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第一大民企”易主:年入1018亿,背后大佬竟从负债73万起步



2025年8月,一份“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让新疆人炸了锅:特变电工集团以1018.28亿元的年收入,稳稳坐上新疆民企“头把交椅”,比第二名多出700多亿,简直是“一骑绝尘”。


可谁能想到,这家现在能“日进斗金”的巨头,36年前竟是个连工资都发不出的“烂摊子”?掌舵人张新接手时,工厂欠着73万外债,厂房被大雪压塌,53个工人半年没拿到一分钱。

从“负债累累”到“千亿帝国”,这背后的故事,比电视剧还热血。


No.01

从“废墟厂房”到“千亿版图”,这仨“孩子”立了大功



特变电工能有今天,全靠旗下三个“能打”的上市公司,就像撑起家业的三个顶梁柱。虽然2024年有些“磕磕绊绊”,但底子硬、本事强,很快就缓了过来。


老大“特变电工”,电力行业的“硬核担当”。这是家里的“顶梁柱”,1997年就在上海上市,专门造变压器——咱们家里用电、工厂开工、高铁运行,都离不开这玩意儿。



现在它一年能造4亿KVA的变压器,产量全球第一,国内每三台变压器里,就有一台是它造的。2024年虽然赚的钱少了60%,但本事一点没丢。


国家搞特高压电网(就是那种能远距离送电的超级工程),它造的1000kV特高压变压器,技术比国外的还先进,噪音小、还省电,全国一半的特高压工程都用它的设备。有它在,家里的“基本盘”就稳了。



老二“新特能源”,光伏领域的“过山车选手”。这几年大家都在说“绿色能源”,老二就专门搞光伏产业里的“核心材料”——多晶硅。


它现在一年能产30万吨多晶硅,全球能排进前三,很多太阳能板厂家都得找它进货。


2024年有点“倒霉”,多晶硅价格跌了一大半,从年赚43亿变成亏了40亿,跟坐过山车似的。


但张新早早就看透了“绿色能源”是大趋势,2008年就砸钱干这行,赶上了光伏爆发的好时候。现在它正忙着升级技术、降低成本,等行情好转,肯定能再“冲”上去。



老三“新疆众和”,新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老三看着低调,却是个“狠角色”——专门生产“高纯铝”,这种材料能用来造手机电池、5G基站,国内80%的高纯铝都出自它家,全球都排得上号。


它最厉害的是搞出了“循环经济”:用自家的能源烧出电力,再用电生产高纯铝,最后加工成电子材料,从头到尾不浪费一点资源。


靠着这套“省钱又高效”的办法,就算行业波动,它也能稳稳赚钱。现在这哥仨分工明确:老大守好“基本盘”,保证现金流稳定;老二跟着“绿色能源”的风口冲;


老三在新材料领域当“稳压器”。2025年上半年,全家一起发力,营收484亿,净利润31.84亿,比去年还涨了不少,妥妥的“良性循环”。



No.02

26岁的张新为啥放弃“铁饭碗”?



1988年,26岁的张新本来有个“美差”——乌鲁木齐一家大工厂请他当工程师,工资涨两级,还分一套60多平的新房。这在当时,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可他去给师傅王秀芝告别时,彻底傻眼了:师傅家住在低矮的小屋里,房顶上漏雨,地上摆着好几个接水的盆子;


过年了,家里只有一碗面条、一碟咸菜;师傅哭着说:“你们有本事的都走了,我们这些人咋吃饭啊?”


张新心里像被扎了一下。他想起自己工作的昌吉变压器厂:厂房被大雪压塌,设备埋在废墟里,53个工人半年没发工资,有的人家里孩子连学都上不起。


那天晚上,他一夜没睡,第二天找到工厂的老书记刘德田:“我不走了,留下来带着大家干!”


特变电工前身昌吉市变压器厂旧貌


值得一提的是,废墟前的承诺,成了一辈子的“军令状”。3月的昌吉,寒风刺骨。在倒塌的厂房前,53个工人投票选厂长,张新以51票高票当选。


他站在废墟上,给大家鞠了一躬:“从今天起,我也不拿工资,每月向父母借钱当生活费。


咱们一起捡砖头、捡钢筋,把厂房盖起来!只要大家肯出力,肯定能挣到饭吃!”当时工厂欠着银行23万、欠着债主50万,总共73万外债。


债主们找上门要拉设备抵债,张新拦在前面:“设备不能拉,拉走了我们就彻底没指望了。给我3年时间,我一定连本带利还上!”


没有钱,张新天天早上堵在银行门口,软磨硬泡一个多月,终于贷到3万块;没有材料,老书记刘德田带着大家,像纤夫一样把5公里外的钢轨拉回工厂,绳子在背上勒出两道血印;


没有起吊设备,工人们就人拉肩扛,把几百斤重的变压器零件搬上搬下,手上磨出一个个血泡。


那年冬天,大家在废墟上搭起塑料布棚子当车间,零下十几度的天,手冻得拿不住工具,就搓搓手接着干。


有一次车间着火,工人们冲进火海,用手捧起滚烫的变压器油(当时油温快100度),很多人手被烧伤,却没人喊疼。火灭后,大家说:“工资先不发了,把钱拿来修厂房、买材料!”


就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到1988年底,工厂不仅还清了部分外债,还让大家领到了工资。


1993年,工厂更名为“特变电工”,产值突破400万元;1997年,成功在上海上市,成了“中国变压器第一股”。



No.03

为啥特变电工能“一骑绝尘”?张新的“三大绝招”



从一个小厂做到新疆第一民企,张新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三次“踩准风口”的远见。


第一招:技术上“死磕”,打破国外垄断。1998年,国内搞电网升级,需要高压变压器,可核心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一台设备要花几百万美元,还得看人家脸色。


张新咬着牙说:“我们自己造!”他带着团队,先后重组了沈阳、天津、湖南的几家老国企,吸收他们的技术骨干,砸钱建实验室。


2006年,特变电工造出了中国第一台1000kV特高压变压器,比国外同类产品还便宜30%;


2009年,又造出世界第一台±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从此,中国电网建设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


现在,特变电工有2675项专利,其中837项是发明专利,国家级实验室就有好几个。在特高压领域,它的技术全球领先,国内每两个特高压工程,就有一个用它的设备。


第二招:跟着国家“走出去”,把生意做到70多个国家。2006年,“一带一路”还没提出来,张新就带着团队去了印度。


当时印度电网落后,经常停电,特变电工中标了当地765kV变电站项目。为了做好这个项目,团队在印度待了两年,不仅造出符合当地标准的设备,还帮印度培训了一批电力工人。


从那以后,特变电工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在巴西建特高压电站,让中国标准第一次进入南美;在塔吉克斯坦建水电站,解决了当地一半人的用电问题;


在印度、墨西哥建工厂,本土化率超过60%,既避开了贸易壁垒,又带动了当地就业。


现在,它的业务遍及70多个国家,2024年海外收入突破200亿元,成了全球电力行业都认可的“中国名片”。


第三招:提前布局“绿色能源”,抓住未来趋势。10年前,“双碳”(碳达峰、碳中和)还没成为热词,张新就看出“绿色能源”是大方向。


2008年,他在新疆准东戈壁滩上,启动了全球最大的单体多晶硅项目,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戈壁滩上搞光伏,能成吗?”


张新却很坚定:“未来肯定是清洁能源的天下,现在不布局,以后就跟不上了。”他带着团队在戈壁滩上修路、建厂房,顶着风沙搞研发,终于把多晶硅的生产成本降了下来。


这几年光伏产业爆发,特变电工一下子成了全球前三的多晶硅供应商,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它又开始布局储能、氢能等新领域,目标是2025年光伏装机量全球前三,储能产能达到100GWh,继续在“绿色能源”赛道上领跑。



No.04

从负债73万到年入千亿,特变电工给我们的3个启示



特变电工的故事,不只是一个企业的逆袭,更藏着普通人也能学的“成功密码”。首先是做人做事,“靠谱”比啥都重要。


张新刚接手工厂时,一没背景、二没资源,全靠“说到做到”赢得信任:承诺3年还债,就拼尽全力兑现;承诺让工人有饭吃,就自己不拿工资也要发钱。


老书记拉钢轨、工人火海救设备,都是因为相信他“靠谱”。做生意、交朋友,其实都一样:靠谱的人,就算起点低,也会有人愿意帮;靠谱的企业,就算遇到困难,也能扛过去。


其二是跟着时代“走”,别跟趋势“拧着来”。从特高压到“一带一路”,从光伏到储能,张新每次都能“踩准风口”。


不是他有“预言家”的本事,而是他始终盯着国家需要、社会趋势:国家要建电网,他就搞变压器技术;国家要“走出去”,他就拓展海外市场;国家要搞“双碳”,他就布局绿色能源。


普通人做事也一样,看清大方向,顺着趋势努力,比埋头蛮干更重要。


其三是再难的事,“抱团”就能扛过去。特变电工能从废墟里站起来,靠的不是张新一个人,而是53个工人拧成一股绳:没钱大家一起省,没料大家一起找,出事大家一起扛。


后来企业做大了,张新也没忘本:给员工建宿舍、办学校,带动新疆当地上万人就业,还在贫困地区建电站、修公路,帮老百姓脱贫。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不管是办企业还是过日子,懂得抱团、懂得感恩,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现在的特变电工,已经成了新疆的“骄傲”:年入1018亿,带动上万人就业,技术水平全球领先,还把“中国造”卖到了全世界。


但张新常说:“我们还是那个从废墟里站起来的小厂,只不过现在肩膀更宽了,要扛的责任也更大了。”


从负债73万到千亿帝国,特变电工的故事告诉我们:起点低不可怕,只要肯吃苦、敢坚持、会顺势,普通人也能逆袭,小企业也能变成“大巨头”。这,就是最接地气的“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财经   大佬   新疆   民企   电工   变压器   工厂   能源   设备   中国   国家   全球   工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