
想想看,如果话语权都在敌人手里,情况会变成啥样?
看看过去的苏联就知道了。
德国是法西斯战败国,苏联是战胜国,这点大家没意见吧?
但在欧美,却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二战是苏德一起发动的。
这部分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认为的呢?
——答案:90年代,苏联衰落之后,美国迅速占领舆论高地,疯狂口嗨,抹杀其二战功绩。
新成立的俄罗斯联邦,为了增强自己的政权合法性,也加入了这股风潮。
结果他们骂是骂爽了,可却也正中了美国下怀。
在欧美教科书中,诺曼底登陆的篇幅,超过斯大林格勒与库尔斯克,仿佛整个欧亚大陆都是被他们一家拿下的。
美国拥有最强的大外宣,可以根据政治需要,随便加工历史。
像德国跟美国关系好,所以就在战争片中,把德军塑造成高大帅气,虽败犹荣的形象;而苏联呢,纯纯的地痞流氓,大反派。
让你一时间分不清好赖。
而且我注意到,在美国电影里,日军的形象,也被悄悄美化。
为了加强盟友关系,美国国防部长甚至跟小日本一起纪念硫磺岛战役,完事了还发贴文说:两国士兵的“无畏精神”将“永载史册”。不知道的还以为美日当年是并肩作战。
国际上,苏联的形象更是被迅速污名化:
从击败纳粹的主力,变成了纳粹的帮凶。昔日的加盟国和革命兄弟,将苏军烈士的雕像、纪念碑推倒。尚且在世的老战士们,被拉出来游街示众。
这股虚无主义风潮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首先导致俄罗斯人民对自己国家失去信心,对自己民族没有自豪感。
整个90年代,俄罗斯有超过200万科学家和工程师润到了欧美及以色列。直接导致国家实力的衰退。
曾经军工齐全的超级大国,几乎沦为欧盟的大号加油站。
社会层面的崩塌,同样让人触目惊心。
大批年轻人纷纷移民、或申请绿卡,建设外国。
没本事出去,留下来的,则靠酒精和毒品麻醉自己,人均寿命暴跌
沉迷在美式自由的幻想中,觉得只要放弃苏联的一切,西方就会接纳他们。
可结果是什么呢?经济上被疯狂掠夺,政治上被北约东扩、围追堵截。
俄罗斯高层打死也没想到,否认苏联功绩,这么一个小小的学术错误,竟会演变成整体信仰的崩塌。不行,再这样下去,国将不国。
于是从普京时代开始,俄罗斯恢复了包括红场阅兵在内的各种卫国战争纪念活动。
对内鼓舞士气;对外展现实力。
同时正本清源。
告诉全欧洲,打败法西斯的主力不是别人。
欧盟27国的自由,燃烧的是苏联2700多万条生命。
对不对不重要,重要是气势给足了。
所以说,历史是由当代人书写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没有记忆的民族,注定只能被他人塑造。
没有记忆的土地,只能由他人叙事;
为什么古往今来被灭掉的国家那么多。
而他们的过往又通常会被人迅速遗忘,抑或者是颠倒抹黑。
就因为他们的后代失去了话语权。
历史不一定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但一定是被当下最有话语权的一部分人操控的。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
历史叙事也一样,你不发声,还指望别人替你铭记吗?还指望“公道自在人心”吗?
俄罗斯年年阅兵,哪一次不是在争夺话语权?
哪一次不是在对外传递声音?
我们如果不做,就等于主动放弃。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可奇怪的是,每当我们要去占领高地的时候,总有一些宵小在背后蛐蛐,硬说这是在劳民伤财。
在我们回顾功绩的时候,劝不要抓着过去的历史不放。
在我们放眼未来的时候,劝我们立足眼下。
却故意不说西方国家也没少纪念。
今年,中美俄法都有阅兵。
而且我们是“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
某些国家那可是“一年一阅”,为了争夺话语权无所不尽其极。
就连一枪不发丢巴黎的法国,现在也是年年举办诺曼底登陆纪念,搞得好像他们才是盟军主力一样。
可是想当年,中国作为二战功臣,却在二战的定义权上被动。英法把二战起点定为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美国则认为应该从珍珠港事件算起,总之各国都在强调自己才是核心,自己才是主力。
可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当时却小得可怜,没有多少人在意中国人的看法。
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坚持将1937的“77事变”视为全面抗战的起点。同时也承认1939闪击波兰是二战的开端。
而现在不一样了,中国有实力,也有底气,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讲述过去。其他国家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看法。现在不仅是中国官方对抗战时间跨度的表述,从八年改为十四年。国际上也有不少人对欧美视角下的“二战起点”提出质疑。2023年,俄罗斯共产党人、国家杜马议员诺维科夫提议,将二战爆发的时间点改为1937年7月7日。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拉纳·米特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过去不少人认为美军的太平洋战场才是抗日主战场,但现在学术界已经有学者提出,中国战场以14年抗战牵制日本近七成兵力功不可没,当为二战东方主战场。这就是主体叙事的进步。
但这本来就是事实啊,可为什么偏偏有很多人相信别的说法呢?
说到底,就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先辈为国奉献,而我们作为后人也应该努力为他们正名,这样才能不负他们。话语权的核心是国际地位。而军事实力的提升,必然伴随着国际地位的拔高。所以这次阅兵,不仅是对军队的检阅,更是对历史的捍卫。
归根结底,历史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受话语权左右的。
当抗战老兵一个个离去,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就是确保这段历史不被遗忘,不被歪曲。
而对于我们广大普通网民来说,这次抗战纪念活动还会带来一个好处就是:网络环境改善。
至少评论区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会变少。
想当初,70周年阅兵前后,包括日本之家吧在内的许多多年未封的反华贴吧、反华微博账号都受到了平台制裁。
以及许多扭曲中国文化、歪曲二战历史的大V也从此销声匿迹。
多说无益,还是尽请期待吧。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