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是辞职,就是要我脑袋都没问题!”
陈锡联站起身,目光缓缓扫过所有人,一脸坚毅地将话说出口,陈云更是带头给他鼓掌。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加入了红军,一路跟着红军南征北战,是什么原因能够让陈锡联如此坚定的辞职?
陈锡联出生于1915年,那个年代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多家庭糊口都不容易,陈锡联家也并不例外。
他们家不仅土地薄少,还要养活4个孩子,纵然父母已经尽力劳作,但面对繁重的苛捐杂税,以及嗷嗷待哺的孩子们,他的父母依旧十分愁苦。
好在陈锡联的父亲是个勤快人,农闲时也会去务工,赚得虽然不多,好歹也能够贴补一下家中,好维持生活。
这样的日子虽然艰难,但一家人也能够相互扶持,好景不长,一次务工时,陈锡联的父亲受伤身亡,一家人的顶梁柱也就此倒下。
陈锡联的母亲一个人要养活4个孩子基本上不可能,她一边种田,一边做一些零活,生活依旧是捉襟见肘。
无奈之下,她不得已将已经懂事的陈锡联送到了地主家中干活,想着虽然辛苦,但至少能有口饭吃,事实上却是每天要放牛、干杂活,一天到晚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即便如此,地主对他们这些人也并不好,吃不饱是常有的事情。
陈锡联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日子,没忍住逃跑了,回到家中,他母亲实在没办法养这么多人,便将他送到别家,但生活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再多次逃跑后,他告诉母亲他过不了这样的生活,希望能够留下。
就这样,他再次和母亲以及弟弟们生活在一起,日子艰难,他只能跟着母亲去乞讨,可他的一个远房叔叔却觉得这是一种十分丢脸的行为,抓住他的母亲狠狠打了一顿,并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这个远方叔叔家中条件还不错,却如此对待他们,陈锡联有了参军的想法,想要通过参军来狠狠教训这些人。
他一直都在等,直到游击队的宣传,陈锡联将参军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没想到陈母并不支持他,反而声泪俱下说道:“我的儿,你如今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你走了,这个家可怎么办?”
面对母亲的眼泪,陈锡联十分无奈,但他知道若不改变这个国家,他们一直都会被剥削被压迫,所以他还是决定参军,即便是他的母亲用线头拴着两个人的手,他也偷偷解开,离开了家里。
正是因为家中艰难,陈锡联进入军队后,表现得十分勇猛,并正式成为红军的一员,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他就成为了共产党员,并凭借着勇猛的作战风格获得了营长的夸赞,““小胖人小志气大,打仗很勇敢,就像一个小钢炮。”
也是因此,他多了一个“小钢炮”的称号,时间一长大家也都习惯了这么叫,而他也彻底脱离了“放牛娃”的生活。
在部队的学习和见识让他认识到他的选择是对的,因此,在打仗上,他保持着勇猛的作战风格,但同样的他也有着理性的思考,并不会无脑傻冲。
春去秋来,一眨眼他就在战场上度过了七八个年头,而在战火中也将他锤炼的更加沉稳,他的职位也是一升再升。
1937年,卢沟桥事变让每个国人都感受到了日本人的野心,国共两党也选择暂时放下龃龉,进行第二次合作,陈锡联成为了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团长,并打下了多个模范战例,例如长生口伏击战、夜袭黎城等等。
当时,陈锡联的任务是与师前方指挥所组成先遣队挺进山西,他们代是代县以南苏龙口一带时,忻口战役正打的火热,而苏龙口和忻口距离并不是很远。
陈锡联通过观察四周,认为周围必定有日军机场,因此他开始和周围的军队以及老乡进行联系,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很快就弄清楚了阳明堡机场内外的日军部署,并决定夜袭机场。
制定好作战计划后,陈锡联带着部队急速前进,并按照计划顺利地将手榴弹塞进了机舱里,炸毁了日军的24架飞机,在当时中国的飞机都是非常少的,制空权基本拿不到,所以24架飞机对于日本人而言也算是数量不少了。
更别说在后来陈锡联还去进修了游击战术,并且在山西多次与敌人展开游击战,歼灭超过百名敌人,他的名气也被更多人知道。
而这也让敌人盯上了陈锡联,为此陈锡联更是受了严重的伤,可他却将“小钢炮”的称号发挥到了极致,一直都在和日军战斗,直到抗日战争胜利。
即便是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陈锡联依旧表现十分出色,无论是怎样困难的局面,他都能够想到办法破除困难,获得最终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各方面的战役基本告一段落,而陈锡联的付出也得到了该有的奖励,并被授予上将的军衔。
这让他心中十分高兴,虽然他不在战斗,但是他却依旧在为国家做贡献,1959年,陈锡联担任了沈阳军区司令员。
他按照命令训练军备力量,但当他得知国家经济面临困难时,他也会带着沈阳军区增产节约,并且大办部队农场,为的就是能够解决粮食供应问题。
到1975年时,他已经成为了国务院副总理并成为军委常委,后来更是帮叶剑英一起处理中央军委的工作,这不难看出他的职位上升的越来越高。
即便如此,他的为国为党做奉献的心却并没有改变,1980年,面对党和国家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问题,很多人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陈云就此发表了意见,认为该培养新人就培养新人,如果有必要的话,让位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提出这个意见时,陈云拿陈锡联来举例,陈锡联并未生气,反而认真说道:“别说让我辞职,只要为了国家好为了党好,就是让我掉脑袋我都愿意!”
他的一番话斩钉截铁,在场的人更是纷纷为他鼓掌,后来他虽然卸任了相关职务,但却一直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希望国家能够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
八办“视”界 | 历史上的今天 ——2月23日兰州八办纪念馆
2024-2-2310:54甘肃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官方账号
开国上将陈锡联的戎马一生——特别策划·初心与使命:闵绪国、韩凯丽
更新时间:2025-05-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