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有些人看见了互联网能够带来的暴利就彻底走不动道了,而他们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把欲望的手伸进了老百姓的兜里。

疯狂炒作流量,把所有人骗的团团转,在事情败露的最开始依旧在叫嚣,而法律将会还给我们一个朗朗乾坤。
这个被人民日报点名封杀的人是谁?他最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2025年10月17日,一则消息在网红圈和消费者群体里炸开了锅。
曾经靠着“怼天怼地”吸粉27万的玉石博主“柴怼怼”,本名柴向前,和他妻子肖某一起被正式逮捕了。

这个曾经在直播间里拍着胸脯自称“珠宝公司总裁”的网红,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靠抹黑别人、卖假货赚来的流量和财富,最终把自己送进了局子。
更讽刺的是,被捕三天后,他名下公司还被税务部门曝光欠税8.5万余元,堪称“塌房塌得底朝天”。

柴怼怼一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只是个小有名气的玉石博主,专门分享一些玉石知识和鉴定技巧,慢慢积累了一批粉丝。
但他显然不满足于这点流量,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快速涨粉”的捷径——打假。

为了让自己的“打假人设”更可信,柴怼怼特意包装了一番。
他在镜头前吹嘘自己在全国有二十多家连锁珠宝店,还吹牛说接受过央视采访,甚至拿出了所谓的“专访证”。
并且他的直播间里还摆着各种看起来很专业的珠宝鉴定工具,说出来的话一套一套的。

不少网友还真被他这副模样给唬住了。
而靠着这套精心设计的戏路,柴怼怼短短三个月就圈粉二十多万。
人红就容易飘,柴怼怼眼看着粉丝涨得差不多了,就开始琢磨着干票大的。

他盯上了业内公认的“良心企业”——胖东来。
他连着发了29条视频,一口咬定胖东来的玉石业务是“暴利骗局”。
还说得有鼻子有眼:“几百块成本的玉石,在胖东来能卖几千几万,去那买玉的都是交智商税!”

他甚至放狠话,要在胖东来对面开一家店“正面竞争”,把对方的玉石生意“干倒闭”。
这些充满争议的言论瞬间引爆了网络,单条视频播放量直接破百万。
毕竟胖东来在消费者心里口碑极佳,突然被人这么指名道姓地抹黑,自然引发了大量关注。

柴怼怼的账号也借着这波热度,一个月内粉丝量就涨到了27.4万,点赞量更是突破338万,直播间的礼物和带货订单也跟着蹭蹭涨。
他算是彻底尝到了“黑红”的甜头。

柴怼怼的恶意抹黑,显然触碰到了胖东来的底线。
在柴怼怼发视频后的不到24小时,胖东来就发文回应了质疑。
到了4月25日,胖东来更是硬核出击,向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诉讼,告柴怼怼“商业诋毁、侵犯名誉权”,索赔金额不低于500万元。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态度更是坚决,他在社交媒体上连着发了好几条内容,放话要是没法让柴怼怼这种造谣行为受到处罚,他就彻底关闭或永远离开胖东来。
这份决绝让不少网友都站在了胖东来这边,毕竟一个愿意为了维护自身清白赌上企业未来的创始人,很难让人相信会搞“暴利骗局”。

不仅如此,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介入了调查。
执法人员直接对胖东来的玉石柜台进行突击检查,搬空了和田玉的销售凭证,还随机抽取了13件送到权威机构检测。
三天后,调查结果公布,直接给了柴怼怼一记响亮的耳光。

胖东来销售的所有玉石进货渠道合规,2025年1到4月的平均毛利率还不到20%。
所有商品都明码标价,进货手续和鉴定证书一应俱全,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暴利”。

这时候,越来越多的企业也站出来为胖东来发声。
在多方压力下,抖音平台也出手了,下架了柴怼怼29条涉嫌侵权的视频,还限制他的账号投稿权限一个月。

按理说碰瓷踢到铁板就该消停了,可柴怼怼偏不。
他一看胖东来这边占不到便宜,转头就打起了粉丝的主意。

有消费者发现,自己在柴怼怼直播间花大价钱买的“高端玉石”,戴了没多久就开始掉色、褪光。
消费者将玉石送到专业机构检测,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消费者吴女士就是受害者之一,她在柴怼怼直播间花1万6千多买了一只“和田玉籽料挂件”。
检测结果显示这根本不是什么籽料,就是普通和田玉经过染色处理的,实际价值只有三百多块钱。

更离谱的是,有消费者把买到的玉石送去鉴定,竟然被鉴定机构直接拒收,理由是“没有鉴定的意义”。
言外之意就是假货得太明显,根本没必要浪费检测资源。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站出来维权,大家才发现,柴怼怼直播间里卖的玉石,有一半都是染色的假货,成本也就几十到几百元,却被他炒到了几千甚至上万元的高价。
除了假玉石,柴怼怼和妻子还搞起了其他生意,套路也是一样的——虚假宣传。
妻子肖某名下有个茶饮公司,卖的所谓“排湿茶”“护肝茶”,被柴怼怼吹成了“神药”。

他在视频里说自己结石很严重,喝了一个疗程就尿出来了,还说粉丝喝了肚子都变小了。
可实际上,这些茶饮连最基本的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信息都没有,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更吓人的是,这些茶饮里竟然含有未处理的苍耳子。
懂点常识的都知道,苍耳子全株有毒,果实毒性最大,就算是入药都得经过严格炮制去除毒性,用量还得谨遵医嘱。
可柴怼怼为了赚钱,全然不顾消费者的健康。

而柴怼怼自己控股的一家“卖酒”公司更荒唐。
这家公司把普通的白酒宣传成“20多年前的库存老酒”,还声称有“抗癌”功效,能治疗高血压、高血糖甚至耳鸣。
这种明显违背常识的宣传,竟然也骗到了不少人。

最终,这两家公司都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茶饮公司被罚22万元,酒业公司被罚6000元,算是为他们的虚假宣传付出了初步代价。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今年初网信办启动“清朗・营商网络黑嘴”专项整治,柴怼怼算是彻底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7月2日,国家网信办在“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中,把柴怼怼的账号当成典型案例通报。
他的抖音账号“柴怼怼”“怼怼柴”,小红书账号“柴怼怼”等,全部被依法依约关闭,这下他彻底失去了吸粉和带货的渠道。

但这还只是开始。
9月8日,公安局根据20多名消费者的报案记录,以及市场监管部门移交的证据,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柴怼怼立案侦查。

当天,柴怼怼就被警方带走调查,9月9日,他和妻子肖某一起被刑事拘留。
执法人员在他们的涉案场所搜出了大量伪劣玉石、伪造的鉴定证书和销售账本。
一查才发现,这对夫妇一年多的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受害者从老人到年轻人遍布各地,截至被捕时还有超80万货款没退给消费者。

10月17日,经过一个多月的侦查,柴怼怼和肖某被正式逮捕。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10月20日,也就是被捕后的第三天。

柴怼怼名下的“温州市道莱玉雕有限公司”又被税务部门公告,原因是欠税8.5万余元。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制假售假、恶意诋毁、虚假宣传还不够,连税款都想着拖欠,算是把违法违规的事占全了。

柴怼怼这出闹剧算是落下了帷幕,但留给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
现在网上各种“网红”“专家”层出不穷,咱们可得擦亮眼睛。

记住啊,真正靠谱的人不会整天拍桌子吼叫,真正的好货不需要吹得天花乱坠。
下次再看到戏太多的主播,不妨多想想柴怼怼的结局——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法律更不是摆设。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