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市场终于反弹,厚住了慢牛。
行情的发展在我的预料之中,可没想到的是游戏板块竟然在昨天领涨全市场。

申万游戏行业大涨5.36%,中证游戏动漫指数(930901)也取得了4.32%的涨幅。
这两天,还有个事超出我的认知——“无限暖暖”这个词条上了热搜。详细了解才知道这个游戏推出2.0版本,今天凌晨正式上线。它是目前国内女性向游戏的标杆之作,在海内外都有广泛拥趸。
说实话,近两年,游戏主题确实是越来越多样,题材更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我是有点跟不上了。
因此花了些时间,深入研究了下游戏这个行业。
01
游戏行业变革进行时
首先,我们还是从基本面出发,来看下游戏企业三季报的表现。
由于版号供给增加,行业供需结构改善,今年以来A 股游戏公司迎来景气周期,前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实现加速修复,25Q3 游戏板块实现营收 330 亿元,同比增长 27.1%。
其中,爆款游戏对上市企业营收增长有明显贡献。
比如,今年2月世纪华通推出的《奔奔王国》单月全球收入一度突破1亿美元大关;吉比特今夏推出的手游《杖剑传说》,目前累计营收高达16.44亿元。

净利润则更加突出,同比高速增长80.64%。
我算了下,今年游戏行业前三季度利润,在所有131个申万二级行业中同比涨幅高居第10位。
这么亮眼的三季报成绩单背后,离不开游戏行业的多重利好。
首先,国内游戏用户规模持续扩张。
据游戏工委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人,创下历史新高,国内用户端需求还在持续增长。
其次,海外市场扩展迅速。
今年上半年我国游戏企业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1%,是上半年游戏企业增长迅速的重要原因。
根据Newzoo 发布的2025年全球游戏市场预测数据进行推算,我国游戏海外市场收入占全球市场收入尚不足20%。如果游戏出海能够持续推进,海外市场仍有较大扩展空间。
第三,人工智能加快游戏行业发展。
最近一次Steam新品节,超六成游戏使用AI进行美术创作。据《2025年AI+游戏产业变革研究报告》,37%的开发者使用AI加快编码速度,而生成式AI可使项目综合开发成本降低30%-50%。
人工智能降低了游戏企业开发成本,提升了游戏开发速度,给游戏行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第四,行业政策面逐步改善。
近几年,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政策措施已基本落实。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明确提出“促进动漫、游戏、电竞及周边衍生品等消费”。
主要经济大省如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今年陆续推出政策,从给予资金支持、简化审批流程、鼓励游戏出海等多方面促进游戏行业发展。
02
游戏行业特点和格局
细细扒了游戏行业后,我发现与其他行业相比,它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行业题材轮转较快。
近两年RPG(角色扮演类)、SLG(策略类)、MOBA(在线战术竞技游戏类)题材比较火爆,催生了《幻想生活》《无尽冬日》《决胜巅峰》等爆款游戏。
而22年、23年比较火爆的元宇宙社交类和二次元内容类整体走弱,《原神》等当时的热门游戏如今影响力下降。
第二,成熟游戏也有自身生命周期,难有常青树。
前两年米哈游出品红极一时的游戏《原神》,去年收入相较2022年高点回落超六成。当年上线后月流水一度破3亿元的手游《幻塔》,目前月流水已降至不足500万。
这两年新晋爆款游戏《黑神话:悟空》《无尽冬日》《恋与深空》等则迅速崛起,赢得用户青睐,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第三,新游戏上线前难以准确预测市场需求。
这个和电影行业很像,游戏领域经常出现“高投入低回报”和“低投入但高回报”两个极端的例子。
比如,今年莉莉丝耗时6年耗资10亿推出的游戏《远光84》在Steam平台在线峰值仅5000余人,远低于预期。
而2017年底微信小程序上爆火的小游戏《跳一跳》,制作团队仅有五人,上线后第三天日活就突破1亿。
这些行业特点给小游戏公司以爆发式增长的机会,也要求大游戏公司在研发投入和打造爆款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再来聊聊国内游戏行业格局。
目前,腾讯、网易和米哈游组成三巨头,在全球移动端游戏收入中牢牢把守前三名的位置。
三家巨头企业拥有《和平精英》《梦幻西游》《崩坏:星穹铁道》等爆款游戏,但由于游戏行业的自身特点,它们的业务发展也并不尽是坦途。
2024年四季度,腾讯游戏曾遭遇本土市场收入环比下降11%的困境,网易去年重金投入的《射雕》成绩惨淡,新发《燕云十六声》未达预期,今年两家公司的游戏业务才逐渐走出低谷。
米哈游的爆款游戏《原神》近两年营收数据下滑,去年上线的《绝区零》数据也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
非巨头企业的一些产品也在冲击着现有格局。
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世纪华通推出的《无尽冬日》,去年以来长期在微信小游戏中霸榜,截至今年6月,全球累计收入已突破28亿美元。世纪华通凭借连续推出《无尽冬日》《奔奔王国》,被视为三巨头的有力挑战者。
叠纸游戏推出的《恋与深空》上线一年半全球累计收入突破7.5亿美元,《无限暖暖》上线前三天营收约2.5亿,叠纸游戏逐渐在女性向细分赛道里闯出名堂站稳脚跟。
在游戏行业中,总会涌现新贵。
03
ETF对游戏行业是一个合适的投资选择
在了解完游戏行业的特点,你应该会有一个感受——如果直接投资个股风险不小。高速的题材轮动、有限的生命周期、难以预测的市场需求,每一个特点都放大了个股风险。
相对而言,借助被动投资的方式,可以去分散这样的风险。现在,市场上有一只专门跟踪游戏行业的指数:中证动漫游戏指数(930901)。
这只指数成分股选择主营业务涉及动画、漫画、游戏的沪深两市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证券。
按申万二级行业分类,该指数跟踪的游戏行业权重达到84.56%,主要成分股几乎囊括了A股市场上所有游戏企业。

从前十大重仓股来看,除光线传媒外,其余九家企业主营业务均为游戏。
其中,前三大重仓股巨人网络、恺英网络、三七互娱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增幅均在20%以上。
这些企业今年也推出了一些表现市场反响不错的游戏。
比如巨人网络推出的《原始征途》,月均流水稳定在1 亿元;恺英网络推出的《龙之谷世界》,上线首日就成功登顶 App Store 游戏榜 Top1,在今年国内手游中表现亮眼。

虽然指数波动率较大,但是在游戏行业整体高景气的情况下,动漫游戏指数依然大幅跑赢上证指数16.8个百分点。
从估值来看,目前指数PE为37倍,与历史数据相比处于中性位置。在今年牛市背景下,目前37倍的估值已是年内较低点。若后续出现板块轮动,该指数具备一定的上行空间。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统计区间:2024/11/25-2025/11/25)
略有遗憾的是,这个指数没能将港股上市的巨头腾讯和网易囊括在内。
当然,像腾讯控股的业务构成较复杂。
三季报中游戏业务仅占总收入33%。公司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金融科技、网络广告、社交网络等其他业务模块的影响。
最后来看一下追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的ETF情况。
目前,市场追踪动漫游戏指数的ETF有3只,分别是游戏ETF(159869)、游戏ETF(516010)和游戏ETF华泰柏瑞(516770)。
3只ETF的综合费率相同。相较而言,华夏的游戏ETF(159869)规模破百亿,达到了111.60亿元,流动性更好。
整体来看,游戏行业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用户规模扩张、出海加速、AI赋能和政策支持形成多重驱动力。虽然个股波动较大,但通过ETF配置可以有效分散风险,把握行业整体向上趋势。在当前估值相对合理的位置,游戏板块确实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