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我国在2024年全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每人4.13万,其中被人视为能够“富可敌国”的广东和江苏地区,竟然也仅仅排在第六名和第四名。
那么,这个能够被视为“富裕表”的大榜单中,前三名分别是哪里呢?您的家乡在其中吗?
2025年1月21日,在进行了针对前一年的数据精确统计之后,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的平均数据,以及各省百姓能够支配的收入数值。
其中,我国的6个省份百姓平均收入值都超过了4.13万的平均线,排名第六的省份就是人均收入5.1万的广东省。
与2023年相比,广东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情况都有所提升,其中农村人均收入的增幅达到了6.3%,要比城镇收入涨幅高了2.4%。
这主要是因为广东地区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把“加速乡村全面振兴”的口号付诸行动中,推出了包括“广东民营经济30条”等一系列政策为农村经济振兴保驾护航。
在排行榜上,广东的前面还有人均收入5.5万的江苏,以及人均收入6.7万的浙江。
这两个省份的整体经济情况长期以来都是排在各省前列的经济大省,无论是在民营轻工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还是在新兴的智能制造业、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起的高新技术产业,都有着非同一般的优势。
当然,江苏和浙江两个省份的经济发展能够维持产业的均衡性和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的高等学府和相关的科研机构,能与各行业的企业进行有效地融合。
各种人才向各行业的大量补充,也成为了企业发展、地区发展、百姓盈利的重要支持之一。
既然这两个省份有着这样的优势,那么,在排行榜前面的又是谁呢?
一个地区的发展,并不是靠着简单的努力就能够实现的,而是多种不同的条件和因素所决定。
比如浙江、江苏等地有着临海地理优势这样的自然因素,还有水资源、人口数量、历史因素等硬件条件都能够成为支撑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有资源配置以及组织管理、人才储备等软条件具有着决定性的因素。
排在前五的名单中,京津地区就有着十分过硬的软硬条件。
京津地区经常与河北连在一起被称为京津冀,不仅因为这些地区的距离很近,更主要是这些地区在地理方面能够通过交通优势形成一个巨大的联通网络,这样就能够让河北省甚至华北地区的人才涌向天津、北京。
同样随着人才的汇聚,京津地区也有着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优势,尤其基础设施方面更为完善。
北京曾经在民国时期就是首都,天津也是九河下梢的水陆码头,两者在港口、铁路、交通等方面也有着发展早、建设全、网路广等特点。
现在的京津地区,已经通过自己的优势转化为自己的特点,成为了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领头羊地区。
在2025年的最新统计报表中,天津以5.35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力压广东、江苏两省,北京也以8.54万的数额超过了浙江。
不过,尽管北京是首都、是政治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但却并没有在排行表中排名第一,被称为“魔都”的上海,以人均8.8万的可支配收入占据第一的位置。
交通便利、行业丰富、产业均衡,人才储备等方面对于发展经济有利的资源,上海都拥有着极强的优势,并且还已经构筑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复合型金融产业生态产业链。
有了这些条件,上海在商贸货运、电子产业、人工智能、金融投资等领域甚至已经成为了世界顶尖的存在。
或许有人会发出疑问,为什么上海、北京、天津这些并不能称为“省”的直辖市,在发展经济方面有着这么强的力量?
其实,这个问题不应该单纯地用“省”和“直辖市”这样的行政区域名称来看待,而是应该反过来看,是因为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文化、历史方面都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
无论是直辖市还是省,我国的各个地区都能够保持着稳定的趋势进行发展,这都是我国强大、强盛的表现。
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祖国为人们遮风挡雨,才能够让我们有稳定的生活、稳定的收入。
作为普通的百姓来说,或许会有人认为国家统计局统计出的这些数据指标与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其实却并非如此,正是因为有了每一个人的努力工作,才会让整体的数据有所增长、国家的综合实力有所进步,相应地,百姓的收入才会增高,消费能力也会增强,日子过得才会更滋润。
参考资料:
【1】《最新公布!31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光明网
【2】《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 增长5.1%》中国网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