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国地缘博弈又开新战场。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6月28日的报道 ,俄总统普京在参加俄各地青年中心开幕时表示,“显而易见的是,俄罗斯的未来,在于北极,在于北极的开发,我们正在积极开发北极地区”。在此之前,普京曾多次强调北极地区的重要,但如此明确地将国家命运与北极捆绑,貌似还是第一次,这充分说明了北极对俄罗斯“不可或缺”的核心地位,也说明了普京对该地区的重视。
北极地区一般指的是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主体和周边冻土带、岛屿和苔原,总面积约为2100万平方公里。在漫长的大国争霸史上,北极一直都是被忽略的存在,究其原因不难理解,就是气候太恶劣,用咱们的话说“鸟都不拉屎”的地方。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这片被认为是“不毛之地”的区域,重新进入了各个大国的视野,并成为了竞相争夺的香饽饽。
一方面,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说,北极地区占全球未探明石油储量的13%,和未开采天然气储量的30%,煤炭储量占全球的9%-12%,在北极圈内拥有多座世界级储量的大铁矿,格陵兰岛拥有全球第2大的稀土矿,其中钕、镝储量可满足未来全球1/4需求。如果将北极的自然资源换算为美元,那么保守估计,其资源总价值将超过60万亿,很显然,面对如此巨大的蛋糕,没有哪个大国会不动心。
另一方面,北极拥有极高的地缘价值。在20世纪之前,北极被各国视为“不可征服”的地区,是“地理障碍”而并非“战略资产”,马汉的《海权论》对其避而不谈,麦金德的地缘学说,也仅仅将其视为欧亚大陆的“北部屏障”,是苏俄用来阻挡美英包抄的“自然长城”。但现在情况不同了,随着核潜艇和导弹的出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昔日的“冰封废土”,呈现出极高的地缘战略价值,谁如果忽视,谁就会输掉未来。
比如说,随着气候变暖,北极冰层加速融化,北极航道成为了一种可能,尤其是俄罗斯主导的东北航道具有极高战略价值。该航道全长约5600公里,80%的航段位于俄专属经济区内,若该航道成功成熟通航,亚欧航行缩短25%-40%,亚美航行缩短20%,将成为全球炙手可热的新贸易路线。美国之所以积极谋求格陵兰岛,除了该地区丰富的稀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不让俄罗斯彻底主导北极航线。
再比如说,随着科技与军事技术的发展,北极已经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2018年北约组织31国5万人军演,对抗俄罗斯在北约的军事活动;2023年美国首次在格陵兰岛部署F-35战机;俄罗斯则以摩尔曼斯克为前进基地,在北极地区部署大量核潜艇和水面舰艇。美俄之所以如此激烈的争夺北极地区,是因为该地区是美俄之间的最短攻击路线,洲际导弹从北极发射15-20分钟即可覆盖莫斯科或者华盛顿。
因此不管是从资源争夺,还是从航道争夺,还是从地缘安全的角度来看,俄罗斯都必须拿下北极,或者至少吞下大部分,再不济也要确保本土安全。本来以俄罗斯力量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哪怕俄罗斯的破冰船数量远超美国,但有了中国经济力量的加持,实现对北极地区的主导还是有希望的,所以普京才会称中国是一个“北极国家”。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