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里,两位研究者阿莱德·琼斯和尼克·金在2021年夏天抛出一份报告,直击人心:如果社会复杂性崩盘,哪些地方还能撑下去?
琼斯作为研究所主任,长期钻研金融风险和地缘政治资源流动,而金则从核废料处理背景转入能源评估,两人联手审视了181个国家的适应指数,最终锁定这些岛屿型社会。
这份报告的核心逻辑很简单:现代世界金融震荡、气候极端事件、能源短缺一环扣一环,一旦断链,大国容易先倒下。小型岛国反而有缓冲,因为地理上自成一体,资源自给率高,人口负担轻。
琼斯他们先看气候韧性,再评估能源独立、农业产能和工业基础。
结果,新西兰拔得头筹,冰岛紧随其后,然后是英国、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以及爱尔兰。这些地方不是完美天堂,但数据表明,它们在崩溃场景中能维持基本社会功能,避免彻底退化到原始状态。
这个太平洋岛国面积不大,人口刚过500万,地热资源丰富,水电和风能覆盖了大部分电力需求。农业出口强劲,乳制品和肉类全球闻名,自给自足不成问题。
琼斯指出,新西兰的温和气候和隔离位置,让它避开大陆级灾害传播,像是疫情或供应链中断。金补充了能源角度:地热站遍布北岛,火山活动反倒成了优势,提供稳定热源。
报告计算显示,在全球食物系统崩溃时,新西兰能快速转向本地生产,维持中等复杂社会。
冰岛排第二,这个北极圈边缘的火山岛国人口才37万,电力100%来自可再生源,地热和水力主导。渔业是经济支柱,海洋资源丰沛,土地虽贫瘠但火山灰土壤适合某些作物。
琼斯团队强调,冰岛的环保法规严苛,社会凝聚力强,历史上就适应了极端天气。金在报告中提到,岛上工业活动少,污染低,一旦全球贸易停摆,这里能靠本地能源和食物链条撑住,不至于滑向无政府状态。
英国上榜有点自家人的味道,但数据支持:作为岛国,北海油气和风电提供能源缓冲,农业用地占国土一半以上,粮食产量在欧盟前列。人口密集是弱点,琼斯承认这点,但英国的科技基础和政策框架,能帮助调节极端事件。
金分析了历史航海传统带来的物流优势,如今转向可再生转型,像是海上风场扩张。报告认为,英国能在崩溃中保留部分工业复杂性,不像大陆国家那么脆弱。
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单独入选,而不是整个大陆,因为它更像独立生态系统。岛上森林覆盖高,水电发达,农业聚焦水果和畜牧。琼斯指出,塔斯马尼亚的隔离性强,远离澳洲大陆的干旱威胁,人口密度低,能自产粮食和能源。
金补充了生物多样性因素,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助长韧性,尽管过去野火事件暴露弱点,但报告视其为可管理风险。
爱尔兰位列第五,肥沃土壤和温和气候是王牌,农业出口强劲,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占比超30%。人口不到500万,琼斯团队计算出,它能在全球断供时靠本地农场和渔业维持。金强调环保支出计划,到2025年已达数十亿欧元,聚焦气候适应。
这份报告一出,全球媒体炸锅,新西兰房价随之波动,富豪们瞄上这些“避难所”。彼得·蒂尔这类硅谷大佬早在前几年就囤地新西兰,报告更推波助澜。
琼斯在采访中澄清,这不是鼓励移民,而是警醒大家:世界太脆弱,过度全球化放大风险。金指出人类行为模式如消费主义,加剧了多重危机。
这份预测不是恐吓,而是镜子,照出人类脆弱的一面。选出的五个地方,提醒我们,生存靠的不只是运气,而是长期积累的智慧和适应。
参考资料
英国的核恐惧: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人,如何为世界末日做准备? 搜狐网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