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省”科技工作者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三场,邀请4位在全省科技大会上受到表彰的科技工作者以“厚植创新沃土,勇攀科技高峰”为主题与记者见面交流。
张海霞:我是山东大学张海霞,已在无线通信与网络关键技术研发科研一线学习工作了近20年。我特别幸运,赶上了无线通信发展的好时期,见证了通信技术革新的全过程,还能有幸参与其中。工作以来,我和团队始终瞄准无线通信与网络技术国际最前沿,围绕无线通信传输与资源优化开展研究工作。在大规模天线技术、无线资源优化管理以及数据辅助的智能通信网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随着5G被列为“国家新基建”,我和团队率先开展了无线通信关键技术在工业物联网等领域落地应用研究,促进5G赋能工业制造、交通运输、高清视频传输等国计民生重点行业。针对复杂多变应用场景带来的新挑战,我们积极打通产学研通道,在特殊场景通信系统研发、智能传输与数据分析、车联网等核心技术方面持续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理论与技术成果,已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成功应用,服务海尔空调智能制造,支撑海信推出亿级用户视频服务系统,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10亿元,相关研究成果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余项科技奖励,为通信网络赋能产业应用做出了山大贡献。
我个人也因此先后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
史宏达:大家好,我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史宏达,主要从事海洋可再生能源研究。
2008年,基于我国海洋能资源丰富的特点,我带领团队正式踏上了探索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道路。十余年来,我有幸亲历并参与了我国海洋能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迈向初步工程应用的跨越式发展。
面向国家能源战略的重大需求,我们团队始终聚焦波浪能高效捕获与稳定转换等国际前沿领域。经过持续攻关,我们突破了“宽谱俘能、高效转换、稳定供电”等关键技术瓶颈,成功研制出适应我国海况特征的系列化波浪能原型装置。通过工程示范,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为我国在辽阔海域就地取能开辟了一条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为推动技术创新落地,我们长期与海洋工程、能源电力企业深度合作,在海岛渔村、科研平台等建立了多样化的应用场景,精准对接实际需求。目前,已有数十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关注并应用了团队成果,在各自场景下取得了预期效果并展现出良好可持续性。这显著加速了波浪能的商业化进程。
我们的技术成果已直接服务于海上通信、海岛民生、远海养殖、海洋观测等多个重要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4亿元人民币。相关研究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为我国波浪能的规模化、普适性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些努力也获得了多方认可:我本人有幸领衔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并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获评山东省先进工作者,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团队中还有3位成员入选了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
可以说,正是在这片“创新沃土”的滋养下,我们团队才能不断攻坚克难,努力在海洋能科技领域“勇攀高峰”,为国家能源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辛国胜:我是烟台市农科院辛国胜,主要从事甘薯遗传育种、甘薯脱毒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我坚守在科研一线29年,攻克技术难题10余项,研发出“甘薯人工昆虫互补二次授粉法”显著扩大了遗传范围,提升了育种效率,选育出10余个优质高产甘薯品种,有3个品种在国家区域试验中产量和食味均居参试品种第一位,分别为烟薯25、烟薯29和烟紫薯3号;甘薯作为无性繁殖作物,极易感染病毒病,研发出的“一刀切的甘薯茎尖剥离技术”既能高效脱毒病毒病又防止了种性变异;在栽培技术方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黑色地膜覆盖栽培甘薯技术,显著降低了除草剂的施用量,率先研发出插苗棒插苗技术,摆脱了用手插苗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甘薯超高温育苗技术、甘薯育苗棚烟粉虱防控技术等,为源头脱毒种苗繁育保驾护航。这些技术的研发,为甘薯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率先提出“科研单位+N家被授权单位+示范园区”的推广模式,在提高品种覆盖面的同时,又保证了种苗的纯正性,促进了产业健康发展。
工作以来,授权专利15项,发表著作1部、撰写论文40余篇,相关研究获得省部级成果6项、市级成果7项。
王琪超:我是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王琪超,博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主要从事大气海洋激光雷达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参与研制完成了我国首台无人机载测风激光雷达、首套漂浮式测风激光雷达系统。
我们团队开展了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遥感原理-关键技术-反演算法-工程装备-产业应用”全链条研究,通过多年技术攻关,自主研发激光雷达核心器件,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目前已形成覆盖地基、船载、车载、机载等全系列大气海洋激光雷达产品,构建了完整的产业化体系,并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累计在全球累计交付装备突破千余台套,得到国内外用户的一致好评。
团队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近百项,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立项支持,核心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一项。近年来团队培养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多位,发展案例入选了中央党史智库和新华社高端智库联合发布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中“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章节。
发布会现场,媒体记者观看资料片。
发布会结束后,媒体记者对科技工作者进行采访。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