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下黑手后,保加利亚高铁弃中国选西班牙,如今怎么样了

保加利亚曾有机会以3亿欧元的价格,与中国中车合作实现国家铁路现代化,中方不仅价格优势明显,还承诺在33个月内完成交付,提供15年维护。可如今,他们花了近 6 亿欧元转向西班牙企业,高铁却迟迟不见踪影。

从 “捡便宜” 到 “砸钱打水漂”,这中间只隔了欧盟的一次介入,原本想借高铁激活经济的小国,反倒被拖进了预算超支、项目停滞的泥潭。

欧盟口中的 “公平竞争”,真的让成员国受益了吗?当大国博弈的手伸向小国的发展选择,受伤的究竟是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欧盟一场 “反补贴调查”,搅黄了划算买卖

2023 年,保加利亚交通部的办公桌上摆着两份高铁方案,差距大到让惊叹,中国中车那边,报价3亿欧元,包车包15年维护,几乎是保加利亚预算的一半,再看西班牙塔尔高,足足要价近6亿欧元,把预算顶得满满当当。

交通部的官员们,心里那杆秤自然倾向前者,省下来的3亿欧元对于一个东欧国家,简直能办太多太多事了!而且中方的技术并非廉价低质,他们在印尼的崇山峻岭里,硬是按时修成了时速350公里的雅万高铁。

相比之下,保加利亚这160公里的项目,简直是小菜一碟,33个月的承诺工期更是让人安心,这笔买卖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既省钱又高效,保加利亚人搓着手,等着搭上这趟快车,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利。

然而还没等他们高兴多久,欧盟委员会那只“看得见的手”就猝不及防地伸了进来,欧盟启动了所谓的“反补贴调查”,这下本来价廉物美的中车,被生生逼退。保加利亚仿佛被人掐住了脖子,只能喘着粗气转向唯一的选择,塔尔高。

这下他们预算直接翻了一倍不说,这多出来的3亿欧元,也没买来省心,塔尔高明明白白地表示自家产能跟不上,33个月根本交不了货。

这下保加利亚的账彻底乱了套,项目一拖再拖,欧盟提供的1.2亿欧元复苏基金眼看要打水漂,前期投入的时间、金钱、精力,也全成了废纸。

最要命的是国家铁路现代化的车轮被生生按下暂停键,老旧列车依旧在铁轨上气喘吁吁,影响的不仅是国家的运行效率,更是每一个保加利亚民众的出行体验。从省一半钱的喜悦,到可能人财两空的窘境,这笔经济账,保加利亚压根没能自己做主。

"公平"的双刃剑:刺向了自己人

这场风波的核心,是一把去年才刚刚启用的《外国补贴条例》,它号称是为了防止非欧盟国家政府补贴扭曲市场,维护“公平竞争”,听起来冠冕堂皇,可在保加利亚的项目里,调查的矛头直指中车的“低价”,怀疑背后有国家支持。

可吊诡的是从调查启动到中车退出,短短一个多月,欧盟竟没拿出任何实质性证据,更离奇的是,中车前脚刚宣布退出,欧盟后脚就终止了调查。这整个过程,与其说是在查明真相,不如说更像一场精准的“定点清除”,目的就是把最具竞争力的非欧洲选手,请出赛场。

市场本来就是优胜劣汰,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如今人为地设置壁垒,将物美价廉的选项排除在外,最终受损的恰恰是市场本身和消费者,在这里就是保加利亚的纳税人,这种“公平”,保护了欧洲本土企业的利润,却牺牲了欧盟成员国的利益。

再看匈牙利,面对类似境遇,人家顶住压力,在2024年底直接选择与中车合作,采购列车。这说明欧盟的规则并非铁板一块,关键还在于各国政府如何权衡自身利益与政治压力。

保加利亚被夹在中间,成了这场“公平”游戏的最大的输家,既没享受到自由竞争的实惠,也没从“被保护”的欧洲企业那里得到可靠保障。

欧洲制造业的隐忧

当中车被踢出局后,接盘的西班牙塔尔高,其表现堪称“灾难”,他们无法按时交付的背后,是其真实的生产瓶颈和技术短板。

这不是孤例,西班牙国家铁路公司曾采购的塔尔高高铁,就因电池和通信系统故障导致全线瘫痪;在德国,其ICEL列车项目也因测试失败,订单被大幅削减,甚至面临被竞争对手西门子取代的风险,财务上,塔尔高自身也陷入亏损,制造速度持续放缓。

这不禁让人深思,欧盟的保护伞,到底保护了什么?它或许为塔尔高这样的企业挡住了来自中国的强劲对手,但也让它们躺在舒适区里,失去了外部竞争带来的压力和动力,一个没有“鲶鱼”搅动的池塘,水只会越来越浑。

技术迭代缓慢,成本居高不下,交付频频延误,这似乎正在成为一些欧洲老牌制造企业的常态,反观被挡在门外的中国高铁,在印尼雅万、中老铁路等项目中,一次次用准时交付和稳定运营证明着自己的实力。

中国的技术在不断实践中成熟,成本在规模化生产中降低,当欧洲企业还在为现有订单焦头烂额时,中车甚至已经开始测试全球首辆氢动力高铁。

从长远看,这种保护主义带来的很可能不是欧洲工业的复兴,而是竞争力的慢性流失,当保加利亚交通部长用“前所未有的缺口”来形容国家铁路运力的窘迫时,这个词不仅在描述保加利亚的困境,更无意中揭示了欧洲在某些基建领域可能面临的未来。

最终,保加利亚只能零敲碎打地寻找补救方案,比如向法国阿尔斯通采购一批速度较慢的列车应急,那个用一半价格就能实现铁路系统升级的最好机会,已经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在一个深度全球化的时代,关起门来营造的所谓“公平”,往往代价高昂,而且最终,总是那些最需要开放与合作的人,为这份昂贵的“教训”买单。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财经   保加利亚   西班牙   黑手   中国   欧盟   欧洲   欧元   铁路   项目   国家   交通部   预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