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这是趁火打劫吗?大豆报价比美国高出一大截,咱们买家干脆不买了!”10 月 19 号,“王五说说看” 曝出的这条消息,瞬间在粮油圈炸开了锅。大家盯着那组刺眼的价格数据满脑子问号 —— 作为咱们第一大豆进口来源国,巴西为啥突然抬高价格?中国买家暂停采购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应对策略?
这事得先从中美贸易博弈的大背景说起。这些年中美在经贸领域的交锋就没断过,而大豆贸易堪称其中的 “关键战场”。咱们手里的 “大豆牌” 分量极重:一方面能通过调整进口来源打击美国农业,另一方面又得保障国内民生需求。于是巴西、阿根廷这些大豆出口大国,就成了咱们替代美国大豆的重要选择。
可谁能想到,替代方案刚推进没多久,新问题就冒了出来。10 月 17 号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官网发了篇文章,直接点出关键问题:国内买家压根没采购今年 12 月和明年 1 月船期的巴西大豆,核心原因就俩字 —— 价高!具体有多高?现在巴西大豆的报价,每蒲式耳居然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11 月大豆高出 2.8 到 2.9 美元,反观美国大豆的溢价才 1.7 美元 / 蒲式耳,这差距简直肉眼可见。
价格一涨,最难受的当属国内大豆油企业。有业内人透露,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大豆油企业就没赚过钱,利润一直处于负值区间。巴西大豆这么一涨价,等于是在企业的 “伤口上撒盐”,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企业哪还有心思采购?要知道企业都是要赚钱的,成本涨得飞起,产品价格又提不上去,不暂停采购等着亏更多吗?
消息一出,网友们的讨论立马热了起来。有网友气不过:“这明显是看咱们减少美国大豆进口,故意坐地起价啊!巴西也太不地道了。” 还有网友理性分析:“之前就说过不能太依赖单一国家,现在果然被拿捏了。” 不过也有网友觉得别急:“买家停购肯定是有底气的,咱们手里的牌还没出完呢。”
还真让这位网友说对了,中国买家暂停采购可不是瞎较劲,而是在等两个关键契机。第一个就是盼着巴西大豆能丰产。懂点经济学的都知道,供求关系直接影响价格,要是巴西大豆产量上去了,市场上供应充足,价格自然会往下走。毕竟巴西 2024/25 年度大豆产量预计能到 1.68 亿吨,出口潜力更是高达 1.1 亿吨,只要丰收,价格大概率能回归合理区间。
第二个契机,就是期待中美新一轮贸易谈判能有突破。要是双方能达成协议,国内取消对美国大豆的购买限制,那大豆供应立马就多了个重要渠道。要知道 2024 年咱们从美国还进口了 2213 万吨大豆,虽说比 2017 年的 3285 万吨少了不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大豆的供应能力仍不容小觑。有了美国大豆这个 “备选”,巴西自然不敢把价格抬得太离谱。
除了等这两个契机,咱们还有应急招数。国家储备大豆就是压箱底的法宝,这可是专门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 “定心丸”。一旦市场供应紧张、价格波动太大,国家只要把储备大豆投放到市场,就能增加供应、平抑价格,完全能满足近期的市场需求。有网友看到这才松了口气:“还好有国家储备顶着,不然真要被牵着鼻子走了。”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会问:“既然进口这么被动,咱们自己多种点大豆不行吗?” 这话问得实在,但背后的难处可不少。最大的问题就是耕地不够用。咱们国家看着国土面积大,但人均耕地量少得可怜。这些年城市化发展多快啊,大量土地都用来建房子、搞工业了,总不能把建好的城市拆了种大豆吧?
更关键的是粮食安全得优先保障。有限的耕地必须先留给水稻、小麦这些主粮,这可是老百姓的 “饭碗”,产量一旦跟不上,后果不堪设想。就像日本最近大米价格疯涨,根源就是国内供应不足。要是为了种大豆挤占主粮耕地,最后主粮依赖进口,那才是真正的危险。所以不是不想种,是实在不能种。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巴西大豆涨价短期内压根冲击不了咱们的供应。首先咱们早就建了多元化进口体系,除了巴西,还从阿根廷、乌拉圭、加拿大等国进口大豆,2024 年这些国家加起来占了咱们大豆进口额的 7% 左右,单一产地出问题根本不怕。其次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当前大豆战略储备特别充足,完全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更值得一提的是,咱们的技术替代也在突破。现在菜籽粕、棉籽粕等杂粕替代豆粕的比例已经提升到 15% 了,要知道豆粕可是占畜禽饲料蛋白来源的 90% 以上,这替代比例一提高,对大豆的依赖自然就降下来了。新希望集团就做得不错,2024 年从美国进口的饲料原料占比不到 2%,全靠拓展多元渠道和国产替代。
有业内专家评价:“巴西这次涨价看似是趁火打劫,实则暴露了单一进口来源的风险。但咱们的应对很有章法,既用市场手段倒逼价格回归,又有储备和替代技术兜底,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网友们也纷纷点赞:“这波操作太稳了,既不冲动也不被动,坐等价格降下来。”
其实说到底,大豆贸易的博弈,本质上是供应链韧性的较量。巴西想借着咱们调整进口结构的机会获利,这种心态能理解,但打错了算盘。咱们早就跳出了 “依赖单一国家” 的陷阱,多元化进口、战略储备、技术替代这 “三驾马车” 齐发力,根本不怕短期价格波动。
最后也想说说,国际贸易从来不是 “一锤子买卖”,互利共赢才能长久。巴西要是真把价格抬到离谱的地步,最终只会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而咱们通过这次事件,更能看清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相信等那两个契机一到,大豆价格自然会回归理性,而咱们的大豆供应体系,也会在这场博弈中变得更加强韧。毕竟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咱们早就把 “主动权” 牢牢攥在了自己手里。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