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印度、伊朗和日本最大的错误就是:低估了美国,错估了中国

低估美国之过

这些年全球格局的变动,总觉得欧盟、印度、伊朗和日本这些国家,在处理跟美国的关系上,多少有点没跟上趟。想想看,冷战那会儿,美国为了拉拢盟友,对付苏联,确实没少出血本。像日本吧,二战后美国帮着重建经济,韩国越南那边也得了不少援助。

可现在呢,美国可没那么大方了。特朗普上台后,先是2018年就开始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关税,欧盟那边只能硬着头皮回应,结果双方贸易摩擦闹得不可开交。

欧盟本想在中俄之间找平衡,2021年北溪管道项目推进得热火朝天,俄罗斯能源用欧元结算,一度让欧元份额超过美元。可美国一看不对劲,2021年8月从阿富汗撤军,转头就把矛头对准欧洲,2022年2月俄乌冲突一爆发,欧盟的能源计划全乱套了。

天然气价格飙升,工厂开工率下降,民众生活成本直线上升。这不就是美国在背后推波助澜吗?欧盟低估了美国的决心,以为还能像冷战时那样坐收渔利,结果自己成了靶子。

印度这边也差不多,本来想抱紧美国大腿,对付中国。2020年中印边境摩擦后,印度加大从美国买武器,2023年美印国防合作协议签得飞起。可特朗普2024年连任后,直接威胁对印度加征关税,理由是印度买俄罗斯石油。

印度经济依赖出口,制药和IT服务对美市场很大,这关税一加,2025年印度GDP增长预计降1%。伊朗呢,一直以为地缘位置关键,美国得让着点儿。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核设施屡遭攻击,2024年以色列打击伊朗目标,美国在背后支持。

伊朗本想靠中国拉一把,可中国强调外交解决,不搞对抗,伊朗等来等去也没等到大笔援助。结果经济制裁加重,石油出口受阻,国内通胀高企。日本更别提了,冷战后美国就压日本半导体产业,1985年广场协议让日元升值,日本经济泡泡破灭。

近年日本配合美国围堵中国,2023年加入芯片联盟,可美国转头就对日本汽车加关税,日本制造业压力山大。这些国家都以为美国还会像从前那样当冤大头,扶植盟友,结果美国现在只想着自己优先,利益到手再说。

错估中国之失

这些国家错估中国的地方,就在于没搞明白中国不走老路。中国从2017年提出百年变局,就强调不搞冷战,不拉帮结派。欧盟本想在中欧投资框架下多赚点儿,2020年签了中欧投资协定,可美国施压,欧盟议会2021年冻结了协定,结果自己丢了机会。

中国转向内部循环,2023年出口结构调整,高端制造占比升到60%。欧盟低估了中国市场的韧性,以为贸易战能逼中国让步,可中国反过来加大对欧投资,电动车和太阳能产品抢占份额。

印度呢,2020年禁了中国APP,以为能自给自足,结果本土科技跟不上,2024年印度手机市场中国品牌仍占大头。印度想靠美国制衡中国,可中国不搞零和博弈,2023年通过金砖机制推动卢比结算,印度反倒受益于多边贸易。

伊朗错估了中国,以为中国会像苏联那样大撒币支持。可中国对伊核问题坚持外交解决,2023年促成沙伊和解,伊朗从中获益,但期待中国军援就想多了。中国不搞代理人战争,2024年伊朗以色列冲突升级,中国呼吁克制,没卷进去。结果伊朗核计划受阻,经济压力更大。

日本也一样,2022年日中贸易额超3000亿美元,日本依赖中国供应链,可日本跟风美国限芯,结果自己半导体产量下滑,2025年预计损失数百亿。

中国不搞对抗,强调互利,日本却把自己绑在美国战车上,丢了实际利益。这些国家都用冷战眼镜看中国,以为中国会像美国那样争霸,结果中国走和平发展路,让他们空等一场。

反思博弈之路

现在这些国家开始醒过味来了,得调整策略。欧盟2024年推出全球门户计划,想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可执行力不足,2025年欧盟内部辩论能源转型,风电太阳能投资增加,但短期还得靠美国天然气。

印度转向多边,2023年主持G20,推动南南合作,避免单押美国。伊朗2024年后加强本土工业,减少对外部依赖,核谈虽曲折,但通过外交缓和周边。

日本2025年修宪讨论热烈,防务开支升到GDP2%,但也加大对华经济联系,避免脱钩。中国不贬低这些国家,坚持合作共赢,中美博弈中,中国强调规则,这些国家得认清,美国不再是老大哥,中国也不是对手。未来博弈,得接地气看实力,谁能互利,谁就站稳脚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财经   伊朗   印度   日本   美国   中国   欧盟   错误   国家   中欧   经济   关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