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港口的事儿是越闹越大了,本来以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出手,说要依法审查,李嘉诚那边就该消停了。毕竟,原定4月2日签合同的日子都过了,没见动静,大伙儿都觉得这事儿基本黄了。
可万万没想到啊,这李超人还真是不死心!就在大伙儿以为他要认怂的时候,《华尔街日报》突然爆出来,说李家那边还在琢磨着怎么把这事儿给办了,想把这笔大买卖拆开来搞,绕过咱们的审查!
这下可真是捅了马蜂窝了。
4月27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直接撂下狠话了,发言人对着记者明确说:“我们高度关注有关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听听这口气!“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这话说得是斩钉截铁,不留半点情面。意思很明白:不管是你李嘉诚,还是那个贝莱德,甚至新冒出来的意大利财团,你们谁也别想耍花样,想暗度陈仓门儿都没有!这回是彻底把路给你堵死了。
这事儿发展到今天这一步,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李嘉诚,这个曾经被捧上神坛的“超人”,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他为啥非要把这43个港口,尤其是巴拿马那两个卡脖子港口,削尖了脑袋也要卖给美国人?甚至不惜得罪生他养他的地方?
“在商言商”?这借口连鬼都不信!
李嘉诚和他那些辩护者,最爱挂在嘴边的就是“在商言商”。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商人嘛,逐利是本性,低买高卖,天经地义。
这话放在太平年月,或者卖点普通商品,或许还说得过去。但现在是什么时候?中美大博弈都快干到脸上了!美国那边磨刀霍霍,又是贸易战,又是科技战,现在更是把黑手伸向了全球航运,明摆着就是要掐中国的脖子。
特朗普那家伙,还没上台就嚷嚷着要“夺回”巴拿马运河,说不能让中国控制。他手下的鹰犬,像什么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还跑到巴拿马去,公开叫嚣要从“中国影响力”下“收回”运河。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更是搞了个所谓的“301调查”,要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中国造的船,甚至是用过中国造船服务的船,都要收天价的“过路费”,最高一趟150万美元!这还不算,还要拉着G7那帮小弟一起搞《海上安全与繁荣宣言》,审查全球港口,明晃晃地把矛头对准中国,就是要让中国船“无处可靠”。
这哪里还是什么商业竞争?这分明就是一场针对中国的经济战争、航运绞杀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嘉诚跳出来,要把手里那43个港口,特别是巴拿马运河两端那两个战略要地——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打包卖给谁?卖给贝莱德!
贝莱德是谁?全球最大的资管公司,管着十几万亿美元的盘子。但它更是美国政府的“白手套”,跟华尔街、五角大楼穿一条裤子。收购个港口,CEO芬克都要屁颠屁颠跑去白宫跟特朗普汇报请示。特朗普那边呢,也毫不掩饰,得意洋洋地说这是他的功劳,没让运河落到中国手里。
你告诉我,这叫“在商言商”?
李嘉诚卖的这些港口,可不是一般的资产。这43个港口,遍布全球23个国家,199个码头泊位,很多都卡在咱们“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上。尤其是巴拿马那两个,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都要从那儿过,咱们中国在巴拿马21%的进出口货物都指望那条道。这等于是把中国外贸的“生命线”递到美国人手里!
一旦让贝莱德得手,它就能一夜之间成为全球第三大港口运营商。配合美军遍布全球的基地,再加上美国对全球金融、科技的控制力,它就能对中国商船搞差别化收费、算法歧视、运输限制,甚至关键时刻直接禁运!到时候,中国的外贸怎么办?中国的经济命脉怎么办?
这哪里是什么“商业行为”,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资敌”!
还有人说,李嘉诚是被美国逼的,他一个商人哪扛得住美国的压力?
这话就更可笑了。美国是厉害,但咱们中国也不是吃素的!Tiktok被美国逼成那样,不是照样硬扛过来了?孟晚舟被扣在加拿大,华为背后有国家撑腰,最后不也堂堂正正回来了?
李嘉诚要是真被胁迫了,他吭一声啊!哪怕使个眼色,国家层面能不管吗?反垄断调查、国家安全审查,随便哪个理由都能把这交易给搅黄了。到时候他完全可以两手一摊:不是我不想卖,是国家不让啊!压力不就转移到国家层面了?
可他呢?全程偷偷摸摸,几个星期就把价值几百亿美元的战略资产给卖了,事先连个招呼都不打,直到3月4号公告出来,全世界才知道!这哪像是被逼的?这分明是急不可耐地要“投靠”过去!
宁予“外人”,不予“家人”?价格里的猫腻
更打脸的是价格。这笔228亿美元的交易,看似天价,但懂行的都知道,李嘉诚这回卖亏了,而且是亏给了美国人,肥水流了外人田。
早在2014年那会儿,咱们内地的招商局、中远、中海、国开投这几家央企大佬,就想联合收购和记港口40%的股份,当时出价是1500亿到1600亿港币。那时候李嘉诚怎么干的?嫌少,不卖!
现在呢?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花了228亿美元(折合大概1772亿港币),拿下的可是80%的股份!
算算账:1600亿港币卖40%他不干,1772亿港币卖80%他就乐意了?这价格相当于打了将近对折!这符合他“在商言商”、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吗?
而且最新的消息是,这笔交易里,真正的大头,那41个港口,主要买家变成了意大利船王阿蓬特家族的TiL公司。而贝莱德呢,只花了大约占总价4%的钱,就拿下了巴拿马那两个最关键港口51%的控股权!这算盘打得太响了!
有人又说了,你看,主要买家不是意大利人吗?还有新加坡主权基金GIC也掺和进来了,不全是美国人,是不是错怪李嘉诚了?
呵呵,这套路就是换汤不换药!
首先,TiL公司本身就有贝莱德和新加坡GIC的股份,大家都是一个藤上的瓜。
其次,意大利阿蓬特家族是世界最大的航运公司MSC的老板,跟李嘉诚还是世交。这次交易,据说是84岁的阿老爷子亲自出面跟96岁的李嘉诚谈的。引入意大利财团,无非就是想找个非美国资本打掩护,降低点舆论压力,好绕过中国的审查。
至于新加坡,那更是老“演员”了。仗着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优势,表面中立,实际早就跟美国绑在一起了。你看它把海军基地、空军基地都对美军开放,安的什么心?中国搞“一带一路”,想开辟新的航运通道,比如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新加坡当年就中途截胡,拿了运营权然后故意拖着不开发,就怕影响它马六甲的生意。这次掺和进来,能安什么好心?
说白了,李嘉诚拉上意大利和新加坡,就是想搞个“障眼法”,把水搅浑,最终目的还是要把巴拿马那两个“锁喉”港口交到美国人手里。
执迷不悟,李嘉诚到底图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卖给美国人价格又低,风险又大,还要背上骂名,李嘉诚为什么非要这么干?图啥呢?
原因恐怕没那么复杂,就是两个字:立场。
或者说,是他的“屁股”坐在了哪一边。
李嘉诚这个人,骨子里就不是我们这边的人。
他是加拿大国籍,不是中国公民。这一点很多人都搞错了。他和他两个儿子,早就入了加拿大籍。
他发家靠的是什么?早年在香港,靠的是港英政府时期的垄断红利,搞房地产、搞基建、搞港口、搞零售,哪一样不是靠着特许经营权和垄断地位起来的?李光耀早就看透了:“李嘉诚靠着垄断香港的房地产业务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却没有一个真正能享誉天下的产品……对国家作出的贡献,更是九牛一毛。”香港人为什么骂他是“地产霸权”、“香港是李家的城”?因为他那一套公摊面积(公摊面积不是他发明的,但是他发扬光大的)、囤地捂盘,把香港房价搞得全球最高,年轻人住鸽子笼,他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后来到了内地,改革开放给了他巨大的机遇和红利。咱们国家那么信任他,给了他那么多政策倾斜,让他参与那么多重大项目,比如盐田港、东方广场。结果呢?他又把香港那套“囤地大法”搬到内地,低价拿地,然后一捂就是十几年,等周边都发展起来了,地价翻了几十倍,他再高价卖掉走人。成都那个南城都汇项目,囤了16年,最后赚了38亿离场。北京朝阳那个逸翠园,楼面价从1750元/平米捂到8万4,翻了47倍!这种做法,除了他自己发财,对城市发展、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纯粹是损公肥私!
等到2013年左右,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要搞产业升级了,他觉得快钱不好赚了,立马就“看空中国”,开始大规模抛售内地和香港的资产,累计套现几千亿,跑去“抄底”英国,号称“买下了半个英国”。结果呢?英国脱欧,经济一塌糊涂,他在英国的投资回报率惨不忍睹,酒吧业务亏掉19亿。反观中国,这十年虽然有波折,但依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你说他投资眼光好?我看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现在,中美博弈到了关键时刻,他又跳出来卖港口。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跑路”了,这是在国家背后捅刀子!
他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的根子早就扎到西方去了。他的大部分资产都在海外,他的家族成员很多都入了外国籍。他骨子里认同的是西方那套价值观,他不希望看到中国真正崛起,不希望看到东方压倒西方。中国的强大,对他来说,意味着他过去几十年“脱亚入欧”的选择是错误的,意味着他赖以生存的那个旧秩序要崩塌了。
所以,别看他长着一张中国人的脸,他的心,早就不是中国心了。他所谓的“在商言商”,不过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遮羞布。为了维护他和他家族的利益,为了他所认同的那个西方世界,他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
后路已断,何去何从?
好在,国家这次没有再“与其挽留,不如目送”。
从《大公报》连发檄文,到港澳办、中联办、香港特首、政协副主席轮番表态,再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直接启动反垄断审查,并且发出最严厉的警告:“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这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态度已经非常明确:这笔交易,绝对不允许!
外交部这边也没闲着。就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再次敲打李嘉诚之后第二天(4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针对这笔交易可能被拆分进行的问题,也明确表态了。
他先是重申了市场监管总局的立场,强调“依法进行审查”、“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接着,话锋一转,“希望有关各方审慎行事,与中方有关部门充分沟通。”同时,还不忘原则性地补上一句:“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
最后,又拉拢了一下,表示“我们也愿再次强调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欢迎外资企业来华投资。”
看到了吗?这外交辞令虽然讲究,但意思很清楚:
规矩我定了: 必须审查,别想蒙混过关,否则后果自负。
态度我亮了:你们(李嘉诚、贝莱德、意大利人)做事要小心点,别乱来,有事先跟我们商量。
警告我发了:美国佬那套霸凌胁迫我们坚决反对(敲打美国,也暗示李嘉诚别被当枪使)。
门还开着:正常的、合规的投资我们还是欢迎的(给点面子,也留条后路)。
外交部和市场监管总局,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信息传递得够明确了吧?李嘉诚想通过拆分交易、引入第三方来“金蝉脱壳”的算盘,彻底落空了。
甚至,他想把旗下欧洲电信业务拆分出来,跑到伦敦去上市,恐怕也要掂量掂量了。国家已经把话挑明了,任何规避审查的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这等于是在告诉他:别耍小聪明,你的后路已经被锁死了!
走到这一步,李嘉诚可以说是“晚节不保”。他这辈子精明算计,在商场上呼风唤雨,被捧为“超人”。但最终,在历史大是大非的关头,他选择了站在国家和民族的对立面。
有人拿他和霍英东比,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霍老当年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封锁为新中国运送物资;改革开放后,又倾尽家财投入南沙建设,他说:“做生意要抬头看天,这个天,是国家的天。”霍老去世时,享受国葬殊荣,灵柩覆盖国旗。
而李嘉诚呢?当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选择的是“撤退”和“切割”。
资本或许没有国界,但商人不能没有祖国,更不能没有良心。尤其是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是紧密相连的。
背靠祖国,才能行稳致远;背弃祖国,最终只会沦为孤家寡人,甚至可能像币圈那个赵长鹏一样,就算富可敌国,没了国家的保护,也只能任人宰割,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97岁的李嘉诚,站在人生的暮年,不知道他午夜梦回,是否会为自己今天的选择而后悔?他积累了万贯家财,却可能输掉了最重要的东西——人心和历史的评价。
国家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耐心已经耗尽,后路已被堵死。是悬崖勒马,体面收场,还是继续执迷不悟,一条道走到黑?留给李超人的时间,可不多了。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