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放育儿补贴能否撬动生育意愿?听听丽江这些夫妇怎么说

国家发放育儿补贴能否撬动生育意愿?听听丽江这些夫妇怎么说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落地,这一普惠式政策规定,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生育的 3 周岁以下婴幼儿,每年发放 3600 元育儿补贴直至其年满 3 周岁,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

在丽江,这一政策同样引发热议。同城君近期,走访了多对夫妇,倾听他们对育儿补贴政策的看法以及生育决策背后的考量。


孩子刚满月的和女士谈及补贴,言语间满是喜悦,笑称自己的宝宝已然成为 “年薪 3600 元的小‘职工’了”。尽管这笔补贴对于抚养孩子的巨额开销而言,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和女士认为,有补贴总胜过没有,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国家对育儿家庭的关怀与重视,让她在育儿的道路上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与支持。


育儿成本一直是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关键因素。根据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等牵头的育娲专家团队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 2024 版》,全国家庭将孩子从 0 岁养育至 17 岁,平均成本高达 53.8 万元;若养育至大学本科毕业,这一数字更是攀升至约 68 万元。如此高昂的成本,像一座沉重的大山,让许多家庭在生育问题上踌躇不前,望而却步。


面对育儿补贴政策,丽江许多尚未生育的年轻群体有着不同的考量。结婚 4 年的小王夫妻表示,补贴并未促使他们将生育提上日程。在他们看来,养育孩子绝非仅仅是经济问题,时间精力的投入同样难以估量。从孩子日常的衣食住行照料,到陪伴其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引导,每一步都需要父母全身心的付出,这对于处于事业上升期的他们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此外,职场竞争压力也让他们有所顾虑,生育可能会对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女性在生育后,往往面临职业晋升受阻等困境,这让他们在生育决策上更为谨慎。

而贺先生夫妇则选择积极响应政策。贺先生透露,家庭的殷切期望是促使他们生育的重要原因,长辈们渴望早日迎来新生命,享受天伦之乐。同时,他也认为生育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经历,看着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那种幸福感和成就感是其他事情无法替代的,育儿补贴政策更是为他们增添了一份信心与底气,让他们觉得养育孩子的压力能有所减轻。


同时,也有像刘女士和丈夫一样选择丁克的家庭。刘女士表示:“我们并非不喜欢孩子,只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觉得丁克这种生活方式更适合我们。我们希望能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追求事业上的目标,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比如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我们认为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从他的成长教育到身心健康,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我们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去做好这一切,所以选择了现在的生活方式,这让我们感到轻松和自在。”

丽江市统计局发布的《2024 年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 年丽江全市出生人口 10758 人,出生率达 8.65‰,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1.88 个千分点。回顾近年来的数据,2021 年出生率为 9.69‰,2022 年降至 7.30‰,2023 年回升至 7.72‰,2024 年进一步提升至 8.65‰,这表明丽江在全国生育下行的大趋势下,展现出了强劲的复苏能力。

丽江出生率相对较高,与丽江浓郁的家庭观念紧密相关。纳西族向来重视家族传承与繁衍,家族长辈对后代延续的期盼以及家族文化的传承使命感,使得生育意愿在家庭观念的支撑下更为强烈。再者,丽江的生活节奏相对舒缓,生活压力较一些大城市更小,为生育和养育孩子提供了相对适宜的环境,让人们能更从容地面对生育后的生活。

其实,无论是选择生孩子,还是选择不生孩子,背后都有着各自的考量和原因。有人渴望体验为人父母的喜悦,传承家族的血脉与文化;有人则更注重个人的生活品质和人生追求,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选择都应当被尊重,因为生育与否,终究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自由选择,社会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包容,让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规划人生。


(采写:和永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4

标签:育儿   丽江   意愿   夫妇   国家   孩子   家庭   丽江市   政策   生活方式   成本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