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阵营作为原著中的主要大阵营之一,从曹操到曹奂,历经数代,横跨整本原著时间线,几乎与原著中的稍微上档次的阵营都交过手。
而在这期间,自然也有不少的武将战死沙场,本文就简单的聊一聊整个曹魏阵营当中战死沙场的武将中武力值最高的十位。
10.蔡阳
作为榜单的守门员位置,其实在原著中,曹魏阵营战死的武将当中还有好几个给人的感觉是并不弱于这位蔡阳的。
但这些人当中只有蔡阳的名气是最响亮的,甚至在某些其他版本中,蔡阳的实力和地位更高。
不过可惜在三国演义当中,蔡阳只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小配角,是用来打消张飞的怀疑,修复关羽与张飞之间关系隔阂的润滑剂。

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与张飞古城相会,关羽面对张飞的质疑他在为曹魏效力的无奈时,蔡阳及时出现。
轮起一柄大刀,上来就干关羽,但可惜张飞一通鼓未尽,蔡阳就被关羽斩于马下,用他的死,让张飞重新相信关羽。
虽然一通鼓未尽代表的具体回合数无法确定,但是很明显绝对超过三个回合,蔡阳的武力起步也是二流级别,上限犹未知。
千里送人头,礼轻情意重。
9.高览
高览的名气更多的是在袁绍阵营的时期,毕竟那个时候的他号称河北四庭柱。
不过在《三国演义》当中并没有这个称号,且他是在颜良,文丑等大将死完了过后才慢慢的出了头,并在官渡战役中硬刚了许褚未知回合而没败。
但毕竟他算是后面起来的,和袁绍之间的信任度是不够的,所以最后他还是加入了曹魏阵营。
而在加入了曹魏阵营没多久,穰山一战中,他被赵云给秒杀了。
赵云能秒杀能够跟许褚进行短时间内抗衡的高览的原因是众说纷纷的,其中呼吁最高的是赵云背后偷袭。

而说书人的看法则是达不到背后偷袭这种绝对程度,毕竟原著中的描述是赵云从背后冲阵而来,不是从天而降,这意味着高览是有反应时间。
最多就是高览此时的状态,并没有完全缓过来,可能像颜良面对关羽时的状态一样,高览并没有完全做出应敌准备,甚至他可能还想先搞清楚一下状况。
而且再加上赵云又是冲锋而来,而高览受原著中的地形,人数,以及其他描述来看,大概率是立于原地的。
冲向固定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赵云占了一些便宜。
或许是出于其他原因,或许也就是真正的实力,但最后的结局还是高览被赵云秒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高览的武力下限拉的很低。
不过终究也是做到和许褚在短时间内抗衡的男人,高览的武力上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很高,总的来说,至少是蔡阳这个级别。
8.夏侯渊
要说曹魏阵营当中战死沙场的武将地位最高的那莫过于夏侯渊了,谁也不会想到他会被老黄忠在定军山斩掉。
不过还好,不是被老黄忠正面直接斩死,只是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被老黄忠干掉,所以夏侯渊的战死对他自身的武力评价倒是没有太大的影响。
而纵观他这一生,在曹操起兵发家的时候,他就已经紧紧的跟随了曹操,是绝对的元老级别,参与过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其中硬仗也打了不少。
濮阳之战,他与5位大将群殴过吕布,渭水之战,他于乱军之中与马超交锋,南郑之战,更是以拖刀技斩杀同级高手杨任。

当然要数他最猛的还是定军山干老黄忠,当时两人相约互换人质,但是老黄忠不讲武德,在对方人质快要回营的时候,一箭射中。
这导致夏侯渊狂怒,提刀跃马,上来就干。夏侯渊和老黄忠两人在定军山下激战了20余合后,因为部下的错误判断而鸣金收兵,使得夏侯渊迅速撤退,结束了战斗。
20余合不是夏侯渊的上限,不鸣金他依旧能战,同样黄忠虽老,但参考黄忠的后续战绩来看,他此时实力也没有低于一流级别。
夏侯渊基本上也算是一流级别的存在了,大致和程普相当。
实力强,地位高,却那么稀里糊涂的死在了定军山,而不得善终。
7.王双
既然是整个曹魏阵营,那肯定不能光说曹操时期的,也得带点后面的人物。
虽然这后面的人物武力水平比起前面的要差一大截,但是终究有那么几个能够拿得出手的,王双是其中一个。
王双出场在东吴大败曹魏,并联合蜀汉,诸葛亮再次起兵伐魏期间。
当时的王双一出场设定安全照做高手写的,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

除了设定,王双战绩也是很勇猛,上来就秒杀两个无名蜀将,后面更是凭借着流星锤,差点斩杀张嶷,并在追杀张嶷的过程中与廖化,王平进行了短时间内的厮杀。
王双的强悍表现成功的得到了诸葛亮的忌惮,于是诸葛亮便设计斩了他,使得王双出场还没多久就死在了战场之上。
其实王双和原著中大前期的华雄很相似,几乎都是配置拉满,但比起标准的一流高手来说,就是差了一场标准的一流战绩。
不过,王双能够短时间内抗衡王平和廖化,战绩上还是有一定保证的,综合来讲应该也是一个一流高手,和夏侯渊差不多。
不过王双应该要比夏侯渊更强一点,毕竟王双近有60斤大刀,远能开两石弓,中间还有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的配置。
6.徐质
徐质也是后期出现的武将,是曹魏的辅国将军,戏份上基本上和王双差不多。
一柄开山大斧,在董亭一战,都是不数合之间,打败廖化和张翼两将,成功的引起了姜维的忌惮,然后就被姜维设计干掉了。
虽然徐质在设定上不如王双那么高,但是战绩上,明显是比王双够硬,徐质绝对是一流高手。
原著中用斧的武将很少,但是除了徐晃应该就是他徐质是用斧的当中最强的了。

5.张郃
张郃作为和蜀汉五虎大将中的四个单挑过的存在,实力上还是很明显能够得到保证的,毕竟但凡弱一点,早就被干掉了。
在他早期还没有加入曹魏的时候,在官渡之战中与张辽的大战,可以说是奠定了他的实力。
然后再加入曹魏过后,穰山干过赵云,虽败但活,甚至后面在长板的时候捡了一个便宜,硬逼的赵云先退。
潼关干过马超,虽败但退,攻蜀与张飞数次交锋,最猛的一次,甚至达到三五十回合,虽然张飞有放水的嫌疑,但是张郃最后还是硬生生的杀了出去。

葭萌关和老黄忠短暂交手,然后因为战场形势而败退。
祁山一战,更是凶猛,于蜀汉万军之中两进两出,无人能挡。
到最后在高手凋零时期,张郃甚至混到了天下第一,只是最后已经不如前期的谨慎与小心了,最终在木门道被万箭射杀。
张郃这一生硬战打过不少,质量还都高,是绝对的一流高手,就是可惜在后期的时候面对赵云有点太怂了。
4.张辽
张辽曾经和张郃大战过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足以证明两人的实力是一样的。
但之所以将张辽排在张郃的前面,是因为相对于张郃的战绩来说,张辽的战绩中很少有负面打压的。
至于张辽为什么战绩中很少有负面打压的,是因为张辽不像张郃老是和顶级高手交手,五虎中打了四个。
张辽就没有和顶级高手交过手,他最多就是和同级别高手交手,比如:
濮阳之战,与夏侯惇厮杀,官渡之战,大战张郃,合肥之战,硬钢太史慈,濡须坞之战,平凌统。

硬要说能硬压张辽上限的,可能也就是和文丑那一战,表现的不如徐晃,以及濡须坞这一战,虽然和凌统打了个平手,但是根据细节描述来看,此时的凌统应该是伤势还没有好,算是比较吃亏的。
张辽的实力也是一个比较标准的一流了,但最让人可惜的是他在正史中那个800破10万的彪悍战绩,在演义中竟然没了,真的太可惜了。
至于张辽最后的下场,则是被原著作者匆匆的安排下线,在广陵一战,被东吴武将丁奉一箭射中了腰子,虽然当时被徐晃救了回来,但回去人就没了。
张辽也算是战死沙场的,而且死的比较潦草。
3.徐晃
同为五子良将,徐晃排在双张前面,可能很多人都感觉疑惑,毕竟单论名气来说,徐晃根本赶不上双张。
但是在毛本三国演义中,单论战绩来说,徐晃的上限战绩是最高的,因为他做到了和顶级高手许褚大战50余合,而不分胜负,证明了其强一流的实力。
而反观双张,并没有一个类似于这种高质量的上限战绩,张郃勉强有一个,但是没有这么硬。所以说书人便将徐晃排在了第三位。

不过徐晃虽然很强,但是自从加入曹魏阵营过后,就没有过能达到大战许褚这种级别的硬战绩了。
甚至白马之战败给颜良,汉水之战畏惧赵云,而不敢出手,樊城之战,没有打赢右胳膊少力的老关羽等几个硬战绩,对徐晃的实力上限也是狠压的。
徐晃或许有强一流的实力,但在这个级别中也是垫底。
不过纵使是垫底,那也是强一流级别,是曹操在位期间的曹魏阵营长期的武力二号扛把子。
只是不知道最后原著作者出于哪方面考虑,最后竟然给徐晃匆匆的安排了一场下线戏份。
当时的司马懿正在攻打孟达,本来这件事情跟徐晃没有什么关系,但他就是突然出现,很突兀的参上了一手,然后就被孟达射中头额了。
虽然被身边人救了回去,但是很快人就没了,和上面张辽是一样一样的,徐晃也算是战死沙场了。
2.庞德
虽然庞德一开始是跟着马腾父子混的,甚至中途还短暂的为汉中张鲁效过力,但是他最终的归宿还是曹魏阵营,是曹操身边的猛将。
庞德刚开始跟着马腾父子混的时候,由于马超的存在,导致他个人勇武并没有太大的表现,只有在渭南一战当中,表现出了一个较为不错的突阵能力。

而在庞德为张鲁短暂效力的时候,倒是曾与许褚大战过50余合,不分上下,但比较可惜的是,这一战许褚在放水,导致含金量不是很高。
直到庞德为曹操效力的时候,才正式展现出了他超强的实力。
斜谷界口奋力战退魏延,保护曹操前行,樊城战役,抬棺死战,百余回合平老关羽这两战足以证明,全力以赴的庞德的实力可以达到顶尖级别。
庞德作为曹营少有的顶尖高手,和下面这位一样,为曹操的效力时间实在过于短暂,在樊城战役当中,庞德最终在水里被周仓活捉,然后被蜀汉斩杀,也勉强算是战死沙场了。
1.典韦
要论整个曹营阵营中,战死沙场的武将中武力最高的,除了典韦,还有谁呢?而典韦的实力,就不用多说了吧?
不过原著中的典韦基本上是骑将,无论是打吕布还是救曹操,都是骑战,只有在刚出场时的逐虎过涧,和最后替曹操断后而被迫打了步战。

结语:
曹魏阵营战死沙场的高手其实还是不少的,而且实力都是比较强劲的,但凡能聚在一块用,纵使蜀汉有五虎大将,曹魏这边靠人数堆也能堆的上去。
其实曹魏阵营中还有一个高手不知道算不算战死沙场,这个高手就是乐进,他的实力基本上也达到了一流级别。
然后在和凌统一战当中,被对面射中了门面,虽然当时救了回去,但是之后就再也没有乐进的戏份了。
也不知道是救回去过后没活成还是怎么样。
曹魏五子良将,四个战死沙场,还几乎都算是死于箭伤,两个被射中头颅,一个被射中腰子,还有一个最惨,万箭穿心,唯独剩下的那一个有点格格不入。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