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生育,鼓励政策之后,接下来可能就是惩罚措施了?

中国古代为了增加人口,统治者却是奖惩并用。

越王勾践卧薪胆的强越政策中,最核心的莫过于“人口政策”,其内容如下;“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商鞅变法中奖励人口的政策主要采取措施:分户制度,规定成年男子必须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强制打破宗族纽带,形成以个体小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未分户者需承担加倍赋税,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推行。

1、这两天最轰动的新闻莫过于国家终于大范围发钱了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补贴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育儿补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从7月30日国新办关于育儿补贴制度新闻发会的新闻通稿,可以看出国家对育儿补贴制度的空前重视。

近几年,经济增速下行、消费萎靡不振,民间、学界呼吁国家普惠性全民发钱,以刺激经济的倡议从未间断。出人意料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大范围发钱的第一次居然给了育儿补贴,可见生育率危机已经是影响中华民族长治久安的最大隐患了。

中国人口2022-2024年连续三年负增长,新生儿总量已经跌破千万。2025年结婚率再创新低,人口危机几乎进入看不到头的下降通道中。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4》报告发出警示:中国人口将在本世纪末锐减至6.33亿,较当前14亿规模“腰斩”,创下近70年来最低水平。这一趋势不仅将重塑中国社会结构,更可能颠覆全球经济格局,成为21世纪全球共同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

如果中国人口在本世纪末出现腰斩的悲惨结局,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只是过眼烟云。比起关税战、就业难题、科技卡脖子,人口的崩溃式前景才是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最大挑战。国家首次全民大范围地发放育儿补贴,可见人口形势已经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为了保障育儿补贴发放,财政部官员7月3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财政将设立“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对于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补贴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除了国家层面的补贴外,很多省市自治区已经推出了各地的生育奖励政策。像呼和浩特的生育补贴就很给力,一孩一万,二孩5万,三孩10万,总计16万人民币。

2、生育补贴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

国家这次如此大力度的发钱鼓励生育,真的能扭转中国人口出生率的长期下降趋势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结果可能并不如人们所愿。

从资产收入结构上,中国的富人、中产、底层三大人群中,育儿补贴压根就不是为富人阶层准备的。只要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传宗接代、多生儿子,保证财富传承才是富豪们考虑的问题。远的不说,近期爆出的新闻,总少不了富人私生子的大瓜。从布鞋首富美籍私生子与接班长女的诉讼大战,到少林寺方丈与多名女性有私生子的实锤新闻,可见中国富人要想多生孩子,办法有的是。

对底层民众,有没有补贴,传统的生育观念一直不低。多一个孩子只是多一双筷子,万一众多子女有一个出息的,整个家族就有翻身的希望。育儿补贴只是强化了生育愿望,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生育率并无多大帮助。

影响整体生育率最大的群体是中产阶层,国家的普惠性育儿补贴对城市中产的生育愿望刺激效果有限。每孩每年发3600元,一个孩子三年共补贴10800元,分摊到每个月就是300元。在养儿问题上掸精竭虑的中国中产,每个月多300元也就补贴了点奶粉钱,在庞大的育儿开支中是杯水车薪。

从生育人群上看,95后、00后已经成为婚育主力,而这一群体的生育愿望又是各年龄阶段中最低的。再加上丁克家庭、女拳主义在中国年轻人中日益盛行,为了区区每月300元而改变生育观念的人恐怕不多。

国家大范围的育儿补贴是个好东西,给刺激低迷的人口出生率开了个好头。但仅仅发钱是不够的。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单纯奖励生育对出生率的提高作用有效,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推出过生育补贴政策,力度比我国这次的育儿奖励更大更猛。但都阻止不了这几个国家人口长期负增长的趋势。

3、奖惩并施刺激生育,可能是国家后续的政策选择

既然把鼓励生育作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最好的办法就是奖惩并用、恩威并施,两手都要硬。回想起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能够严格执行到位,决不仅仅是凭独生子女奖励补贴,而是严酷的一票否决式考核机制。对超生家庭,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职工直接就是开除处分。这种不近人情的高压政策才是让有多生想法的公职人员和广大群众不敢越线的杀威棒。

限制生育需要用强制手段,鼓励生育光靠奖励政策还不够,也要配合惩罚措施。当然,时代不同了,再采用计划生育式的强硬手段只会激发民众的反感和抵触。但在经济和法律上让不婚不育群体承担更多责任是合情合理的。

2024年11月,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严格的新法案,全面封禁“无子女思想”的宣传。根据这项新法,任何公开宣扬无子女理念的人将面临高达4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2.96万元)的罚款,甚至官员若违反这一禁令,罚款将翻倍至80万卢布。而对于企业法人,处罚更为严厉,最高罚款可达500万卢布。这是在生育观念上,俄罗斯以立法形势来引导方向。同时,俄罗斯还准备恢复征收苏联时代的“无子女税”。“无子女税”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刺激人口增长而推出的。为了解决人口问题,苏联政府1941年制定无子女税,该税法规定20至50岁的无子女男性和20至45岁的无子女女性,每月应向税务部门交纳工资额的6%。

向单身家庭征收无子妇税,同时实行“英雄母亲”的生育奖励政策,才使苏联卫国战争损失几千万人口的局面得到有效缓解。

人口出生率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而降低是世界大趋势,再加上追求享受是普遍人性,国家富裕必须伴随出生率下降,而人口低出生率一旦跨越红线,会让国家民族出现生存危机。而儒家文化圈的生育育更是低到令人发指,大陆、港澳台、日韩、新加坡都位居全世界生育率最低之列,这与东亚极度内卷的生存竞争不无关系。除了奖励生育外,树立正向的婚育观念,加强经济和法律上的引导也是重中之重。

从长期趋势上看,人口的雪崩式萎缩是中华民族未来的最大挑战。谁也不想看到21世纪末,5000年的中华文明,最后沦落到给外族腾挪生存空间的地步。要想刺激生育,小打小闹的生育奖励作用有限。必须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用计划生育式的执行力,和勾践、商鞅变法的奖惩并用政策,才能有扭转乾坤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育儿   措施   政策   国家   人口   中产   子女   苏联   生育率   出生率   俄罗斯   奖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