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万犹太人连夜“逃亡”,以色列民众用脚投票,国家危机浮出水面

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候机厅里,人头攒动。电子屏幕上航班告罄的字眼与哽咽声此起彼伏,医生、工程师、教授们拖家带口,告别他们曾引以为豪的“应许之地”。

航班紧张,一票难求——这是2025年夏季以色列各大机场的真实写照。不是短暂的出国度假,而是正式移民,不再回来。四年内,47万犹太人离开以色列,这个数字接近以色列总人口的5%。

8月20日,以色列国防部批准在耶路撒冷以东E1区新建3401套定居点住房。这一决定犹如投下外交炸弹,22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谴责。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传统盟友纷纷倒戈,而在此前,挪威、西班牙、爱尔兰和斯洛文尼亚已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道外交裂痕,映射出以色列内部深重的危机。持续近两年的加沙战争,不仅重塑了中东地图,也动摇了以色列立国之本。

国内乱局,精英率先撤离

以色列《国土报》2025年6月发布的民调显示,40%的民众正在考虑两年内移民。在年轻和高学历群体中,这一比例更高。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对政府完全失去信任。

从2021年起,以色列移民数字年年攀升。2024年,有82700人正式移居海外,这一数字是前几年的两倍多。而2025年前七个月,再有4万多人离开。

德国、加拿大、葡萄牙成为热门目的地。许多人持有欧洲护照,手续简便,一旦决定,转身就走。一位准备前往德国的量子物理学教授坦言:“我爱以色列,但我更爱我孩子的未来。”

2024年,以色列全年GDP缩水超过19%,在全球经济环境中表现黯淡。小企业倒闭潮汹涌,仅上半年就有6万家企业关闭

以色列的繁荣正成为历史

战争让以色列经济命脉受损。胡塞武装封锁曼德海峡,导致以色列与亚洲、东非之间的海上物流链几近崩溃。原本5天的航程,现在要走20天。以色列全国70%以上的进口依赖海运,这场封锁几乎将国家经济打入瘫痪状态。

以色列商会称,2025年第一季度进口商品平均价格上涨了42%。咖啡豆、玉米、药品、电子零件价格翻倍。与此同时,政府却将860亿美元投入军费,而消防预算只有4亿。

高科技产业这个以色列的“金字招牌”也亮起红灯。谷歌、微软、英特尔等企业将研发中心迁往都柏林、柏林等地。一位投资人透露,过去两个季度,以色列国内新公司的数量减少了60%。

社会撕裂,多元群体分崩离析

以色列社会正经历着深度撕裂。极端正统派与世俗派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极端正统派犹太人约占以色列总人口的15%,几十年来享受不用服兵役的特权,却能领取政府补贴。

随着加沙战事持续,以色列政府试图扩大征兵范围,将正统派青年纳入强制服役体系,引发激烈反弹。极端正统派犹太人走上街头,口号直言“宁死也不当兵”。

2018年《犹太民族国家法》通过后,以色列国内阿拉伯公民的地位不断被削弱,进一步激化了种族矛盾。这些裂痕让以色列社会的凝聚力遭到严重破坏。

战时高压氛围让普通人窒息。一位科技公司CEO坦言:“我们不怕火箭弹,但无法忍受让孩子每天带着防毒面具上学——这是对生存底线的绝望。”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南部,造成超过1200人死亡。以军随之发动“铁锤行动”,战争持续至今。

两年过去,以色列军队已控制加沙约70%的土地。但军事上的推进未能带来安全。火箭弹袭击不断,北部边境与真主党冲突升级。截至2025年10月,巴勒斯坦死亡人数已超过6.7万,其中包括2万多名儿童。

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峻。190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约占战前加沙人口的92%。联合国报告指出,超过50万人处于饥荒之中,整个地区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

医疗系统濒临崩溃。加沙地带全部38家医院中,25家已停止运转,剩余13家在艰难条件下部分运转。以军还造成1701名医护人员死亡。

外交上,以色列的处境日益艰难。2025年7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在9月前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7月30日,英国、德国、加拿大等15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要求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

超过140个联合国成员国已表态支持。这一连串动作,标志着以色列在国际舞台的孤立态势已成

9月26日,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大会演讲时遭遇多国代表离席抗议。面对空空荡荡的代表席,他发表强硬讲话,抨击巴勒斯坦国“承认潮”是“鼓励恐怖主义”的“可耻决定”。

与此同时,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遭到多方谴责。8月25日,以军袭击加沙纳赛尔医院,造成至少20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记者。事件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连德国也加入了谴责行列。

领导层危机,战争中的个人算计

分析人士认为,内塔尼亚胡坚持强硬路线,部分原因与个人政治命运相关。深陷贪腐指控的他,总理宝座是躲避牢狱之灾的唯一屏障

一旦下台,他将面临漫长的审判和可能的13年刑期。扩大战争,尤其是与地区宿敌伊朗的直接冲突,他才可能启动战时紧急状态,暂停司法程序,无限期保住权力。

然而,这种策略正在失去民众支持。最新民调显示,超过七成以色列人倾向于停火而非继续战争。军方和安全部门内部也出现反对声音。以军参谋长埃亚勒·扎米尔向内阁强调,彻底打垮哈马斯可能需要数年时间,甚至根本无法实现。

8月,特拉维夫街头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约50万人涌上街头,手中高举加沙地区无辜儿童的照片,大声呼喊“该停火了”。被扣押人员家属耶胡达·科亨在集会上说:“内塔尼亚胡必须结束战争,达成协议。”

以色列前总理贝内特曾在闭门会议中暗示,犹太现代国家可能撑不过“第八个十年”。回望历史,犹太人的第一个国家“大卫和所罗门王国”未能持续超过80年,第二个国家“哈斯蒙尼王国”也在“第八个十年”时期解体。

如今,成立近77年的以色列正逼近这一敏感节点。47万人的脚印在机场跑道汇聚成河,无声诉说着一个国家的深重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财经   以色列   犹太人   民众   水面   危机   国家   巴勒斯坦   正统派   德国   特拉维夫   战争   哈马斯   联合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