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生日,彻底暴露了谷爱凌的“真实现状”,朱婷的话应验了

文|言午玉

编辑|黄毅来了


在世界体坛,谷爱凌无疑是备受瞩目的新星。

15岁时,她便斩获个人首个世界冠军,此后更是在各类赛场上大放异彩。

不过,在她看似辉煌的职业生涯背后,争议却始终如影随形。

近日,一场生日宴让谷爱凌的真实处境彻底暴露。

而她的经历,也恰好印证了朱婷曾说过的话。

1、生日宴上的不和之音

近日,谷爱凌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组庆生照片,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照片中的她,身着粉色连衣裙,周围环绕着暖黄色气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不过真正让网友在意的,是她在配文中透露的信息:

“这些年第一次过生日,之前没受伤时每年都在训练中。”

这寥寥数语看似简单,却道出了运动员背后的心酸。

回顾谷爱凌这一年,可谓是伤病不断。

在一月初的莱克斯公开赛中,她虽然以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决赛,但脚部却意外被冰渣划破。

据工作人员回忆,当时她的裤脚处血迹明显,但她仍专注比赛,直到结束才去处理伤口。

在之后的阿斯本极限运动会上,谷爱凌在尝试高难度空中转体动作时,因重心不稳摔倒。

这次受伤不仅对她的背部与臀部造成严重挫伤,甚至还加剧了此前的脚部伤势。

休养一个月后,谷爱凌的肩部骨骼又出现明显的断裂痕迹。

各种伤病的积累让她不得不放弃后续的比赛以及训练计划。

在经过将近半年的治疗后,谷爱凌于八月份在新西兰进行恢复训练。

然而,命运却没有放过这个滑雪界的“天才少女”。

当时,她正准备从跳台出发,不料一名无关人员突然闯入训练区域。

这一举动打乱了她的动作节奏,导致她在腾空过程中身体失衡,重重摔落在雪道上。

事后,谷爱凌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这是一次“很可拍”的人为事故。

受此影响,训练计划被打断的她,只好“被迫”给自己过了一场生日。

在评论区,绝大多数网友都送上了祝福,期盼她能早日康复、重返赛场。

不过,也有少数声音与这份善意相悖,出现了不和谐的言论。

一些人翻出此前伤病退赛的经历,嘲讽谷爱凌喜欢“拿伤病博同情”。

更有甚者,揪住她不在国内庆生,质疑其“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些尖锐的声音,揭开了谷爱凌这些年辉煌生涯背后的残酷现实。

即便她为国家拿到再多的荣誉,也始终得不到某些国人的认可。

而这一切争议的源头,还要追溯到谷爱凌曾引发广泛讨论的国籍问题。

2、“无家可归”的雪公主

回溯谷爱凌的成名路,网暴几乎与荣誉相伴而生。

2003年,她出生于旧金山,父亲是一名美国人,母亲则是北京的一位滑雪教练。

在母亲的培养下,三岁就接触滑雪的谷爱凌展现出了自身极高的天赋。

九岁那年,她一举拿下全美少年组冠军,之后的几年间,更是累计获得五十多枚比赛奖牌。

除了在滑雪赛场上屡创佳绩,谷爱凌在中文学习上也从未松懈。

母亲不仅常向她传递中国文化与理念,还会带她回北京走亲访友,只为让她牢记自己的“根”。

2019年,16岁的谷爱凌在夺得世界杯冠军后,宣布加入中国籍,并出战之后的北京冬奥会。

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网友的热议,外界也对这位天赋异禀的“雪公主”充满期待。

在冬奥会上,谷爱凌凭借个人出色的发挥,最终取得了两金一银的成绩。

她也成为了奥运历史上第一位在单届比赛中获得三枚奖牌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

就在众人为谷爱凌取得的成绩欢呼雀跃时,一场采访却让她的口碑瞬间崩塌。

赛后,当美国记者问到谷爱凌为什么要变更国籍时,她用英语回复到:

“在中国我就是中国人,回到美国我就是美国人。”

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让很多人觉得她在国籍认同上缺乏明确的立场。

一些网友骂她是“墙头草”,嘲讽其拥有“自适应国籍”。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冬奥会落幕没多久,谷爱凌便返回了美国。

此后,她频繁在中美两地间往返。

在中国时多以拍摄商业代言的行程为主,而一旦分享日常生活动态,场景又往往在美国。

这种行为让更多的网友怀疑谷爱凌之所以变更国籍,其目的在于“捞金”,称其“中国赚钱美国花”。

起初,对于这些网络上的争议,谷爱凌并不在意。

但随着网暴愈演愈烈,她在社交媒体上罕见发火:

“在加入中国的这几年间,我为国家拿到了几十枚金牌,你们骂我的人又做过什么?”

可惜的是,这一回应并未平息争议,反而让谷爱凌陷入了更深的舆论漩涡。

3、辉煌背后的“真实处境”

回顾谷爱凌的职业生涯,她之所以会遭遇这般争议性评价。

很大程度上源于部分国人秉持的“狭隘爱国主义”。

这种观念让他们难以客观看待运动员的个人选择,也忽视了她们为国家带来的荣誉。

在这一点上,女排前队长朱婷就深有体会。

当时,在里约奥运会结束后,她前往土耳其联赛征战。

对于运动员而言,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本是人之常情。

然而,部分人却无端给她贴上了“背叛者”的标签。

东京奥运会期间,朱婷重返国家队,带伤出战,结果连八强都没有进。

赛后,她本以为会得到谅解,没想到面对的却是铺天盖地的谩骂。

带着国人的“排挤”和治疗所需资金的压力,她无奈再次远赴海外。

自她离开后,中国女排在国际赛事中屡屡失利、成绩下滑。

这时许多人又纷纷呼吁,希望朱婷能回归赛场,带领队伍走出困境。

怀揣着国人的期待与内心的使命感,朱婷毫不犹豫地选择代表国家出征巴黎奥运会。

然而在赛事中,中国女排最终不敌土耳其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遗憾止步。

赛后接受采访时,朱婷的话语里满是遗憾与落寞。

令人唏嘘的是,她的付出与努力并未换来观众的认可,反而被指责为“不是真心为国打球”。

面对这些流言蜚语,朱婷早已“免疫”,她对着镜头无奈地说道:

“运动员最怕的不是伤病,而是拼尽全力后,还要被人在背后捅刀子。”

谷爱凌和朱婷的经历,就像两面镜子,映照出公众对待运动员的态度问题。

当今社会,一些国人用狭隘的爱国主义“绑架”运动员。

他们只看结果、不问付出,无视运动员追逐梦想的权利与为国争光的初心。

真正的爱国,应是理性看待运动员的选择,为他们的拼搏喝彩,为他们的挫折鼓劲。

唯有摒弃狭隘,才能让运动员无后顾之忧,在赛场上为国家赢得更多荣誉。

也让爱国主义展现出更包容、更温暖的力量。

写在最后

一场生日照引发的网暴,撕开了当下舆论环境的“病态现状”。

希望在未来,人人都能带着尊重与包容去看待运动员的选择,让她们体会到社会的善意。

部分参考文献:

南方网|《谷爱凌晒22岁庆生照,透露因伤没有训练》

新华社|《谷爱凌:因“人为事故”意外受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体育   现状   真实   生日   朱婷   运动员   国籍   伤病   中国   国人   冬奥会   赛场   网友   国家   爱国主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