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日外交官会见的照片大家都刷到了吧?好多朋友盯着日本人的鞠躬,一个劲儿说 “解气”“扬眉吐气”,还有些人跟着 “喘大气”,觉得这就算咱们赢了。
我这退休老人看了,想跟大家掏心窝子说几句实在话:可别被表面的礼节晃了神,更别盲目 “喘”,大家可能没注意到,日本人离开下榻宾馆时,可是一言不发、神色凝重的,这背后的心思,得好好琢磨琢磨。

中日外交官会见场面
首先得说清楚,鞠躬本就是日本人的传统礼节,就像咱们见面握手、道声 “你好” 一样,是人家的日常规矩,跟 “服软”“认输” 压根不是一回事。这让我想起曾国藩当年说过的话,他早看透了日本人 “外柔内刚” 的性子 ——“外示柔服,内蓄凶谋,徒饰虚文,其心不可测也”。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表面上客客气气、鞠躬弯腰,显得顺从又懂礼,可肚子里藏着自己的盘算,那些周到的礼节不过是 “场面活儿”,真心思得看实际行动。
说到这,我得给大家举两个老例子。晚清的时候,日本使者来中国,见面时鞠躬弯腰、礼数周到,一口一个 “仰慕中华”,可转头就派人偷偷测绘中国沿海地形,没过多久就发动了甲午战争;还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日经贸谈判时,日方代表每次见面都鞠躬问好,态度谦和得很,但在核心利益上寸步不让,背地里还在技术转让上藏着掖着,从没真正敞开心扉合作。这些历史都说明,日本人的 “礼” 和 “心” 往往是两回事。

中日甲午战争日军进攻
这次会见也是如此,日方鞠躬再诚恳,转头离开宾馆时却一言不发,这背后藏着的,是对涉台、东海等问题上我们坚定立场的不甘,是对咱们国家实力的忌惮,而不是真的 “服了”。曾国藩那辈人早就提醒过,别被人家的 “礼” 迷了眼,他们的礼节再多,要是背后还在打小算盘,那鞠躬也没啥实际意义。
我们这代人,见过国家困难的时候,也一步步看着国家慢慢变强。我特别理解大家看到对方 “放低姿态” 时的开心,那种自豪感我也有。但咱们得理性一点:1950 年的时候,咱们没多少飞机坦克,照样在朝鲜战场上让美国人坐下来谈判,靠的不是对方鞠躬;今天我们谈台湾问题、谈东海权益,靠的也不是 “对方弯不弯腰”,而是天上的卫星能盯着海峡动向、海里的军舰能守着岛礁安全,是我们的经济、科技、国防这些硬实力撑起来的 “腰杆”。

我国辽宁舰
网友们有点 “喘”,这份爱国情特别可贵,但真的别把 “鞠躬” 当成 “赢了” 的证明。真正的赢,是我们守住了国家的红线、维护了正当权益;真正的自豪,是不管对方是鞠躬问好,还是一言不发,我们都能挺直腰杆,守住自己的利益。日本人离开时的沉默,不是妥协,而是暂时的 “没辙”,咱们更得保持清醒 —— 别盯着人家的腰弯不弯,要盯着自己的脊梁挺不挺;别为表面的礼节 “喘大气”,要为国家的硬实力 “提底气”。
最后我想多念叨一句:下次再看这类外交新闻,咱们别光盯着鞠躬、着装这些小细节,多想想 “咱们的红线有没有守住”“国家的利益有没有保障”,再看看对方实际做了什么。曾国藩的眼光咱们得学着点,看事情要看本质,靠着自己的实力站稳脚跟,才是真踏实、真自豪。国家越来越强,咱们的腰杆也该越来越硬,这份自信,可比纠结一个鞠躬有意义多了。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你们觉得外交场上,是表面礼节重要,还是国家硬实力和实际权益更重要?或者你们还知道哪些日本 “外柔内刚” 的历史小事,都可以在评论区跟我聊聊,咱们一起摆事实、讲道理,做清醒的爱国者~
更新时间:2025-11-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