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潮: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政策|四中全会时间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在会上表示,“十五五”时期,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重点部署三方面工作。

雷海潮指出,一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明确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二是推动老有所养。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养结合服务。三是推动老有所为。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优化就业、社保等方面年龄限制政策,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

明确人口高质量发展方向

“十四五”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保障体系。此次,《建议》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进一步重点部署多方面工作。

雷海潮在会上表示,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建议》包括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议》明确倡导积极的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政策,发挥育儿补贴、个税抵扣等政策的综合作用,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补助示范试点,发展普惠托育和托幼一体化服务,有效降低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完善落实生育保险和生育休假制度,加强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服务。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从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到三孩政策的重大调整,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和扩展,最终形成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 为核心的战略新框架。其演进脉络清晰,政策体系日益系统化。

2023年是人口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转折点。5月,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首次正式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次会议明确指出,中国当前人口发展呈现 “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 的新常态,并要求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上,以适应和引领这一新形势。

随后7月发布的《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生育支持政策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文件,进一步阐述了具体思路。核心包括加大对“人”的投资(涵盖教育和健康);倡导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特别是加强生育保障的基本制度建设,如探索婴幼儿照护补贴、将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等。

随着人口发展战略方向明确,相关政策开始在多领域协同推进和深化。2023年11月,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协调相关部门,在教育、税收、住房、就业等经济社会领域出台更多支持性政策,并重点加强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设,这表明支持措施正在走向具体化。

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作出了重点部署。文件明确以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为核心,提出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具体包括发展普惠育幼服务体系、探索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以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而后同年地方性政策密集出台,这些地方实践为全国政策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以上时间线梳理来看,中国的人口政策呈现高质量发展的鲜明趋势。从管理数量到提升质量:政策核心已从控制人口数量,彻底转向通过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来支撑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构建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政策范围远超单一的“生育”环节,覆盖了婚恋、生育、养育、教育、养老等各个环节,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面的支持系统。央地协同与精准施策:中央负责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同时鼓励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差异化探索和创新,使政策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政策一手抓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在提振生育水平的同时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通过多举措并行积极化挑战为机遇。

生育支持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事实上,顶层设计强调人口高质量发展,根本目的在于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国家出台多项生育支持政策,比如发放育儿补贴等,很多家庭感叹政策利好。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表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生育支持政策,起到政策叠加的效能。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

在经济支持方面,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纳入了个人所得税附加扣除,扣除标准从原来的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个子女2000元,各省份均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超六成统筹地区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

在时间支持方面,各省都普遍延长产假,设立配偶陪产假、父母育儿假。在教育支持方面,各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减免学前一年也就是现在大班的保育教育费,不少地方还实施了“多孩子女同校”政策,方便父母接孩子。

在住房支持方面,多渠道拓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一些地方提高了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这些相关政策相互叠加,效果逐步显现。

郭燕红说,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优化生育全程服务。全面实施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落实妊娠风险筛查机制,强化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全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新生儿访视率都稳定保持在90%以上。

近年来,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改善,处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推广无痛分娩服务,提高产妇分娩舒适度。综合防治出生缺陷,支持救助经济困难家庭患儿8万余名。

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通过支持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托育机构、用人单位办托、托幼一体服务等,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各地还通过实施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措施,降低托育服务价格,为群众提供普惠托育服务。2024年,全国托位数达到573.7万个,比“十三五”末提高了126%。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育儿   政策   全会   友好   时间   社会   雷海   人口   国家   健康   体系   建议   少子   托幼   重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