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论坛:为什么中国在明确我们不会偿还的情况下,还要购买美债?

美国Quora论坛上有个提问最近火了,一位美国网友直白地说:“中国明知道我们可能赖掉美债,为什么还要继续购买?”

这话听着特别矛盾——一边是美国债务像滚雪球似的越堆越高,一边是中国没把手里的美债全卖掉,反而还在慢慢调整持仓

可如果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比“怕不怕赖账”复杂得多。

先看两组绕不开的数据:

截至2025年8月,美国国债总额已经冲到37.2万亿美元,光一个月就多了1800亿,算下来每天都在新增近60亿美元债务。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前任财长耶伦曾说过:“不会优先偿还任何一个债权人”。

这话让不少国家心里打鼓,不过从客观角度来看,除了那些被“武力赖账”的国家外,美国其实并没有违约过强势国家的债务。

网友说的“明确不偿还”,其实只是个人看法,和美国官方的实际操作、以及全球金融体系的规则,并不是一回事。

要搞懂中国的选择,得先看看现在全球货币体系的样子。

国际清算银行2024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全球贸易里非美元结算占比,已经到23%,比2020年多了11个百分点,有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可能升到25%。

但即便这样,美元还是占着60%的全球贸易结算份额,短期内真没有哪种货币,能完全替代它。

而且美国的主权评级虽然有变化,比如:穆迪2025年5月,把美国评级从Aaa降到Aa1,和标普、惠誉的AA+凑成了“双A+”,这是美国第一次失去所有主要评级机构的AAA评级,可美债依旧是全球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别的不说,在今年4月份双方正式撕破脸之前,中国每年对美出口,还能赚2300亿美元。

这些美元总要有地方放,要是拿着现金,时间长了会贬值,找其他能装下这么多钱的地方,也没那么容易。

回溯到2000年后的情况,就更能明白当初的选择了。

那时候中国刚加入WTO,工厂开得遍地都是,玩具、衣服、电子产品一批批往美国运,每年赚回的美元数以千亿计。

可这些美元不能揣在手里,当时想找个“安全筐”太难了。

欧洲债券市场规模不够,装不下这么多钱;新兴市场的股票波动又大,风险太高。

现在中国的策略早就不是“被动持有”了,2025年的操作就很能说明问题:

1到6月累计减持了580亿美元,可2月的时候,趁着美债收益率调整,又增持了235亿美元。

这种“减持为主、阶段调节”的做法,既避免了一下子抛太多引发市场恐慌,导致自己的资产缩水,又能灵活应对利率变化,赚点收益。

而且,我国当前资产配置也越来越多元,不再只盯着美债。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3月,中国黄金储备已经有2292吨,连续5个月增持,五年下来总共多了400吨。

这么做就是为了分散风险,不再把鸡蛋都放在美债一个篮子里,毕竟鸡蛋多了,一个篮子不安全。

当然,风险也得提前防着。

2022年,美国冻结俄罗斯3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里面就有不少美债,这事给所有持有美债的国家都提了醒——原来美债还能当“政治工具”

从那以后,中国就调整了策略,比如和东盟国家签1.2万亿元本币互换协议时,特意加了“资产不可单方面冻结”的条款。

美国债市场本身也在变,美联储2025年6月的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债的比例是29%,虽然比2015年的34%降了一些,可还没到危险线。

不过有个趋势值得注意,美债市场“零售化”越来越明显,ETF和货币市场基金这些个人投资者为主的机构,持有占比已经到27%。

这种结构容易让市场波动变大,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可能就会有很多人跟风买卖。

当前,中国每月减持规模,都控制在100亿美元左右,刚好能让日本这些国家接盘。

2025年6月,日本就增持了120亿美元美债,正好补上中国减持的缺口。

这样一来,中国完成了自己的资产调整,又没打乱美债市场的平衡。

毕竟真要是引发市场暴跌,其他持有美债的国家会受损,一旦影响到世界经济稳定,中国自己的资产也会受影响,得不偿失。

在区域合作上,中国也在找新的突破口,不只是盯着美债。

比如和东盟的本币互换,已经让区域贸易融资成本降低12%,结算效率提高30%,企业做买卖更方便也更省钱。

“一带一路”的跨境支付系统覆盖了45个国家,2025年上半年结算量,比去年同期涨了25%,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绕开美元,用人民币做交易

不过这些动作不是要“推翻美元体系”,而是在现有格局下找更安全的路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个预测,到2030年,全球外汇储备里,美元占比可能降到50%到55%,虽然比现在的58%低了,可还是绝对主力。

说白了,现在还没到彻底脱离美元体系的时候,得一步一步来。

所以中国现在的思路很清晰,不是盲目持有,也不是盲目减持。

把美债持仓稳定在7000到8000亿美元之间,这个规模既能保持对市场的影响力,比如美国要是搞贸易摩擦,稍微减持一点就能施压。

又不会过度暴露风险,避免美国债务出问题时自己亏太多。

同时我国还有长远的布局,比如计划每年新增500吨左右的黄金储备。

黄金是硬通货,不怕被制裁也不怕贬值。

同时我们还在测试主权数字货币,在跨境结算中的应用,虽然还没纳入正式储备资产,可也是在为未来铺路。

说到底,中国持有美债不是“明知会赖账还买”,而是在全球货币体系,还没完全变天的情况下,做出的理性选择。

既要管好每年赚来的美元,不让资产缩水,又要防范各种风险,比如地缘政治、市场波动,还要为人民币的长远发展铺路,每一步操作都是在平衡安全、收益和未来的战略布局。

这些事情,每一步都要循序渐渐的来。#夏日旅行攻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财经   中国   论坛   美国   美元   国家   资产   市场   全球   债务   风险   东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