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总理出席93阅兵,临行之前,说了句让欧洲汗颜的话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欧盟和北约的那些领导人,还在为去不去北京参加九三阅兵纠结来纠结去,最后干脆集体不吭声了。

可这时候有个声音特别清楚,斯洛伐克总理罗贝尔特・菲佐,在周一也就是9月1号特意拍了段视频发在社交媒体上,平平静静地说自己要去北京了。

他这决定一出来立马成了特殊人物:整个欧盟和北约成员国里,就他一个大国俱乐部的领导人愿意亲自去天安门,参加这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活动。

菲佐这趟出访,对自己怎么看历史这事儿完全不掩饰,这才是他此行最关键的点,在他眼里,只要聊到二战就不能不提前苏联和中国,因为这两个国家在二战里付出最大,也遭了最多罪。

菲佐好几次都说,当年中国战场上拖住了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这为反法西斯战争打赢立下了大功劳,可看到欧盟那些同行对北京的纪念活动表现出不愿意参与的样子,他心里又不理解又觉得可惜。

他认为西方在历史上想纪念哪个就纪念哪个,这种做法不对,尊重所有为反法西斯战争牺牲的人是他一直坚持的原则,为了表达敬意,他计划在阅兵后亲自向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菲佐这种做法不是临时起意,他过去的外交记录显示,他的纪念行为超越政治阵营,他去过莫斯科红场,也不管布鲁塞尔的警告,坚持参加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日纪念活动。

面对欧盟那边给的压力,他直接撂下句硬气话:“没谁有资格命令我,说我该去哪个地方,不该去哪个地方。”

他的倔强源于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和对歪曲历史的厌恶,在他眼里,不少欧洲政治家就跟 “井底之蛙” 似的,眼光特别短浅,还被一种说不出的傲慢和自大蒙住了眼睛,连真实的历史都敢装作没看见。

菲佐对历史的坚持是他的外交“面子”,而对国家利益的算计,则是他的“里子”,他的意见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为斯洛伐克的实际利益考虑。

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就是他对欧盟给中国电动车加关税这事的态度,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还在为能保护欧洲本土产业沾沾自喜,菲佐直接就说这做法 “完全错了”,特别不明智。

他认为中国电动车的产能根本不是威胁,反倒能帮着提高欧洲整体的生产力,是很宝贵的资源,菲佐和欧盟主流意见不一样,这背后是他对斯洛伐克实际情况的清楚认知。

他坦言加入欧盟和北约并没有带来承诺的好处,反而让国家处境更紧张,这种失望让他想要经济政策独立,寻找务实机会。

因此他把去年11月的访华,称为“最重要的一次访问”这话其实就是明摆着的信号:斯洛伐克的经济重心要往东边挪了,跟中国把关系处好,已经成了他们的重点目标之一。

他的务实考虑不止经济,还把务实的想法延伸到了安全事儿上,2023年面对北约压力,菲佐政府停止对乌克兰军事援助,只提供人道主义支持。

他的逻辑很简单:斯洛伐克的资源应该优先服务自己,而不是跟着北约的战争节奏,耗费在无尽冲突里。

菲佐的外交不再被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抗框架限制,他很清楚世界格局在变化,主动为斯洛伐克找位置。

他说“新的世界秩序正在慢慢形成,多极化也在实际发生,”在他看来多个力量中心的世界,比单一国家搞霸权要稳定得多,而在这个新的格局里,中国绝对是能起到关键作用的重要角色。

基于这种判断,菲佐认为要结束俄乌冲突,中国的作用必不可少,这也是他特别重视对华关系的原因,哪怕要承担西方盟友的压力,他的北京之行是向历史致敬,也是为未来布局。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在阅兵前夜他安排与普京会面,在欧盟和北约都在喊着孤立俄罗斯的情况下,这无疑是“走钢丝”,但菲佐正是靠这种独立操作,保持多条沟通渠道,为两国关系正常化留空间。

这种悄悄变化的情况不只是斯洛伐克有,印尼也这样,9月2日晚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原本打算派外长去北京,但最后决定亲自前往,他们觉得总统亲自去更有诚意,特别是印尼经济高度依赖中国。

菲佐和普拉博沃的动作显示,部分国家开始在外交上灵活应对,不完全跟随西方盟友的脚步,他们选择务实和多渠道接触,既重视历史也看重现实利益,这种趋势正在悄悄形成。

整个行动说明,斯洛伐克和其他国家在新格局下,愿意用实际行动探索更多可能,不被单一阵营束缚,也在为自身利益寻找最大空间。

参考资料

【看看新闻】【动静新闻】【环球时报】【东方网】【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历史   斯洛伐克   欧洲   汗颜   总理   北约   欧盟   中国   北京   印尼   普拉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