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买俄油被罚关税国家出现,中方也被点名,暗示敢加100%就反制

斯德哥尔摩的谈判桌前,美国财长贝森特放下手中的文件,向全球媒体抛出一枚经济炸弹:“任何购买受制裁俄油的国家,必须准备好承受100%关税!”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记者,刻意停顿后补充:“这当然包括中国。”话音刚落,国际油价应声波动,全球能源市场的神经瞬间绷紧。

北京的反应快如闪电。不到24小时,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站在蓝厅话筒前,语气平静却字字千钧:“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这番表态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将美国的威胁挡在国门之外。

特朗普签署的总统令揭开了一场全球博弈。7月14日,白宫向莫斯科发出最后通牒:50天内必须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否则所有俄罗斯商品将面临100%关税。更狠的是,美国将启动“二级制裁”——任何继续购买俄油的国家都将遭受同等打击。

特朗普的幕僚们毫不掩饰目标,点名中国、印度、巴西三国,直指它们吸纳了俄罗斯80%的能源出口。

美国国会的立法机器随之轰鸣。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推出的法案,甚至授权对购买俄油国家征收最高500%关税,远超常规贸易战的尺度。

财政部官员放风称,正在筹备的中美贸易谈判中,“中国购买俄油和伊朗油的问题”已被列为正式议题。跨大西洋盟友同步施压,欧盟在同一周将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从每桶60美元猛砍至47.6美元,构筑起围剿莫斯科的联合战线。

面对美方将能源贸易政治化的企图,中方亮出清晰红线。斯德哥尔摩会谈中,当贝森特以关税相要挟时,中国代表团的反击直指核心——能源主权不容交易

中国官员强调:“我们是主权国家,石油采购基于国内政策需求。”言下之意明确:即便付出100%关税代价,中国也不会放弃自主决策权。

这种底气源于中国能源进口结构的韧性。目前中国每日进口俄油约200万桶,占俄罗斯出口总量的33%。看似庞大的数字,在中国全年6亿吨原油进口大盘子中仍有调整空间。

更关键的是,中俄已建成多元能源运输网络:远东管道年输油3000万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后累计输气超500亿立方米,加上北极航道液化天然气运输,形成海陆联运的立体格局。美国想用关税大棒切断这条生命线?恐怕鞭长莫及。

耐人寻味的是克里姆林宫的反应。面对特朗普的咄咄逼人,普京既未发表电视讲话,也未调动黑海舰队示威。官方声明仅有寥寥数语:“能源交易是市场行为。”这番刻意低调背后藏着战略深意——避免将中国逼入“反美同盟”的墙角,反而给北京留下充足外交腾挪空间。

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已悄然转向东方。2024年中俄贸易额飙升至2448亿美元,占俄罗斯GDP近10%。能源合作更是深度绑定: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加速推进,北极LNG-3项目引入中国破冰船技术,中俄蒙朝四国物流联盟初现雏形。

最具象征意义的莫过于货币结算变革:2023年底,人民币在俄外汇交易占比飙升至99.6%,彻底取代美元地位。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卢布-人民币直接兑换体系已默默运转两年。

中俄联手落子的速度超乎西方预料。就在美国发出制裁威胁的第七天,代号M-12的钢铁动脉在欧亚大陆腹地破土动工。这条莫斯科直通北京的高速公路,将两国陆运时间从30天压缩至12天,物流成本骤降40%。

同步推进的还有年输气量500亿立方米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其采用的“亚洲溢价”定价模式比欧洲基准价低12%,仅此一项每年可为中国节省240亿美元

四国联盟的物流网络更颠覆传统海权逻辑。朝鲜罗津港获50亿美元升级资金,中俄货物可直抵韩国釜山;哈萨克斯坦第三铁路口岸年运力提至5000万吨;中蒙俄经济走廊列车全面提速。

当美国海军巡视马六甲海峡时,欧亚大陆桥上的集装箱列车正以每周百列频次往来。这套避开海上咽喉要道的陆运体系,让关税壁垒的威力大打折扣。

特朗普的“关税核弹”未及伤敌,先在国内炸出裂痕。页岩油巨头连夜私会国会领袖,警告制裁中国将引发连锁反应——印度若转购沙特原油,美国页岩油出口市场必然萎缩。

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冷脸提醒白宫:“此类政策需与国会协调。”能源企业股价应声下跌,市场用脚投票表达担忧。

更让西方难堪的是经济规律的倒逼。欧盟对俄油限价令实施半年后,俄罗斯通过百艘“影子船队” 和非西方保险成功绕开封锁,出口量仅微降5%。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轻描淡写:“我们已适应制裁。”

当美国威胁祭出二级制裁时,国际油价不升反跌,暴露市场对政策效力的深度怀疑。历史教训历历在目:伊朗被制裁后建成独立金融体系,委内瑞拉靠石油外交突围。

如今中俄引领的去美元化联盟,参与者包括印度、沙特、巴西等二十国集团成员,远比伊朗时代更具颠覆性。

美国页岩油企业股价连日下挫,国会山的争吵声穿透白宫墙壁,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加速推进。关税大棒尚未落下,制裁的设计者已感受阵阵寒意。

欧亚大陆的能源地图上,新的输油管道正穿越西伯利亚冻土,人民币结算系统跳过纽约清算所,四国联盟的货轮在北极航道破冰前行。

当陆权国家用基础设施和本币结算构筑起防波堤,任何海上风暴终将成为遥远的喧嚣。主权从来不是谈判桌上的筹码,而是脚下坚实的土地。

信息来源:第三轮谈判前夕,美财长迫不及待地甩出一张“王炸”,不许中国买两国石油,否则就收重税

2025-07-27 06:00·利源说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4

标签:财经   反制   关税   中方   暗示   国家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能源   欧亚大陆   美元   西伯利亚   莫斯科   北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