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有村民捐的,还有首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捐的,故宫又出新展

10月17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将在故宫景仁宫展出。景仁宫是故宫博物院于2005年开设的捐献专馆,立有“景仁榜”镌刻捐献者名录。1945年至今,故宫博物院已累计接受社会各界800余人次捐献的3.5万件/套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许凯介绍,这些捐赠的藏品对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体系建设和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此次举办的“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是在景仁宫举办的第10个捐献文物主题展览,同时也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的第49个捐献展。

陆机草隶书《平复帖》卷(仿制品),原件由张伯驹、潘素夫妇捐赠。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首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捐赠的唐代三彩马亮相

1952年6月16日,郑振铎为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个人收藏这些陶俑,无甚用处。而各博物院,特别是故宫博物院,则极为需要。”

郑振铎先生是新中国文物事业的奠基人,首任国家文物局局长。任职期间,他以收购、征集和接受捐赠等方式为国家收集了大量文物,其中相当一部分拨交给故宫,为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收藏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晋王献之《行草书中秋帖》卷、唐韩滉《五牛图》卷等。

1953年,他将所藏陶俑等文物600余件捐献给国家,后亦拨交故宫博物院。1958年,郑振铎因飞机失事而牺牲,他的家人根据他生前常讲的“我死后,这些书全部要献给国家”这句话,将他一生视为第二生命的近十万册珍贵古籍藏书全部捐献给国家,后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在今天的展览开幕式上,郑振铎之孙郑源也来到现场。他说,故宫博物院从明清皇宫禁苑变身为人民博物馆,其中凝聚着无数先辈的心血与智慧。先辈们怀着对中华文化无比的热爱,将毕生珍藏无私捐赠给国家,这种化私为公的高尚情操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

此次展览中,由郑振铎捐赠的三彩马惊艳亮相。三彩马的鞍鞯上铺着绿色绒毯类鞍袱,鞍袱又称鞍帕,覆在马鞍上防止尘污,杜甫《骢马行》中的“银鞍却覆香罗帕”即指此。马全身施釉,以白、绿、褐为主基调,釉色明亮,唯独鞍袱正面未施釉,做出绒毯斑驳的效果。马躯体丰肥适度,骨肉匀停,为盛唐两京地区作品。

三彩马的一旁,是件三彩胡人牵马俑。高鼻深目,髭须浓密,身穿翻领衣,双手作握缰绳姿势,似在牵骆驼或牵马,亦由郑振铎捐赠。

三彩胡人牵马俑和三彩马,郑振铎捐献。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村民在家挖出玉壶春瓶等文物,后捐赠故宫

1985年,河南省商水县村民何刚在老家挖地基时发现一窖藏银器。同年11月,他会同村支书刘红恩等将19件元代银器捐赠故宫博物院。1986年2月,何刚又将存放银器的缸一并捐赠故宫博物院。经鉴定,该批银器被定为二级甲文物1件、二级乙文物11件、三级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遗存银器较少,何刚所捐珍贵文物填补了此类藏品空白,在以后的展览中被多次使用。何刚同志的名字也被镌刻在故宫博物院专门为捐献者设立的“景仁榜”之上。

何刚曾表示,凡是从地下发现的文物都应归国家所有。2017年,何刚在工地上不幸遇难。同年,故宫博物院在建福宫花园敬胜斋举办“何刚同志追思会”,向这位为中国文博事业作出贡献的捐赠者表达深切悼念。会上,何刚之子何俊清说,父亲的捐赠是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家里再穷,也从未为当年捐赠文物而后悔。

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表示,何刚同志的事迹是我国农民群体参与文物保护的代表之一,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这些高尚的行为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此次展览上有一件精美的玉壶春瓶,就是由何刚捐赠。撇口、细颈、硕腹、圈足的瓶式,流行于宋、元两代,影响后世。此瓶通体银鎏金,腹部两侧錾刻凤穿牡丹纹,外底足内压印“樊”字。凤凰象征鸟中之王,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自唐代以降,二者组合寓意富贵祥瑞,常用于装饰器物、服饰等。

银鎏金錾刻凤穿牡丹纹玉壶春瓶,何刚捐献。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展期一年,部分文物原件后期更换为仿制品

本次展览以“见人、见物、见精神”的展示思路,对应展览的三个单元——“念其人、记其功、彰其德”,旨在从捐献者、捐献文物、捐献精神的三个视角,全方位呈现捐献文物的深层意义与多元价值,引导观众深入了解捐献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呼吁公众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玉璧,章乃器捐献。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景仁宫前殿为第一单元“念其人”,下设“率先垂范”“家国情怀”“大爱无疆”“紫禁丹心”四个小节。选择的捐献者涵盖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贤达、港澳台同胞、爱国华侨华人、国际友人、故宫同仁等,他们以无私大爱守护民族文化之瑰宝,以拳拳之心铸就文明传承的丰碑。

蟠螭纹盉,章乃器捐献。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景仁宫后殿东侧为第二单元“记其功”,通过“合浦珠还”“众藏补阙”“华章赓续”三个小节,呈现捐献文物在实现清宫流散回归、补充院藏所缺、延续藏品体系三方面的价值。正是捐献者的慷慨捐献,帮助故宫博物院逐渐形成了能够完整展现重要门类文物发展脉络的藏品体系。

砗磲乾隆帝御题诗七佛左旋白螺,钟启明捐献。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景仁宫后殿西侧为第三单元“彰其德”,下设“仁心懿德”“铭心永记”两个小节。选取捐献者5封亲笔书写的信笺、3段真挚的话语及其捐献文物,彰显捐献者的高风亮节、仁心义举;同时展示故宫博物院为捐献者举办的展览、出版的图录等,表达对捐献者的铭心永记和对捐献精神的传承赓续。

据悉,此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展品类别包含书画、陶瓷、铭刻、玉石器、金银器、雕塑等,展期一年。受古建筑展出条件限制,为保证文物安全,本次展览将展出部分文物仿制品,包括陆机草隶书《平复帖》卷等,部分文物原件也将于11月3日和12月10日更换为仿制品。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历史   国家文物局   故宫   首任   展品   村民   局长   文物   捐献者   银器   藏品   仿制品   记者   胡人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