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发布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期间,由南方电网公司承办的“‘AI+’电力创新发展”专题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论坛上,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对外发布,将联合电力行业上下游伙伴,共同打通电力人工智能技术成果从研发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该基地已与中国华电、华能、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广东粤数等19家企业、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到2027年,该基地将形成超10大类典型行业应用场景的中试成果,服务超150家行业内外人工智能上下游企业,实现人工智能应用市场规模年均增长25%,有力推动电力行业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建设。

“中试,即中间试验,上接科研攻关和成果孵化,下接工业示范装置设计和产品生产,承担着将行业应用设想转为产品方案,并迅速推向市场的重要使命。”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总经理龙云介绍,能源电力方向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可提供测试认证、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生态支撑等多元服务,对于解决目前电力人工智能行业存在的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试基地相当于一个开放共享的试验孵化平台。”南网数研院总经理胡荣说,基地除了能为入驻企业提供算力支持、数据样本集、全流程工具链、资金引入等公共服务,还搭建有一整套电网数字孪生仿真环境。企业能够在逼真的电网场景中训练和验证AI技术成果,并根据结果对技术快速迭代,实现AI技术成果从基础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闭环,极大降低了企业创新门槛。

胡荣举了一个例子:过去,一家开发输电线路巡检AI算法的创业团队很难接触真实电网场景。有了基地后,他们能通过揭榜比武、项目路演、线上发布方案,精确对接电力企业的线路巡检需求,并在基地提供的仿真环境中测试算法、快速迭代。电网运维部门也能借此找到契合应用需求的AI产品,从而加速供需匹配。

目前,基地正牵头开展在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设备故障预测检修、电力调度优化等方面的AI中试验证项目。成熟有效的解决方案还将凝练为行业标准规范,形成可推广的“智能电力”示范范式,有力引领电力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大瓦特AI具身机器人与来宾进行现场互动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以“AI+行动”为牵引,在能源数字化、智能电网等领域积累了深厚基础,建成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能源大数据中心,探索实施“揭榜挂帅”等科研创新模式,培养了一批精通电力与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构建起了繁荣多元的电力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目前,公司打造的行业首个自主可控电力行业大模型“大瓦特”,已覆盖输电、变电、配电、调度等10余个领域近300个“AI+”创新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成为南方电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文|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何思妍

图|受访者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科技   人工智能   方向   能源   领域   电力   基地   国家   电网   行业   技术成果   电力行业   场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