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的梯子——发达国家崛起的秘密

中美贸易战不断加码。这不是什么新剧情,历史上这样的贸易战一直在循环播放。

因为它遵循了一个简单却残酷的历史逻辑,当一个国家爬到山顶,总会把自己用过的梯子一脚踢开。

韩裔经济学家张夏准在《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点。

现在的发达国家在崛起阶段,大多实行高关税保护政策、大力扶持幼稚工业、大规模窃取技术专利。等他们登上了山顶,就把这些"梯子"一脚踢开,转而对后来者宣扬自由贸易、市场经济和产权保护的福音。富国给穷国开的药方,和他们自己当年吃的药完全不是一码事。

听起来刺耳?没办法,真相总是不那么好听。

英国的梯子

先说英国。今天作为自由贸易的坚定倡导者,英国是怎么富起来的?

英国在14世纪至19世纪初期,长达五百年的时间,一直是一个贸易保护主义国家。从爱德华三世开始,英国就对本国毛纺织业实行了全方位保护:只穿英国纺织品、秘密引进技术工人、大幅提高羊毛出口关税,同时禁止进口羊毛纺织品。

这套保护政策不是三年五年,而是由几任英国国王接力干了上百年。直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毛纺织业才真正强大起来。然后英国做了什么?立刻全面禁止羊毛出口。这一手直接把曾经更发达的,今天的荷兰和比利时地区的毛纺织业给干趴下了。

到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对印度的棉纺织业也干了类似的事。先是禁止进口印度棉布保护自己;等自己的技术超过印度后,又强行打开印度市场,摧毁了印度棉纺织业。这就是为什么圣雄甘地只穿印度土布并亲自纺纱——这是对英国经济侵略的无声抗议。

再看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经济学教科书告诉我们这标志着自由贸易理念的胜利。但教科书没告诉你的是,这时英国已经是世界工业霸主了,降低农产品关税是有目的的:让欧洲大陆国家和美国继续当农业国,自己则独占工业品市场。

更有意思的是,1848年英国还对1146种商品征收关税;只过了12年,到1860年英国突然只对60种商品征收关税。为什么突然180度大转弯?因为这时英国的工业实力已经无人能敌,放开市场只会让自己的优势产品更容易征服全球。

英国还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推广"自由贸易"——用炮舰打开别国市场。咱们对此印象尤其深刻。不光是中国,从巴西到泰国,从波斯到奥斯曼帝国,都被迫接受英国强加的贸易条件。

美国的梯子

接着说美国,这个曾经自由贸易理念的全球推销员。

有趣的是,在1812年至1945年的130多年里,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关税率一度高达60%。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就是印在10美元上的那个男人,提出了后来被称为"幼稚工业保护理论"的经济政策,与当今美国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理论完全相反。

更别提美国的国父汉密尔顿还亲自组织了美国在欧洲的工业间谍网络,用高额奖金鼓励从英国窃取技术。美国19世纪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洛厄尔,直接就是靠从英国偷来的织布机设计图建立的。这听起来像什么?像极了今天美国指责的"知识产权盗窃"。

历史学家已经证实,美国早期的技术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欧洲技术的"剽窃"。啊,对了,当时美国的专利法只保护美国人的发明,外国人的发明可以直接拿来用。一直到1988年,美国才正式签署国际版权公约。这比中国加入WTO和接受知识产权规则早了仅仅13年。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突然变成了自由贸易的拥护者。但美国从来没有像英国那样实行过零关税,而是保留了更隐蔽的贸易保护手段。上世纪80年代,当日本汽车和半导体产业崛起时,美国马上用关税、出口限制、汇率操纵等手段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打压。

今天的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围堵,简直就是对当年对付日本剧本的翻拍。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现在我们来看2025年的贸易争端。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发动的贸易战,表面上针对的是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实质上是什么?是一场阻止技术追赶的战役。

当中国不再满足于做世界工厂,开始向高科技领域迈进,美国的反应与19世纪英国阻止美国工业化如出一辙。用一位美国学者的话说:"我们建立的是一个自由贸易体系,但不是为了让别人超过我们。"

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双标,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今天美国指责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恰恰是美国自己崛起时期用过的手段;今天美国要求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美国自己在发展初期是最大的"知识产权侵权者"。

更讽刺的是,当中国遵守WTO规则发展经济时,美国却开始破坏自己一手建立的规则体系。这就像一场游戏,当别人按规则开始赢了,制定规则的人突然说:"等等,我们需要修改规则。"

全球化是一条单行道吗?我看未必。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没有谁能真正"踢开梯子"而不伤及自身。关税的成本最终由两国的消费者和企业承担。

特朗普发动的这场,看似无差别攻击,实则意有所指的贸易战,我们只能应战。

但结果就是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构。原有的全球分工体系正在瓦解,一个更加复杂的多中心世界正在形成。

在这个新世界里,没有人能完全掌控规则。后发国家依然可以找到自己的梯子,只是这些梯子会与前人用过的不太一样。创新、本土市场、区域合作正在成为新的梯子。

历史告诉我们,国际秩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英国踢开了美国的梯子,美国踢开了日本的梯子,今天的中国正在应对美国想踢开的梯子。

但历史不是宿命,梯子也不是唯一的攀登工具。或许,我们可以建造一部电梯,让更多国家共同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历史   梯子   发达国家   秘密   美国   英国   关税   印度   中国   自由贸易   规则   工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