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国求荣!为讨美国欢心将总统送进大牢,如今结局大快人心

在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中,总有一些人利欲熏心,为了个人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做出令人不齿的行径。

前南斯拉夫(后来的塞尔维亚)就曾上演过这样一出令人愤慨的背叛戏码。

1

20世纪末的南斯拉夫,正处于风雨飘摇、内外交困的艰难境地。

经历了长期的战乱与纷争,这个国家千疮百孔,经济濒临崩溃。

在北约进行长达 78 天的轰炸后,南斯拉夫的基础设施几乎被摧毁殆尽,工厂停工、交通瘫痪,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1999年战火中的诺维萨德

与此同时,整个国家债台高筑,仅有 1000 万人口的南斯拉夫,外债却高达 122 亿美元,国内经济因长期承受制裁而陷入崩溃的边缘。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盟,对南斯拉夫虎视眈眈,不断干涉其内政,西方以各种借口对南斯拉夫进行制裁,限制其发展,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重塑这个国家,使其在国际社会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信息来源:202403/25新华网,国际观察|北约轰炸南联盟25周年:战争遗祸仍在 动荡阴影徘徊

就在这样艰难的时刻,前南斯拉夫(后来的塞尔维亚)却上演了一出令人愤慨的背叛戏码,加速了它的灭亡。

2

米洛舍维奇,这位曾被称为“巴尔干雄鹰”的前南斯拉夫总统,在执政期间经历了前南斯拉夫地区冲突最为动荡的10年,也被称为是欧洲自1945年以来从未经历过的血腥年代。

没有人知道米洛舍维奇经历过一个怎样的“血色童年”——在纳粹铁蹄下自杀的双亲,令米洛舍维奇在稚嫩的心灵中埋下自我保护的盾牌。

“没有人会再打你们!”这句自由宣言令他成为塞族人的民族英杰。

1991 年,南斯拉夫联邦内部矛盾激化,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宣布脱离南斯拉夫联邦独立。

面对国家分裂的危机,米洛舍维奇果断下令向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边界地区派遣坦克。

尽管双方一度发生小规模冲突,但米洛舍维奇此举旨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在他心中,南斯拉夫的统一不容置疑,任何分裂行径都必须得到制止。

1992 年 3 月,波黑就国家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波黑穆斯林族和克族赞成独立,塞族抵制投票,此后,波黑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战争。

在接连不断的冲突中——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的小规模战斗,到波黑、科索沃的大规模屠杀——米洛舍维奇的精神和人格也在不断分裂。

他发动猛烈的战争只为保护塞族人民,要让他们远离“穆斯林的威胁”,然而他也被认为是用鲜血硬生生拼凑起一个分崩离析的国家,代价是20多万平民的生命......

波黑战争中的平民

1995 年 11 月,在美国的主持下,米洛舍维奇终于与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和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签署了代顿波黑和平协议。

虽然这份协议是多方势力博弈的结果,但米洛舍维奇积极参与其中,努力推动和平进程,只为了让饱受战火摧残的波黑人民能够重归安宁,结束这场血腥的厮杀。

持续47年的南斯拉夫联邦,也终结于波黑宣布独立的同年。

1995年,美国谈判代表理查德·霍尔布鲁克(左)与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讨论结束波斯尼亚战争

时间来到 1998 年 2 月,南联盟政府指责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武装分子多次发动暴力袭击,造成大量平民和警察伤亡。

米洛舍维奇果断派遣军队进入科索沃,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社会稳定。

在米洛舍维奇的观念中,科索沃永远是是南联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尔巴尼亚族武装分子的暴力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领土完整,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是绝对不容许的。

然而,他“铁托式”的统治手段,早已让他沦为了北约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1999年,美国及其盟国却颠倒黑白,指责南联盟在科索沃杀害了大批阿族居民,制造了 “人道主义灾难”,同年,以南联盟政府拒绝执行西方国家主导的和平协议为由,美国领导的北约,悍然对南斯拉夫进行了长达 78 天的猛烈空袭。

在这 78 个日夜里,南斯拉夫的城市被夷为平地,无数无辜民众失去生命,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打击。

一名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在科索沃西部贾科瓦附近的梅耶镇墓地悼念在战争中被杀害的亲人

但米洛舍维奇没有低下他那高昂的头颅,他领导南联盟人民奋勇抗击北约入侵,号召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

尽管双方实力悬殊,南联盟在军事和经济上都处于劣势,但米洛舍维奇始终坚守信念,绝不屈服。

同年 6 月,在国际社会的多方压力下,米洛舍维奇被迫同意接受和平协议,让联合国和北约接管科索沃。

这一决定是无奈之举,但他也是为了避免更多无辜生命的牺牲,为南斯拉夫争取一个喘息的机会。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铁骨铮铮的领导人,最终却惨遭同胞背叛,惨死了冰冷的在海牙国际监狱。

这个“叛国者”就是民主党领导人金吉奇。

3

金吉奇于1952年8月1日诞生于波斯尼亚沙马茨小镇。

虽在军人家庭的严格环境中成长,他却早早接触并深受西方思想熏陶,逐渐形成了明显的亲美立场。

他在贝尔格莱德大学攻读哲学,并远赴德国康斯坦茨深造,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金吉奇投身政治,于1989年参与创建民主党。

1997年短暂担任贝尔格莱德市长(2月至9月),后于2001年1月25日就任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总理。

国际媒体对金吉奇评价颇高,认为他才华出众,精通德语和英语。

在个人风格上,他偏爱黑色名牌西装,喜好宽体豪车,并收藏高档钢笔和手表。

科索沃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南斯拉夫还笼罩在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的阴霾之下,金吉奇就迫不及待地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会面,这一举动让他在民众心中的声誉一落千丈。

但凭借与西方的关系,在米洛舍维奇去职后,他从首都贝尔格莱德市长摇身一变成为南斯拉夫总理。

西方一直视米洛舍维奇为眼中钉,声称他是“战争犯”,要求南斯拉夫将其“引渡”到海牙受审。

南斯拉夫方面,包括一向反对米洛舍维奇的时任总统科什图尼察都严词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在科什图尼察看来,米洛舍维奇的问题是南斯拉夫自己的事,轮不到西方指手画脚。

可金吉奇却被西方许诺的十亿美元(也有报道说是十二亿美元)战后重建资金迷花了眼。

为了这笔钱,他把国家尊严、民族大义都抛到了脑后,精心策划起一场背叛行动。

2001年4月1日凌晨,金吉奇调动塞尔维亚警方,趁着夜色包围了米洛舍维奇在贝尔格莱德的住宅。

米洛舍维奇的守卫人员与警方发生了激烈枪战,现场气氛剑拔弩张,米洛舍维奇本人态度坚决,高喊“决不活着投降” ,展现出不屈的气节。

但金吉奇没有放弃,他见强攻不行,便改变策略,派出代表与米洛舍维奇进行谈判。

这些代表巧舌如簧,用尽哄骗手段,向米洛舍维奇保证只是在南斯拉夫国内受审,不会被交给西方。

米洛舍维奇或许是为了避免更多流血冲突,或许是对同胞还抱有一丝信任,最终选择了和平投降。

然而,金吉奇却毫无信誉可言。

仅仅两个多月后的6月28日,在没有经过任何合法程序、完全无视南联盟高层反对的情况下,他私自安排一架专机,强行将米洛舍维奇押上飞机,送往海牙。

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引发民众抗议,金吉奇直到米洛舍维奇被顺利移交后,才向国内宣布这一消息。

想象一下,当南斯拉夫的民众得知,自己国家曾经的总统,被本国总理以如此卑劣的手段送给西方时,内心该有多么愤怒和痛心。

信息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2006/03/12米洛舍维奇被捕前后

4

金吉奇的这一卖国行为在南斯拉夫引起轩然大波,他与科什图尼察也因此反目。

此后,他更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03年2月,南斯拉夫联盟在他的“提议”下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这一举动看似是国家名称的变更,实则是金吉奇进一步迎合西方、企图瓦解原有国家架构的手段;

同年3月3日,与他意见不合的科什图尼察也被迫交出总统一职,金吉奇妄图通过排除异己,实现自己在塞黑地区的独裁统治。

金吉奇以为用米洛舍维奇作为筹码,就能换来西方的大量援助,从而稳固自己的地位,让民众对他改观。

可西方在目的达到后,对承诺的援助开始装聋作哑,首批承诺的10亿元援助,最后只剩下7千万,还得等到年底才能兑现。

急于挽回局面的金吉奇,又将目标对准了南斯拉夫的“泽蒙家族”。

这个家族势力庞大,参与石油进出口获利颇丰,且是米洛舍维奇的支持者。

金吉奇想通过打击这个家族获取大量资金,稳固自己的地位,可这一行为再次犯了众怒。

2003年3月12日中午,金吉奇遭到米洛舍维奇时期的南斯拉夫特战队成员乔万诺维奇的狙击,随行的两名泽蒙家族成员还上前补枪。

就这样,仅仅当了九天总统的金吉奇结束了他充满争议与背叛的一生,终年52岁。

更讽刺的是,那些三年前推翻米洛舍维奇、摇着西方大旗上台的政客们,在金吉奇总理遇刺身亡后,就像一盘散沙,最终于11月彻底分崩离析。

而被关在监狱的米洛舍维奇,针对他的审讯进行了五年都没得出个结果,一直到2006年3月,米洛舍维奇最终因心肌梗塞死于海牙联合国监狱。

更讽刺的是,在他去世的10年后,前南国际刑庭终于公布了判决,宣告米洛舍维奇无罪,让人唏嘘不已。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2001年4月2日,去年黯然离开总统府,今年凄然沦为阶下囚,米洛舍维奇终于被捕

写在最后

金吉奇为了讨好美国、获取金钱,不惜卖国求荣,将前总统送进大牢,最终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大快人心。

他的故事也给世人敲响了警钟,背叛国家和人民的人,终将遭到历史的审判和唾弃。

至于米洛舍维奇,历史会如何评判这个充满争议的灵魂?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无论你爱他还是恨他,米洛舍维奇都已经用他的一生,深深地烙印在了巴尔干的历史画卷上!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区留下您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历史   卖国求荣   大牢   大快人心   美国   欢心   总统   结局   米洛舍维奇   南斯拉夫   科索沃   波黑   北约   塞尔维亚   国家   南联盟   贝尔格莱德   海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