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一纸公告,掀起行业巨浪。
2025年新疆首批9个油气探矿权出让落槌,陕西渤瞬、新疆奇点科创等5家民企以 16.9 亿元一举拿下超半数区块,成交额占总出让金额的近九成,让国资巨头都“黯然失色”。
仅仅七天后,国家能源局官宣表态,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投资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油气管网、“沙戈荒”大基地等能源重大项目,同时鼓励民营施工企业积极参与电网建设……
可以说,新疆土地上的激烈竞拍与国家政策的重磅加持相互呼应,共同为民营企业掀开了一个加速布局能源产业的时代。
我国油气上游改革的序章,始于10年前那场震动行业的“世纪招标”。
2015年,国土部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新疆油气区块,2017 年第二轮挂牌出让接续推进,逐步打开了油气开发的市场大门。
2018 年,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 8.7 亿元,拍下 1086 平方公里的温宿区块石油天然气勘查探矿权。
这不仅成为民企进军油气上游领域的里程碑事件,更打破了油气上游领域长期以来由三桶油和延长石油专营的局面。
如今俯瞰塔里木盆地,民营企业已从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本次出让的9个区块,大多分布在塔里木盆地核心区域,包括古城地区4区块、7区块,且末1区块,若羌37区块、38区块,尉犁5区块、18区块,尉犁且末2区块以及沙井子1区块。
在这 9 大区块的竞争中,除中石化守住 4 席,其余 5 席全部被民企收入囊中。
值得瞩目的是,新疆奇点科创能源有限公司以 103231 万元的高价成为本次竞标 “标王”,成功斩获新疆塔里木盆地沙井子 1 区块石油天然气勘查权;
陕西渤瞬新能源有限公司则以 6722 万元的竞拍价,拿下了9个探矿权中面积最大的区块——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 7 区块的石油天然气勘查权。
可以说,民企集体突破,成为了本次招标当之无愧的最大赢家!
油气资源勘查开采,向来以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长周期、高回报著称。我国经过六十多年的大规模开发,优质油气资源日益稀缺,勘查难度不断加大。
自然资源部曾表示,我国部分战略性矿产国内勘查投入不足,新增资源量增速放缓。
在这样的背景下,调动各方力量加强国内能源勘探开发,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2020 年 1 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净资产不低于 3 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包括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均有资格按规定取得油气矿业权。
这一政策的出台,让一大批具备经济与技术实力的油气企业,以及油气技术服务、装备制造企业,如一条条“鲶鱼”跳入油气开发的大潮,搅起千层浪。
2020年,中曼石油作为民营油企的代表,在新疆取得首个重大油气发现。
经自然资源部评审认定,中曼石油在获得探矿权的温宿区块,探明原油地质储量3011 万吨,探明溶解气地质储量 3.04 亿立方米,进入中型油气田行列。
今年4月,新疆创源石油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信源22井、信科6井在新疆尉犁县肖塘地区顺利开钻,设计井深分别为10400米、10393米,总投资4亿元,标志着民营企业油气勘探开发迈入全新技术高度。
事实上,截至2023年底,新疆累计出让油气区块43个,总成交金额超百亿元,出让面积超3.43万平方公里,除中石油、中石化外,新进入油气勘查企业24家,民营企业占90%以上。
这些数据背后,是民营企业以真金白银投入,在这片充满挑战的赛道展开技术竞速,推动着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在全球能源博弈白热化的今天,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依然居高不下。
2024 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 71.9%,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 43.6%,对外依赖的风险依然存在。
困局之下,民营企业正是突围的关键力量。
早在“十二五” 期间,国家便开始布局,原国土资源部不断加大油气勘查区块面积退出力度。2011~2019年,全国油气勘查区块面积由423.28万平方千米降至297.25万平方千米,合计退出126.03万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部明确表示,这些退出的区块将被拿出来进行进一步出让,为更多市场主体参与油气开发创造机会。
今年4月25日,自然资源部召开矿产资源管理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会,强调通过试点探索,鼓励社会资本在矿业权空白区开展矿产地质调查,完善矿业用地制度。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表示,支持投资能源基础设施,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投资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油气管网、“沙戈荒”大基地等能源重大项目。
还特别强调,为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要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引导民营企业更便捷进入油气市场竞争性环节;优化许可条件,支持民营施工企业积极参与电网建设。
显然,当全球能源产业转型进入深水区,中国正加速通过制度创新激活技术革命,借助市场力量提升供给弹性。
这场始于西部戈壁的变革昭示:在能源产业的未来竞争中,决定胜负的不仅是资源禀赋,更少不了制度创新与技术突破的 “双轮驱动”。
而民营企业作为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正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来源:石油Link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更新时间:2025-05-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