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屠杀他们500万子民,为何如今成他们最好的“亲密伙伴”?

日本以前,特别狠,跟我们现在看到的日本一点不一样,它把手伸到别人家里去抢东西打人,在我们这边还有东南亚很多地方干了天大的坏事,杀了很多很多人,五百多万老百姓死在他们手上,想想那个血流成河的场面就很可怕,他们抢东西放火烧村子,把人当牲口使,干的那些事几十年后人们提起来还恨得牙痒痒,那是真正的侵略者。

后来打仗结束了他们输了,他们那些当兵打仗的回了家,日子过得很差,吃都吃不饱,天天饿肚子,国家也给炸得稀巴烂,工厂烧没了房子塌了,什么都没了。他们那个时候什么国际上的朋友都没了,大家看他们的眼神都是又恨又怕又讨厌,谁也不搭理他们,东南亚那些被他们打过的国家,更是恨之入骨。事情就是这么变的,谁也没想到,今天日本和东南亚那边的关系看起来还挺亲近,像伙伴一样。

打仗打完没几年,世界变成了两个阵营搞冷战,美国跟苏联对着干,美国一看日本那个位置特别重要,在东面压着苏联和中国,美国人的想法就变了,觉得不能让日本一直这样趴着,得扶一把,让它站起来给自己当帮手看着东亚这块地方,美国人就开始给日本送钱送机器送订单,帮他们重新盖工厂修路搞建设,美国人拉着日本不让它再打仗,但也没让它赔多少钱给那些被它打过的人,这事对东南亚那些国家来说是根刺。日本人自己也明白光靠报仇那一套不行了,世界换了玩法,他们也得换个活法,过去拿枪杆子抢的东西守不住,得换个办法去占位置。

五六十年代日本自己缓过劲来了,它那个小岛地方小人口多还缺东西,它要活下去要发财就得想办法,日本自己的东西便宜做得也不错,可是在世界上卖东西人家一听日本牌子就不敢买,名声太臭了,特别是亚洲这边的人记着仇呢根本不买它的货,它没办法只好拼命去讨好美国市场,那边离得远过去的仇恨记得不深。它知道自己必须跟亚洲这些邻居重新打交道才行,光盯着美国风险太大,别人稍微卡一下脖子它就受不了。它开始搞赔偿,给东南亚国家钱和技术帮着搞点小工程小项目,算是跟过去做个切割的意思,虽然赔的那点钱跟它们造成的伤害比起来差得太多根本不够看,总比一点没有强,人家东南亚国家刚开始也是硬着头皮接的,心里憋着气恨着呢。

七八十年代日本彻底有钱了,钱多没地方花,它开始大规模在东南亚撒钱搞建设,它们叫这个官方开发援助(ODA),给你修水坝给你盖电厂给你铺铁路,修公路建医院搞港口,东南亚好多国家基建项目后面都能看到日本人的钱和机器,它们出钱你出人工地盘把它拉起来。这些工程在当时很重要,东南亚各国自己家底薄拿不出那么多钱搞这些大项目,日本愿意出大头那就弄吧,慢慢搞起来路通了电来了工厂能开了,东西好卖了经济慢慢也就热起来了。

日本还特别愿意借一大笔特别便宜的钱给这些国家,利率很低期限很长,几乎算是白送给你用,谁不喜欢这种便宜的银子,借了它的钱修桥铺路办厂子。日本人也聪明知道做生意光有路不够还得有人买它的东西,它就开始把这些基建项目的订单大部分给它自己的公司来做,给日立给丰田给三菱给东芝,让它的机器设备出口到当地,又借着修好的路和港口把当地的便宜原料比如橡胶木头矿石原油运回日本去加工,生产出来的东西像汽车电视电冰箱再卖回给东南亚国家,这生意转起来它就两头都占了便宜,钱从左手倒腾到右手最后还是流回它自己家。时间久了双方都习惯了这种搞法,我掏钱给你修个路弄个港口你舒服了我也方便出货,互相都离不开谁嫌弃谁呢,这种紧密的经济链条把你牢牢跟我绑在一块。

日本还搞文化这一套,电影漫画动画游戏一股脑儿送到东南亚各个地方,年轻人看动漫长大的不少,街头巷尾电视里放日本电视剧电影,年轻人听的是日语歌穿的是日本流行时装,感觉时髦起来了,他们对日本的文化比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还要熟,天天接触自然就觉得日本东西很亲切很酷。日本政府出钱让东南亚学生去日本读书学技术,奖学金给得大方,回来的人不少觉得日本好,成了两边沟通的桥梁。

日本国内的专家被派去教技术教管理,手把手地教当地人怎么开工厂怎么搞经济,时间长了在人家地盘上也积累了不少人脉,认识了不少有路子的人。日本还在东南亚搞点文化活动,开个文化中心,搞个什么日本年,发点文化贡献奖,把合作搞成文化的样子。虽然老一辈的人心里还记着当年的惨状,知道日本人是怎么对他们父辈的,可年轻人没经历过那些事,他们只看到现在这繁华的景象只看到便利只看到酷炫只看到日本带来的钱和技术,那些沉重的历史记忆传不到他们身上。

说到底日本从过去的那个杀人放火的侵略者变成今天东南亚那边看着还不错的伙伴,它不是靠良心发现,没那回事,路都是它自己一点点摸出来的。打仗结束之后世界变了规矩也换了日本被逼着只能选择一条新活路,做生意搞经济成了唯一的选项不能拿枪那就拿钱拿机器,它靠着美国的安排躲过了该付的大债,又仗着有钱有技术硬是砸开了东南亚的大门。搞经济援助大把撒钱砸基建,提供便宜贷款搞投资,把当地经济绑在自己的产业链上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输出动漫电影电视剧让年轻人喜欢上它的文化,培养留学生培养亲日派搞文化渗透。

这些招数很实在也很有效很慢很费钱费时间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弄下来滴水穿石慢慢撬开了防备的心门。当年那段血淋淋的历史伤口没法消失大家其实也不想老提着,过日子要紧往前看总比回头恨要好,年轻一代没经历过自然看得淡,老一代看在实实在在的利益份上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现在的亲密关系是花大价钱买来的也是形势逼出来的,经不起大波浪但维持个表面上的伙伴总比再看到刺刀要强,历史是过去今天的人还得继续做生意吃饭活下去,这就是现实它就在那里谁都无法否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历史   日本   亲密   伙伴   万子民   东南亚   东西   美国   日本人   便宜   经济   文化   地方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