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标签已成“欧洲淫窟”,曾经也辉煌过,怎么就变成这样?

| 地缘历史档案

编辑 | 地缘历史档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立陶宛现在的名声,已经不能用“差”来形容了。“欧洲淫窟”这个词,听着像骂人,可偏偏它就是立陶宛的现实。

一个曾经横跨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的东欧强国,一个中世纪时期的霸主,硬生生把自己玩成了欧洲的笑柄,自己一脚脚把自己踹进了泥潭。

当一个国家把“性产业”当做经济支柱,当外交政策靠“挑事”博存在,它还能往哪走?

辉煌不是护身符,独立也不是免死金牌

立陶宛并非一开始就这样,十三世纪时它可是个硬角色,疆域从波罗的海一直打到黑海,曾经是整个东欧的老大。

那时候的立陶宛,不怕俄国、不怕条顿骑士,甚至还跟波兰合体搞了个“联邦”,在欧洲的地图上画了好大一块地。

可到了1795年,立陶宛彻底亡国,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家瓜分,国家直接消失。到了二战时期,又被苏联吞了进去,变成铁幕后的一颗棋子。

1990年脱苏独立,是历史给过它一次机会。可惜它没抓住。

苏联一解体,立陶宛经济就垮了。工业链断裂,GDP暴跌40%,失业率飙到30%,几百万人的国家,瞬间就成了欧洲“最穷角落”之一。

于是,年轻人开始跑路。从1990年到2025年,立陶宛人口从370万掉到280万,流失了24%。

尤其是年轻人,40%直接外流,很多人去了英国、德国、挪威,干什么都行,就是不想回家。

一边是青年外逃,一边是老龄化飙升,现在立陶宛的老龄人口已经占到23%,谁来干活?谁来纳税?谁来支撑这个国家?

更讽刺的是,它还要花大量预算维持军力,搞北约演习,跟俄罗斯对峙,仿佛自己是个战略枢纽。

可现实是,它连自己的人口都留不住,连自己的医生、工程师都抢不过邻国。

性产业成了GDP救命药,现实却比想象更脏

当国家没出路的时候,总有人会提出一些“特别的办法”。立陶宛的办法,是把红灯区合法化。

2002年,议会通过法案,允许性工作者登记纳税。当时的说法是“规范市场,保护女性”。听起来很现代化,实际上就是政府明着收保护费。

2003年,维尔纽斯几个区被划定为“红灯区”,街头巷尾开始出现“服务地图”。

数据显示,到2023年,登记在案的性工作者超过5万人,而实际从业人数接近30万,占适龄女性的三成,其中未成年人比例高达20%。

这已经不是“个体行为”了,而是整个社会的沦陷。立陶宛的GDP里,光色情产业就占了3.8%,而部分民间机构估计,这个占比可能高达30%。

你可以想象一个国家的三分之一经济靠卖淫支撑,政府居然还拿这个当“合法产业”来管理。

更严重的是,整个系统已经被黑帮渗透。人口贩卖每年超过5000名女性流向西欧,80%由本国黑帮控制,涉及英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

2023年,立陶宛政府全年只起诉了11名人口贩子,最后定罪10人。连官方系统都在吃这碗饭。

2024年,司法部长秘书被曝收受200万欧元贿赂,而警察系统每年收取性工作者的“保护费”就超过10万欧元。

还有更离谱的。2015年,一家孤儿院被曝光,将37名女孩以“出国工作”为由秘密卖到国外,最小的才14岁。案件虽然被曝光,但之后不了了之,根本没人坐牢。

而这一切的代价,就是公共健康全面崩盘。立陶宛的梅毒感染率,是整个欧盟平均的3.2倍。2025年数据显示,艾滋病感染者中有72%色情产业直接相关。

这个国家,已经不是“产业畸形”那么简单,而是整个结构在支持犯罪、纵容腐败、掩盖问题。

外交靠挑衅,经济靠幻想,转型根本拉不动

如果说色情产业是立陶宛的“秘密经济支柱”,那它的外交政策就是彻头彻尾的“作死”。

2021年,立陶宛高调允许台湾设立“代表处”,不仅激怒中国,还直接踩了欧盟的底线。结果,中国毫不客气地将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并全面中断经贸往来。

到2022年,对华出口暴跌87%,中欧班列绕道走,连德国公司也不敢再合作,20亿欧元的市场说没就没。

立陶宛政府还幻想美国和欧盟来“兜底”。可现实是,美国只给了6亿美元象征性援助,而承诺的10亿美元军售至今没落地。

欧盟更干脆,直接暂停了3800万欧元的援助计划,连向WTO状告中国的诉讼都因“证据不足”不了了之。

在这种背景下,立陶宛急着搞“转型”,可惜都是空头项目。比如2025年启动的氢能项目,总共才3兆瓦,克莱佩达港计划投20亿欧元建氢能基地,目标定在2040年,可现在连初步产能都没影。

科技方面确实有点亮点。立陶宛的激光技术在全球高端市场占了40%,卫星制造也有为NASA供货的能力。但这些产业太小,根本拉不动整个国家。

更讽刺的是,2025年政府还想修劳动法,把性工作者归为“自雇者”,这直接引爆了全国舆论。“罚嫖不罚娼”的北欧模式也被暂时搁置,根本推不动。

民间情绪已经爆炸。2024年维尔纽斯万人游行,“白色革命”主张取缔色情旅游,73%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反对色情产业合法化。

但问题是,政府根本不敢碰这个产业。因为一旦动了,整个GDP结构都会出问题,很多地方政府甚至连预算都靠这块税收维持。

所以立陶宛就这样卡在一个死局里:想转型没资金,想改革没人支持,想自救没能力。

参考资料:

今天中方宣布召回驻立陶宛大使,上一次召回大使还要追溯到26年前——环球网2021-08-10 19:4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历史   立陶宛   欧洲   辉煌   标签   产业   国家   政府   欧元   色情   人口   欧盟   工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