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跳水,人民币飙升!日媒设套逼问二选一,柬埔寨行长直接拆穿

文 | 普朗鸣

编辑 | 普朗鸣

日本媒体突然对着东盟国家抛了个烫手问题,选美元还是选人民币?这话实则藏着陷阱,是绑死在美元这艘波动船上,还是被架到站队人民币的风口,怎么答都容易被动。

可柬埔寨央行行长谢丝蕾的反应,却让不少人意外,她没纠结选A还是选B,反而给出了第三种答案,为什么日媒非要逼各国二选一?谢丝蕾的回答里又藏着哪些门道?

日本《日经亚洲》的采访里,把美元和人民币明摆着对立,就等着谢丝蕾选一边。

要是真顺着这个思路答,不光可能得罪依赖美元结算的企业,还容易被解读成偏向人民币,怎么都落不着好。

但谢丝蕾没上这个当,一句话就跳出了陷阱,我们更想扩大本币的使用,这话里面全是实在考量。

她也承认,美元在国际结算里确实方便,柬埔寨做全球贸易的企业,用美元付款不用反复换货币,这是几十年攒下的习惯,可方便归方便,麻烦也跟着来,美国一调整利率,柬埔寨的日子就不好过。

就像美国加息时,柬埔寨企业借的美元贷款利息一下子涨了不少,有的小工厂光利息就多付了不少,差点撑不下去。

做出口的商家更头疼,美元汇率一波动,本来该赚的钱转眼就少了一截,这种被动挨宰的滋味,谁尝谁知道。

至于人民币,谢丝蕾也没绕弯子,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对柬埔寨太有用了。

柬埔寨每年要从中国进口不少机械设备,以前得先把瑞尔换成美元,再用美元换成人民币付款,中间过两道手,不光多花手续费,还得等好几天才能到账。

现在走CIPS,直接用人民币结算,少了一道换汇环节,手续费省了近3%,回款也快了3天,对做进出口的小企业来说,这可是真金白银的实惠。

但谢丝蕾特意强调,柬埔寨既不会一下子把美元踢出经济体系,也不会急着把宝全押在人民币上。

她算得很清楚,要是现在强行去美元化,柬埔寨的外汇储备、国际投资都会受影响,搞不好还会引发市场恐慌。

可要是一直依赖美元,以后美国再加息、调货币政策,柬埔寨还是得跟着买单。所以她的办法是慢慢来,短期里,美元该用还得用,但要慢慢扩大本币瑞尔的使用场景。

长期目标才是减少对单一货币的依赖,只不过这事儿急不得,得一步一步来。

而且她没搞强制本币化,以前有些国家为了推本币,硬规定商家必须收本币,结果反倒催生出黑市,老百姓觉得本币不方便,偷偷用美元交易,反而乱了市场秩序。

谢丝蕾的思路是靠便利吸引人,比如优化柬埔寨的国家支付系统Bakong,现在老百姓用手机上的BakongAPP,直接就能用瑞尔转账、付款,跟国内用微信支付一样方便。

超市、商场慢慢支持瑞尔结算,连街边卖水果的小摊,都能扫Bakong的二维码收瑞尔,这样一来,不用强制,大家觉得瑞尔好用,自然就愿意用了。

谢丝蕾的选择,可不是柬埔寨一家的想法,而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默契。

这些年,越来越多国家慢慢发现,把经济全绑在美元上,跟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没区别,看着稳,一旦篮子晃了,鸡蛋全得碎。

但这条路也不能走得太急,之前就有非洲国家想急着去美元化,突然宣布企业贸易必须用本币结算,结果不少外企觉得风险太高,直接撤资了,当地经济一下子受了重创。

所以现在各国都学聪明了,不搞一刀切,而是稳中求进,该用美元的时候不硬扛,同时慢慢搭自己的支付体系、扩大本币使用,一点点降低依赖。

东南亚国家还在搞区域互助,泰国和马来西亚现在做橡胶贸易,不再非要用美元,能用泰铢或林吉特结算。

印尼和新加坡也在打通两国的支付系统,以后印尼企业向新加坡出口棕榈油,直接用印尼盾付款就行。

东盟甚至在商量建一个区域货币结算平台,让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更方便,不用再围着美元转。

虽然这些进展不算快,但方向很明确,大家都想在美元之外,多一条自己的路。

非洲国家也没闲着,尼日利亚推出本币结算计划,要求国内企业进口商品时优先用尼日利亚奈拉,肯尼亚在也优化自己的数字支付系统,这些变化看着不大,可积少成多,慢慢就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所以谢丝蕾说的扩大本币使用,就是这些国家的共同答案,不跟美元彻底撕破脸,也不盲目追捧其他货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毕竟对小国来说,经济稳定才是第一位的,没必要在选美元还是选人民币的死结里打转,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才是最稳妥的。

柬埔寨的Bakong系统,现在成了扩大本币使用的关键抓手,这个系统是柬埔寨央行推的数字支付平台,老百姓不用办银行卡,在手机上注册个账号,就能用瑞尔转账、缴费、购物。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也在帮这些国家搭梯子,现在CIPS已经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柬埔寨有近20家银行接入了系统。

柬埔寨的大米以前出口到中国,得通过美国的银行中转,不光慢,还得付中转费。

现在走CIPS,直接跟中国的银行对接,钱几天就能到账,成本也降了不少,谢丝蕾说CIPS有吸引力,就是因为它解决了实际问题,不是空架子。

这些国家的选择,其实是对美元霸权的一种软抵抗,这些年,美国动不动就用美元当武器,对哪个国家不满,就限制它用美元结算,让这个国家的外贸、金融陷入困境。

发展中国家不想再被这样拿捏,所以才要慢慢搭自己的支付体系、扩大本币使用。

你用美元卡我脖子,我就找其他路走,你搞单边制裁,我就跟更多国家用本币做生意,这种不硬碰硬,但也不妥协的做法,其实是在慢慢削弱美元的话语权。

现在国际货币格局也在悄悄改变,美元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在不断降低,人民币的占比虽然不算高,但一直在稳步提升。

这些变化说明,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接受货币多极化,不是只有美元能用,人民币、欧元,还有各国的本币,都能在国际交易里发挥作用。

就算美国再加息,其他国家也不用再跟着被迫加息,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定政策。

企业做贸易,也不用再盯着美元汇率波动,多了几种货币选择,风险也小了,就像谢丝蕾说的,不激进、不冒进,但要坚决推进本币空间。

这种稳扎稳打的思路,其实才是小国保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最好办法。

日媒这个二选一的提问,其实就是想把发展中国家拖进非此即彼的对抗里,却完全忽略了这些国家最真实的需求是经济稳定、自主可控。

谢丝蕾的回答,恰恰戳中了这个核心,柬埔寨要的不是选美元还是选人民币,而是怎么让自己的经济更安全。

扩大本币使用,是为了减少对单一货币的依赖,认可CIPS的价值,是为了降低对华贸易成本,不急于去美元化,是为了避免经济动荡。

这种不选边站的智慧,其实挺值得不少发展中国家参考,在国际货币格局变化的当下,与其被别人逼着做选择,不如自己掌握主动权。

慢慢搭自己的支付体系,扩大本币的使用场景,跟更多国家建立本币结算合作,这样一来,不管美元怎么波动,人民币怎么发展,自己都有底气,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

从柬埔寨的Bakong系统,到东盟的本币互结,再到CIPS的全球覆盖,这些看似零散的变化,其实正在悄悄改变全球货币的规则。

未来或许不会有哪种货币彻底取代美元,但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拥有货币自主权,不再被单一货币绑架。

而这种多极化的格局,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更公平、更安全的选择,毕竟经济的主动权,从来都该握在自己手里。

信息来源:

日媒追问“选美元还是人民币”,柬埔寨央行行长回应--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财经   柬埔寨   行长   跳水   人民币   美元   本币   货币   国家   经济   美国   瑞尔   东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