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日前,荷兰做了一个引发全球舆论轰动的决定。以“供应链安全”为由,对中国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实施全面管控,冻结其全球资产、知识产权及运营调整权限,强行暂停中方委派CEO职务,指派外籍董事掌控决策权并托管几乎全部股权。换而言之,就是打着“国家安全”的名义,直接抢劫中国海外资产。在欧洲经济下行,深陷中美博弈旋涡的背景下,荷兰这一决定,无疑直接激化了本就严峻的中欧矛盾。
从当下的情况来说,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的管制措施,表面援引“治理缺陷”和“技术保护”理由,实则与美国对华芯片围堵战略高度协同。
在荷兰行动前一日,美国刚刚升级对闻泰科技的出口管制,而荷兰经济事务部虽声称“未受美方指使”,但其政策时机与美方制裁的精准契合,暴露了西方在关键技术领域对中资企业的系统性排斥。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芯片IDM企业,其功率器件技术对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具有战略价值。荷兰此举不仅抢劫中国海外资产,更在切断中国打通海外市场的路径、破坏通过合法并购提升技术水平的路径。
毫不客气的说,中国如果再不出手,单纯停留在抗议、外交谴责,那后果恐怕会很严重。为什么?
一方面,是当下的欧洲很多国家,都有这种抢劫需求。我们以这次事件里的强盗,荷兰为例子。俄乌冲突这么久了,能源危机早已经是常态,工业、制造业的成本比持续推高,荷兰经济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放缓,2025年第二季度增长率仅0.1%,近乎停滞。我非常怀疑,这里面的数字,是为了“好看”,有作假的嫌疑。但在难民问题上,荷兰政府又比“白左”邦级,财政补贴失衡。加之外来人口带来的社会矛盾和治理成本,荷兰既有现实的抢劫需求,又有美国的政治施压。荷兰如此,欧洲各国几乎亦如此。
在此背景下,欧洲国家可能将劫掠中资技术资产视为缓解内部压力的捷径。若安世半导体案,我国未能实施有效的反击,甚至重创荷兰。就极有可能形成“破窗效应”,未来一段时间,就不光是欧洲一些困难国家会变本加厉,甚至一些没有抢劫需求的欧洲国家,同样会参与其中,从中国榨取利益,形成一套辐射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针对中国海外利益的“合法抢劫链”。
归根结底,荷兰的这次掠夺,是西方对华技术冷战的关键试探。中国若仅止于抗议,则海外价值数万亿美元的资产将暴露于风险中。局势已然如此,就必须让荷兰为其行为付出实质性代价,从而警示潜在效仿者。一旦形成效仿、群起劫掠,后果不堪设想。在全球经济碎片化趋势下,唯有坚决维护自身权益,才能避免中国海外利益成为他国危机转嫁的牺牲品。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