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中国人口还有多少?联合国人口报告给出预测,结果出乎预料

这个五一假期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旅游景点都挤满了人,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数量庞大的大国,人口数量达到了14亿,然而这两年人口结构和增长趋势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联合国的一份全球人口展望报告,瞬间在中国引发了不小的舆论,这份报告里对中国人口所提到的预测,似乎真的要成为了现实。

这份报告里的预测是什么?中国的人口趋势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从“人口红利”到“人口瓶颈”

2022年7月,联合国发布了一则关于世界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报告,看到这个报告中关于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的内容之后,我国网友一时之间五味杂陈,预测中提到,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数量将下降到13亿左右。

这个数字虽然看起来也就比现在少了一亿,看似变化好像不大,但参考中国现在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样的下降幅度已经非常的惊人了,并且联合国预测,几后年印度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显然对于这个答案,我们无法进行反驳。

毕竟老龄化增长的问题和越来越低的出生率,无一不是在提示着我们,我国未来人口所面临的严峻考验依然存在,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就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即使在战火纷飞,民生贫苦的年代,中国人口始终占据全球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

这个庞大的人口规模,为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农业文明提供了坚实的人口保障,也构成了现代化发展初期最重要的资源优势,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发展稳定,医疗条件提升,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使得人口迅速增长

到1970年代,中国人口总数已接近9亿,这种高速增长在带来庞大劳动力红利的同时,也增加了资源紧张,住房短缺和教育压力,因此,在1980年代,国家出台了“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数量

这一政策在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方面效果显著,使得中国成功避免了像部分发展中国家那样陷入“人口爆炸增长”的困局,但这种“急刹车”式的人口管理也带来了副作用:出生率长期降低,人口结构逐渐失衡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社会快速城镇化,教育水平提升,女性就业观念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与此同时,由于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一代人养活两代人的“4+2+1”家庭结构成为常态

这使得原本“人多”的优势开始转化为社会的巨大压力,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负担的转变,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转折,在“数量”增长放缓的同时,中国也开始面临“质量”转型的重大挑战

不想生也不敢生

中国社会对家庭和生育的观念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上一代人还把“多子多福”作为家庭幸福的象征,那么如今的年轻人更倾向于“一个就够”活着“不生也罢”,导致这一转变的背后,既有观念的变化,也有沉重的现实考量。

抚养成本高企是年轻人生不想生的重要原因,根据2023年育娲人口研究数据显示,中国育儿成本为人均GDP的6.9倍,远高于欧美国家,位居全球第一,从婴幼儿奶粉、纸尿裤,到学区房和高昂的培训费用,再到未来的大学教育和就业支持,每一个环节都压在家长肩上

不仅如此,年轻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活压力,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和不稳定的就业形势让许多年轻人自身尚未“站稳脚跟”,又怎敢轻易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特别是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一对年轻夫妻要养育两个孩子,同时赡养四位老人,简直是经济与心理的双重负担。

并且职场对女性的“隐性歧视”也是一大原因,许多年轻女性因为担心婚育影响职业发展而延迟甚至放弃生育,这在无形中进一步拉低了出生率,生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选择,更是一个女性在事业与人生中权衡的结果。

虽然国家近年来实施了二胎甚至三胎的计划,但放开并不代表生育意愿就能立即上升,数据显示,这个措施实施一年后,全国新生儿数量依旧在下降,显然,这个措施能“开口子”,但难“动心弦”。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部分年轻人对婚姻和生育持有深刻的怀疑态度。单身,丁克,独居等生活方式日益被年轻一代接受和推崇。生育,不再是“必须要做”的人生阶段,而是一种“选择性事件”。

这种转变反映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传统家庭模式与现代社会节奏之间的落差,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减轻年轻家庭的生活压力,单靠一些福利的鼓励,难以扭转出生率持续下滑的趋势

如何破解人口困局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形势,依赖单一计划工具来“催生”已经收效甚微,从2021年以来,多地相继推出了多项措施:延长产假,设立育儿补贴,鼓励男性休陪产假,提供廉价托育服务等等,以此来构建一个支持生育的服务体系。

要实现从“躺平”到“愿意生”的转变,首先要解决的是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比如加快公租房建设,提供适龄家庭优惠贷款,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减少择校的困难,加强产后护理与儿童医疗体系,让养育成本降下来,质量提上去。

并且还需要重塑社会氛围,让职场女性不再因生育而遭受隐形打击,鼓励男性在家庭中承担更多育儿责任,让生育不再只是“妈妈的事”,在舆论宣传中弘扬积极生育价值观,唤起年轻人对家庭和子女的归属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面对人口挑战方面仍有独特优势,庞大的人口基数为政策调试提供了缓冲空间,强大的行政动员能力有利于快速试点与推广有效措施,广阔的城乡差异也为区域化生育激励提供了试验田。

在人口这个命题上,短期看似困境重重,但从长远看,也是中国转型发展,社会改革,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契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用系统性思维与渐进式改革,找到一条既符合现实,又面向未来的“生育新路径”

你们觉得未来人口的降低会缓和资源的紧张吗?欢迎讨论。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财经   出乎预料   联合国   年中   国人   人口   报告   中国   家庭   出生率   年轻   庞大   女性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