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红之后
LABUBU何去何从?
2025年6月10日,一只露出9颗尖牙、形似兔子的薄荷色玩偶在拍卖会上拍出了108万元(人民币,下同)的惊人价格。这只玩偶就是LABUBU,是近期风头无两的现象级潮玩IP。
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原意为知识产权,现一般指在文化领域具有高辨识度、激发情感共鸣、具有商业变现能力的文化符号。
百度指数显示,2025年5月前,“LABUBU”搜索指数一直位于4000以下,5月30日,“LABUBU”搜索指数首次过万。6月以来,其百度搜索指数更是一路走高,这样的搜索量也吸引了各路媒体后续跟进,LABUBU进入大众视野,掀起一场关于潮玩的讨论和狂欢。
“LABUBU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百度指数显示,有两个词条与“LABUBU”相关性较强,分别是“LABUBU全球爆火”与“LABUBU是哪个国家的品牌”。字母组合似乎带有一定迷惑性,但其实LABUBU是由中国艺术家龙家升设计,中国公司泡泡玛特出品,是实打实的“create in China”。
LABUBU的爆红轨迹不走寻常路,先吸引了海外市场关注,然后再传导到国内。
2024年,泰国当红女艺人Lisa多次在社交媒体上晒出LABUBU,引发了第一波LABUBU抢购热潮。同期,泰国公主被拍到随身携带LABUBU,泰国文旅随后跟进,授予它“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明星效应叠加官方背书,泰国及其周边国家所在的东南亚市场成为LABUBU火遍全球的第一站。
在欧美市场,LABUBU亦离不开如蕾哈娜、贝克汉姆等名人的聚光灯效应,其叛逆个性的外表,更是打破了欧美人对于中国娃娃的刻板印象,助力它在一众乖巧的玩偶中脱颖而出。其盛况可举一例,如在英国伦敦出现了黄牛为抢购LABUBU大打出手的情况。
可以说,LABUBU是中国文化产业出海的一个缩影,上一个风靡全球的中国文化产品是《哪吒2》。当美国封禁Tik Tok,美国网民涌入小红书,恍然发现一个教育普及、医疗普惠的中国;当《哪吒2》与《黑神话:悟空》等文化精品走出国门,当LABUBU成为“create in China”的新名片,身为中华儿女,有一种自信油然而生。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依存,虽然有个别国家企图打贸易战、关税战,但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LABUBU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智造”将化身文明互鉴使者,以共通共鸣超越隔阂,展现中国的文化气象与精神文明。
流量退潮以后
LABUBU的爆红一度带动泡泡玛特股价和市值暴涨,6月中旬曾将该公司CEO王宁送上河南首富的位置。但巅峰时期不可能一直持续,相对于消费者的热情,资本市场显得更为冷静克制。早在2025年5月,泡泡玛特原始股东蜂巧资本就集中出清了持有该公司的所有股份,累计套现22.6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1.10亿元。
泡泡玛特的股价回落,预示着消费市场也逐渐回归理性。6月24日,《新财富》杂志第23次发布500创富榜,蜜雪冰城创始人成为河南新首富,王宁的首富体验也告一段落。
过山车一般的流量走势引人深思,LABUBU爆红是否会昙花一现?批评者认为,LABUBU没有如米老鼠、白雪公主等传统IP的内容基础,没有可供持续挖掘的价值,所以总会迎来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说,被流量选中的IP,也可以被流量轻易抛弃,宛如时尚潮流中的泡沫。
面对流量涨退,王宁在泡泡玛特公司内部分享时表示,“从产品层面看,我们的目标不是让Labubu成为一时爆红的流行符号,而是打造一个具备长期生命力的IP。”据悉,《LABUBU与朋友们》动画剧集也在筹备中,意图丰富该IP的文化内核。
然而,LABUBU不一定要走传统IP的路。许多爱好者都提到,他们拥有的LABUBU如同他们的朋友、孩子,被自己赋予了独一无二的价值。他们并不依赖官方,而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给玩偶换装等方式,彰显个性与审美。在某种程度上,LABUBU的价值掌握在这类核心消费者手中。
勿忘初心
当热潮退去,投资客与黄牛离场、价格水分蒸发,真正的爱好者才是该IP长红的关键。作为文创产品,应回归文化本位,以创意激发灵感,以故事打动人心,并且持续更新以保持IP的生命力。答案,或许就在最初的起点。
来源丨豫税e评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