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没料到,中方的反击会如此快准狠!就在美国将23家中企拉入黑名单三天后,中国反手就对英伟达实施了“精准封杀”,不仅反垄断加码,还直接叫停大厂采购。黄仁勋的“特供芯片”美梦,这下恐怕要凉凉了。
9月1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先动手,把32家实体列进了所谓“实体清单”,中国占了23家。这些公司都不是小角色——复旦微电子、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还有一堆半导体、生物技术企业。美国人的理由还是那套说辞:“威胁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
中国人的反应比预想中快多了,9月15日,也就是美国动手后的第三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发声了:伟达违反了国家的《反垄断法》,还没遵守2020年收购迈络思时的承诺,得进一步调查。这已经是英伟达第二次被中国立案了,上回还是去年。
更狠的还在9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爆了个料:中国互联网监管部门已经通知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这些大公司,停止采购英伟达的AI芯片,连手里现有的订单也要取消。注意,这可不是什么“友善建议”,而是必须执行的硬性指令。
在这之前,国家网信办其实就约谈了英伟达,重点关注的是其“H20算力芯片”存在的安全问题。这里简单解释一下,算力芯片就是给AI提供“计算动力”的核心部件,AI训练和大数据处理都得靠它。而这次约谈直接指出了两大风险:芯片具备“追踪定位”和“远程控制”功能。换句话说,英伟达的芯片不仅涉嫌垄断,还可能对中国的信息安全构成威胁。
这些消息一出来,英伟达的股价立马跳水,盘前跌幅达到2.4%。要知道,中国市场占英伟达总收入的13%,这可是每年几十亿美元的生意。
说起来,英伟达今天摊上这档子事,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自从美国开始限制对华芯片出口,英伟达就想着两头讨好——既要满足美国的要求,又舍不得中国市场这块肥肉。
这种想法催生了一系列“中国特供版”芯片:从最初的A800、H800,到后来的H20、RTX Pro 6000D,一代比一代“阉割”得厉害。算力大幅削减了,价格却没便宜多少,产能还跟不上。
更让人气愤的是英伟达的出尔反尔,2020年收购以色列公司迈络思的时候,英伟达曾经向中国监管部门拍着胸脯保证:“公平、合理、无歧视地向中国市场供应产品。”结果现在不光搞歧视性定价,还玩起了强制搭售的把戏——想买GPU?行,但必须连迈络思的网卡一起买,不接受就拉倒。
面对这种明目张胆的违约行为,中国客户早就憋了一肚子火。花大价钱买回来的是性能缩水的产品,还得忍受种种不公平待遇,这样的买卖实在让人憋屈。所以当监管部门这次出手整治英伟达时,很多企业其实暗自松了一口气。
中国这次出手,时机选得很精准。美国刚制裁完中国企业,中国立马反制英伟达,这就是告诉全世界:你打我一拳,我必然还你一脚。
不过,这次行动绝不仅仅是意气之争,中国的算盘其实很清楚:第一,英伟达确实违法了,反垄断调查师出有名;第二,正好借此机会大力推动国产芯片产业发展,可谓一石二鸟的好策略。
目前来看,华为的昇腾芯片、寒武纪的思元系列、燧原科技的邃思芯片等国产AI芯片,虽然技术指标上可能还存在差距,但在特定应用场景下已经够用了。关键是,只要给它们充分的市场机会,技术进步的速度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这些大公司接到停购令后,肯定得重新规划AI基础设施。短期内可能有些不便,但从长远角度看,这恰恰倒逼他们加快寻找可靠的替代方案,国产芯片公司的春天可能真的来了。
这次受到冲击的不只是英伟达,整个美国科技行业都在算这笔账。高通、英特尔、苹果,哪个不是靠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如果中美科技脱钩真的发生,受伤的绝不只是中国一方。
更何况,中国现在不是当年那个只会买买买的市场了。华为被制裁后,硬是搞出了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中芯国际被限制后,14纳米工艺照样量产。美国越是封锁,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越是突飞猛进。
现在轮到AI芯片了,英伟达一家独大的日子,可能真的要结束了。
这场较量的最终结果还不好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忍气吞声了。想在中国做生意,就得按中国的规矩来,这个道理,美国企业早晚得学会。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