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友好”邻国倒向美国,年初就现端倪,幸好中国已有筹谋!

特朗普突然宣布一项协议:美国将与巴基斯坦联手开发后者境内的石油资源

这个曾被中国亲切称为“巴铁”的国家,怎么突然转向了华盛顿?

真的是利益使然,还是另有盘算?

这一切,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石油不是目的,是棋子

巴基斯坦有油,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估算,巴国内页岩油储量或达2270亿桶位居全球前列。

但问题是,这些油埋得深、岩层硬,开采成本高,远不如中东那些随便一钻就能见油的国家来得划算。

特朗普政府此时高调宣布石油合作,更多的是政治意图,而非商业利益。

美国并不缺油,它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巴基斯坦,也不是最“油值”最高的选择,毕竟开采成本高,难度大。

但它是中国的邻国,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是中巴经济走廊的起点,是中东、南亚、中亚三地的交汇。

美国选中巴基斯坦,不单单为了石油,而是为了中国。

借开采石油为名,敲打中国,才是特朗普的目的。

合作早已铺垫很久

看似是突如其来的合作,其实早已做好准备。

今年6月,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赴美,在白宫与特朗普共进午餐。

这顿饭吃得可不简单。

一个月后,巴外长达尔与美国国务卿会晤,表示“双方非常接近达成贸易协议”。

几天后,特朗普宣布石油合作。

节奏之快,说明早已谈妥。

再往前,美国早已在中亚频繁出手。

对哈萨克斯坦征收25%高额关税,表面是贸易,实则是施压。

驻哈大使朱莉・斯塔夫特明确表示:希望哈国成为美国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中国的

朱莉·斯塔夫特

一个“资源联盟”正在悄然成型。

关键矿产,才是重头戏

石油只是“砖”,“玉”才是目标。

美国真正盯上的,是巴基斯坦的“关键矿产”——稀土、锂、铜、钴等战略资源。

早在石油协议宣布前,巴外长就透露,美巴正在就关键矿产展开谈判

五角大楼也在6月设立“海外关键矿产投资基金”,目标国家中就包括巴基斯坦。

巴国内的俾路支省、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埋藏着这些稀有矿产。

不仅储量可观,地理位置也令人垂涎。

这些资源一旦掌握在美方手中,就意味着美国将进一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技术依赖。

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政府在国内遭遇新能源转型阻力的同时,仍在加紧推进矿产外交的原因。

特朗普的“资源围堵中国”,已进入实质阶段。

但一切,可不会向着特朗普所预想的那样发展。

不是完全倒向,还有多边布局

巴基斯坦的做法并不意味着完全背离中国。

恰恰相反,它正在走一条多边外交的“平衡线”。

7月27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亲赴伊斯兰堡,与巴总理谢里夫会谈。

两国宣布将贸易额从当前的30亿美元扩大至100亿美元,并签署涵盖能源、边境安全的多项协议。

要知道,这一幕发生在美国与以色列刚刚对伊朗发动联合军事打击之后。

此时巴基斯坦选择与“美国眼中钉”伊朗深化合作,背后释放出清晰信号——它要在美中博弈之外,引入伊朗作为第三方平衡力量。

特别在能源安全方面,伊朗是天然气大国。

巴基斯坦通过伊朗天然气管道项目,试图摆脱对进口石油的高度依赖,也是在为自己留后路。

为何不是中国?

中国在页岩油领域的技术并不逊于美国。

今年7月,长庆油田页岩油日产突破1万吨,技术成熟,成本更低。

中企距离近、效率高、成本低,理论上更适合巴基斯坦合作。

但巴方却未选择中国,原因并不复杂。

一方面是技术信任问题,另一方面是外交平衡诉求。

巴基斯坦希望在中美之间找一个“缓冲带”。

引入美国合作,可以牵制印度,也可以避免对中方“过度依赖”。

这并不是背叛,而是基于自身现实利益的务实选择

中国的底气:早有筹谋

中国显然早已预判局势。

能源布局早就“去巴基斯坦化”,转向全球多元开花。

今年3月,中国与苏里南签署海上油气协议;

6月,与哈萨克斯坦签署10项能源矿产合作协议;

7月,与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达成油气开发合同。

中非、中亚、拉美多点开花,降低对单一国家依赖。

同时,国内油气开发也在加速。

长庆、塔里木、四川等油田产量持续攀升,国家石油储备超过10亿桶。

中国还通过新能源转型,逐步降低对石油的整体依赖。

今年上半年,成品油消费同比下降超过3%,是十年来首次年度下降。

中企的深耕,不输表面“合作”

虽然中国在巴基斯坦矿产开发中未拿下雷科迪克铜金矿,但其他项目仍在深度运营中。

山达克铜金矿、锡亚迪克矿、杜达矿等项目,均由中巴合资公司运营。

不仅涉及采矿,还涵盖运输、电力、就业等配套工程。

相比西方企业“只取不养”的商业合作,中企更注重技术转移和民生改善。

例如,山达克项目中,中企为当地修建供电设施,培训上百名矿工,推动地方就业。

这些合作虽不高调,但扎实。

一旦美企因投资回报、安全或政变风险退出,中方依旧有实力“接盘”。

中国向来稳扎稳打。

形势未失,但尤需警觉

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合作,是现实利益选择下的结果。

并不意味着“中巴兄弟情”破裂,而是提醒我们,国际关系从来都不是感情用事

中国靠的永远不是“感情牌”,而是技术、实力与战略定力。

美国的资源外交打得响,但中国多点布局,稳中求进。

大国博弈,是场持久战,不靠一时热度,靠的是步步为营。

在变局中稳住大局,才是真正的战略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中国   邻国   美国   端倪   年初   友好   巴基斯坦   伊朗   石油   矿产   国家   页岩   哈萨克斯坦   协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